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186

第186章 情绪培养与社交能力

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随着孩子生理上的成长,心理上却越来越难管了。孩子常常任性、发脾气,这让不少妈妈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从广义上讲,“任性”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因素;从狭义上讲,“任性”就可以认为是一种情绪。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几乎随着孩子呼吸、心跳的开始就产生了;而心理因素却如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成形的。

所有的孩子都会任性,这是没法避免的;但是妈妈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用身体语言表达情绪

宝宝对情绪的控制能力还很差,情绪变化会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如,不高兴就哭,高兴、开心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告诉妈妈。

情感不稳定

宝宝的情感没有丝毫掩饰和虚假,既纯又真;喜欢谁,就说谁好;不喜欢谁,即使在跟前,也会说不好。同时,宝宝的情感还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周围人的情感、情绪的感染和影响。

相应的对策

妈妈应该理解孩子的好奇心,采取多赞扬、多解释的方法,告诉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原因。或者承诺一种孩子可以办到,并且对他有促进作用的要求。比如,“如果你哪一天在学校手工做得好,我就给你多讲一个故事。”

这样孩子的情绪可能会得到有效的控制。虽然孩子当时的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孩子至少会认为妈妈在一定程度上对他的好奇达成认可。

久而久之,培养成一种会虚心接受妈妈解释的好习惯,不以逆反的心理来抵抗妈妈。

孩子的脾气取决于妈妈

妈妈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以免孩子无意中学会说谎。对于妈妈那些发泄情绪的错误方式,一定要让孩子有明确的了解,同时告诉他哪些情绪表达渠道是合理的、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孩子一生气就喜欢打人,那么即使在接受过惩罚之后,他下次生气时估计还是要打人,如果妈妈也是用“打”的方式去惩罚孩子,那么他就对“打”有更深刻的印象,而且更难理解“打”是不对的。妈妈一定要陪孩子找到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比如大声说出来、大哭一场或者把心里的感受画出来。孩子会有这样的情绪本身并没有对或错,但是表达情绪的方式肯定有好有坏。妈妈必须教孩子明白这一点。

妈妈比较爱发脾气,孩子就会模仿,妈妈说的话,处理事情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比如,妈妈在孩子哭的时候就爱打他,结果孩子刚到幼儿园的时候,一看到别的小朋友哭,就上去打人家,一边打还一边说:“叫你哭,再哭就打你”完全是模仿他妈妈的表情。所以想要孩子脾气好,妈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说话的语气,说起控制确实很难,脾气很急的妈妈,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想教训他,其实只要你对孩子发脾气就说明你没招了,你已经败给他了。

妈妈快控制不住的时候,就忍着不说话,为了调整自己,有时就到外面走一圈,舒舒气。妈妈的耐心对孩子来说重要,妈妈有耐心,孩子就会少发脾气。

情绪培养与社交能力游戏

扮演角色编故事

准备两个布偶,一个是“熊宝宝”,一个是“兔先生”。大人拿着“熊宝宝”,让孩子拿着“兔先生”,开始编故事。

妈妈:“兔先生,你好,我找不到妈妈了,你看见我妈妈了吗?”幼儿:“噢,熊妈妈上街去了,你跟我在这里玩会儿吧!等会儿熊妈妈就回来了。”

妈妈:“不,不嘛!我要妈妈,我想妈妈,我要去找妈妈,兔子先生,你带我去找妈妈好不好?”

幼儿:“好吧,走我带你去找妈妈吧!”

节奏和布鲁斯

向你的宝宝及他的朋友展示节奏乐器(铃、木器、哑铃、三角铁、鼓),用相似的乐器组织成一个“乐队”。作为指挥,你可用手指导宝宝,什么时候应该高亢一点、什么时候应该柔和一点,以及某一乐章什么时候开始或结束。当他们理解后,挑选一个宝宝做指挥。

通过这样的游戏可以提高宝宝的听觉能力,调解宝宝的情绪,对宝宝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