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009

第9章 早教可以这样教

十指锻炼开发宝宝智力

大脑有许多细胞专门处理十指、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信息。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示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因此,训练宝宝动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手部动作从不准确到逐步准确,大拇指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新生儿的记忆力、对事物完整性的理解以及自信心得到了发展,从而促进了大脑和心理的发育。通过手部的精细动作,新生儿和环境产生了互动,帮助新生儿建立自己和环境互动的概念,这种互动的经验对新生儿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精细动作不是单纯的手部运动,还包括视觉和动作的协调,包括运转手腕、双手协调等动作。精细受练习的影响,假如宝宝精细动作上练习不够,他的精细动作发展可能会落后,而且视觉能力、注意力也会影响精细动作的发展。

2个月时宝宝的手掌开始松开,手掌自然弯曲,而且有了“出拳”的动作,妈妈可帮宝宝打开他的小拳头,让十个指头伸展开来;洗澡的时候要给宝宝洗洗小手,把十指的指尖轻轻伸进宝宝的手掌里,在小手心里轻轻地来回转动,边清洗边按摩;喂奶的时候把宝宝搂在怀里,把十指伸进他的手心里,大手握小手,轻轻地摸一摸,缓缓地摇一摇;轻轻抚摸、张开宝宝的拳头,让小手掌触摸妈妈的乳房和妈妈的脸;不停地和宝宝说说话等。

学会读懂哭闹的宝宝

所有的新生儿在刚刚出生的几个月内,因为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多数都有一个“易怒期”。大部分刚出生的新生儿每天会哭啼大约3个小时,而到第六周的时候尤其厉害。但大约到3个月时,大部分的哭闹现象会趋于平稳,每天会减少到1个小时左右。

当宝宝不停地哭闹时,做妈妈的总是不知所措,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宝宝依然哭闹不止。若宝宝对你的安慰没有任何反映,仍然是大哭大闹,好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这可能是当妈妈的没有理解宝宝的哭闹原因,没有满足宝宝的需求。

还不会说话的宝宝不会告诉父母他想要什么,他只能用哭来表达他的不满或者不意愿,因此,要正确安慰宝宝的哭闹,就要学会分析、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

宝宝哭闹除了身体不舒服外,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需求得不到满足,如饿了要吃奶、想让妈妈抱、想到屋子外面去等等;一些宝宝对外界的声音、气味特别敏感,如果环境嘈杂会引发他们的不满,宝宝便会以哭闹的方式来“反抗”。

有的时候宝宝不是因为饿了、尿湿了或者疲倦而哭,而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哭泣,这种时候该怎么安抚他呢?几乎所有妈妈都曾为宝宝的哭泣而感到精疲力竭,下面就介绍一些安抚宝宝的方法,但不是对所有宝宝都有效果,或许一些方法只是在一个时期内有效。

妈妈可以抱着宝宝,动作轻柔地、有节奏地左右或上下重稳定地摇动宝宝,这种摇动和宝宝在妈妈子宫时的感觉很像,能让宝宝平静下来。

妈妈可以轻柔地抚摸小宝宝,因为抚摸所带来的触觉刺激通过皮肤传入到宝宝的大脑神经,也能让宝宝平静下来,且长时间舒适的抚摸比短时间的抚触更有效果。

让宝宝听轻柔、悦耳的摇篮曲也是非常经典的安抚方式,这特别适合从睡梦中惊醒的宝宝,摇篮曲能帮助他再次入睡。有时不去安抚宝宝,让他自己哭一会儿,或许还能让他独立找到安抚自己情绪的方法。有的宝宝要在睡觉前哭一会儿才能入睡,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让宝宝哭几分钟不去安抚也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