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040

第40章 语言能力

宝宝语言能力发育特点

此时的宝宝已经有记忆力了,父母要经常使用短句,说名字时要让宝宝看到你的嘴型,这样做可以促进宝宝的模仿能力,提高宝宝语言学习的速度。

父母可以重复音节,轻微地变化声音,慢慢地让宝宝模仿发音。此时已不是单独的元音或辅音,而是发出一些音节。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宝宝一些音节的发音。婴儿可很清晰地模仿发出这些音,但没有任何意义。此时父母在宝宝发音时要给予应答和鼓励,使宝宝建立此音与实际意义的联系,为宝宝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打好基础。

集中重复,让宝宝形成语言信号反应。唱相同的歌或摇篮曲不仅来逗宝宝,更因重复会帮他学习。当你经常给宝宝看灯,告诉宝宝“灯”,并指给宝宝看,以后宝宝一听到“灯”这个词的信号就会马上去找,这就开始建立了语言信号的反应。虽然这年龄阶段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但并不代表他不在学习说话,他正在为今后说话作准备。不要对孩子的发音视而不见,不感兴趣,这样会打击孩子学习说话的兴趣,不利于孩子语言发育。

语言游戏

宝宝听儿歌

在宝宝精神状态好时,给宝宝唱一些有关身体部位名称的儿歌,帮助宝宝认识身体,丰富宝宝的语言信息,可边唱边指着相应的部位,如:

《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一张大嘴巴(指嘴);两只眼睛长得大(指眼睛);看见害虫我就一口吃掉它;我是一只小青蛙;前腿短来后腿长(指腿);天里住来水上爬;看见害虫我就一口吃掉它。”

《合拢放开》:“合拢放开,小手拍拍拍(两手拍);合拢放开,小手放腿上(两手放腿上);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头顶上(手方头顶上);这是眼睛,这是鼻子(指眼睛、鼻子);这是小嘴巴(指嘴巴)。”

认识父母

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和宝宝做游戏,准备一件能发声的玩具,如拨浪鼓。奶奶抱着宝宝玩,爸爸在门边摆弄一下拨浪鼓,让宝宝听见声响,奶奶告诉宝宝:“爸爸回来了。”让宝宝转过头去看爸爸。

然后妈妈在门口摆弄拨浪鼓,让声音传到宝宝耳朵里,奶奶告诉宝宝:“妈妈回来了。”让宝宝转头看见妈妈。训练几次后,爸爸在门口弄出响声,奶奶告诉宝宝:“妈妈回来了。”让宝宝回头看,观察宝宝看到爸爸时的表情。

这个游戏让宝宝将不同的人和相应的名称联系起来,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什么意思,从而提高了宝宝的语言理解、记忆能力。

百宝箱

准备好一个“百宝箱”,用1个纸箱子或塑料箱,里面装上10~20个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小玩具,如乒乓球、小娃娃、小汽车、小盒子等。然后,将宝宝熟悉的几件玩具或物品放在他面前,先说出玩具的名称,再把它拿起来给宝宝玩玩,然后放进“百宝箱”。放完后,再边说边把玩具一件件从“百宝箱”里拿出来。从中挑出几件玩具,隔一定距离放在宝宝面前,说出其中一件的名称,看宝宝是否看或抓这件玩具。

当面把一件玩具藏在枕头下,开始可藏一只能自动发声的玩具,如闹钟。或者用手帕盖住玩具的大部分,露出小部分,让宝宝用眼睛寻找或用手取出,找到后将玩具给他或继续玩作为奖励。

这个游戏可训练宝宝理解语言、认识物体,培养宝宝再认记忆力以及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