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185

第185章 知觉能力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孩子形成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观察是一个人感知觉发展的最高形式,是在综合了人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触觉和嗅觉能力、方位和距离知觉能力、图形辨别能力、认识时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根据目的任务进行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能力。

观察力能够帮助孩子获取周围世界的有关知识和信息,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输入到大脑的。

孩子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孩子都比较缺乏稳定性,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会受到身边事物较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同时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持续时间短。有实验显示,3岁左右的孩子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岁时大约达到12分钟。对于他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孩子的观察力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3岁的孩子在观察图形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岁孩子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图形的轮廓,也就是说,孩子在观察物体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孩子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要从基本的感知觉能力的培养入手。教给孩子丰富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综合各项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力。积累丰富的自然知识、生活知识、文化知识,能帮助孩子迅速了解被观察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最重要的是培养他对观察的兴趣,生活中各种事物纷繁复杂,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观察兴趣,但是要保持长期的兴趣却很难,妈妈要适当调整措施,保证孩子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过程,让他的兴趣持续长久。

在这些发展感知觉的能力基础上,妈妈可以适时地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比如气候变化、动物迁移、自然常识等等,在观察时,遵循从表及里、从近及远、从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培养他对生活的好奇心,养成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在训练的同时,妈妈应该教给孩子一些有效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线索更为有效地观察事物,在寻找两幅图画的不同点时,可以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并做适当标记,而不要毫无顺序地胡乱比较。

知觉能力游戏

认路

告诉宝宝在室外活动时,方向感是很重要的。向他介绍胡同、街道、交通路线及回家的路,当宝宝快3岁时,他已能够记住家庭的地址、电话号码及区号。

画地图

在日常散步中,给宝宝指出沿途的标志物,再一起画一张自家附近的简单地图,画上他所知道的标志物,他朋友家的房屋、经常玩的地方、冷饮店或是任何对他有意义的地方。特别要在地图上强调从家里到某一特殊地方,如公园、广场等的道路。

在散步时,带上这张地图,在经过每个标志物时,指给他看。告诉他如何用这张地图找到回家的路。当你们准备开车出去玩时,给他看地图上的路线,指出主要的标志物,并和他详尽地讨论旅游路线。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方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