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15050200000090

第90章 情绪培养与社交能力

让宝宝多交朋友

培养宝宝心理健康,爸爸妈妈还要鼓励和支持宝宝多和小朋友接近,坐在一起活动、玩耍;或者是参加一些成人社交活动,要多和爸爸妈妈以外的成人接近。

这样,可以丰富宝宝的生活,开拓思路,锻炼性格,使宝宝逐渐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以避免羞怯、自卑、孤僻等心理产生。想让宝宝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爸爸妈妈就要给宝宝的心理发展创造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

建立正确的生活规律

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是相互促进的,尤其在新生儿时期更为突出。因此,作为爸爸妈妈应当根据宝宝的年龄特征,对宝宝一昼夜的各种活动和休息形式作出合理的安排,并准时交替,使宝宝有规律地生活,让宝宝自由活动不受束缚,从而能经常处于快乐状态,使心理得以正常的发展。

引导宝宝主动说话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宝宝主动与人说话和模仿发音,积极为宝宝创造良好的交际环境。要让宝宝主动向人问好:“您好”“谢谢”等。还要让宝宝学习用“叔叔”“阿姨”等称呼周围熟悉的人,见到了就要叫一声。

此外,还要鼓励宝宝模仿大人的表情和声音,当模仿成功时,爸爸妈妈要做出高兴的表情,去鼓励宝宝一下。

情绪与社交能力游戏

讲故事

给宝宝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让宝宝通过故事学会如何正确与人相处:

“炎热的夏天,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热得汗流满面,一个小女孩圆圆和大家一样也很热。

圆圆的舅舅是冰棍厂的厂长,见天气太热,就派小张叔叔送来许多根冰棍儿和许多盒冰淇淋。圆圆见是舅舅让人送来的就跳着脚大喊:‘冰棍儿,冰淇淋全是我的!谁也不许吃’。幼儿园的李阿姨劝说圆圆,可圆圆仍跳着脚大闹。李阿姨无可奈何地说:‘好吧,圆圆,这些冰棍儿全归你啦’。

圆圆从小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冰棍儿本来就是我的’。说着,坐在那儿一根一根地吃起来。她一口气吃了许多根冰棍儿,将剩的下冰棍儿朝脸盆里一扔,又接着吃冰淇淋,吃了好多盒,突然她的头发就结霜了,但是她还是不肯让别人一起吃。

这时,发生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她的嘴唇慢慢地变硬了,像两块冰块儿,上下一动就发出‘梆梆’的声音。她用手一摸脸蛋,哎呀,不好!腮帮子成了大冰球,她变成一个小冰人了!

圆圆吓哭了,眼泪叭嗒、叭嗒直往下掉,可掉下来的不是眼泪,是一个一个小冰疙瘩。圆圆哭着说:‘我再也不吃这么多冰棍儿、雪糕了!不要把我变成冰人’。她把剩下的雪糕分给了别的小朋友吃,小朋友们非常高兴,过了一会儿,圆圆感觉到了温暖,发现自己慢慢又变了回来。”

玩过家家游戏

爸爸妈妈先准备一个玩具娃娃,玩具娃娃的头发可梳可扎,眼睛要会动,玩具娃娃的衣服可以脱下、穿上,最好娃娃有袜子、鞋子等,玩过家家游戏时会很方便。另外,爸爸妈妈可以再准备一套玩具餐具。

在玩游戏时,爸爸妈妈要一边说话一边玩过家家,让宝宝在旁边看着。爸爸妈妈要很细致、很缓慢地做每一个动作,比如说给娃娃穿袜子,穿鞋子,穿衣服,系扣子,给娃娃扎头发等。然后,爸爸妈妈要用玩具餐具给娃娃喂饭。

喂完饭,妈妈对宝宝说:“宝宝,爸爸妈妈给娃娃喂完了饭,现在娃娃要出去玩了,请宝宝给娃娃换衣服,我们带娃娃出去玩好吗?”说完,爸爸妈妈把娃娃的衣服脱掉,拿出一身衣服给宝宝,让宝宝根据自己的观察将爸爸妈妈的动作重复再做一遍。

此外,玩这个游戏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给娃娃穿衣、梳头、喂饭、哄娃娃睡觉等。

在玩这个游戏时,可以只让宝宝做一部分动作,具体内容的多少根据宝宝的发展情况来决定。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的视听觉能力;培养宝宝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并且能用趣味性、形象性等的事物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提高宝宝的注意时间。

国画欣赏

买一张彩色国画,上面有山水有鸟儿,挂在墙上与大人头部平行的地方,抱着宝宝先从正面看,大约站在画前一米地方,给宝宝一一介绍画里的内容,如:“绿色的是山,蓝色的是小河”等。

等宝宝观察三分钟左右,抱着宝宝换个方向,站到画的左侧一米处,指着画面再给宝宝重新介绍一遍,观察宝宝的反应,看宝宝是否会露出熟悉或看懂的表情,如果宝宝没有反应也很正常,反复游戏。然后从画面右侧一米处再观察介绍,最后抱着宝宝靠近画面,让宝宝用手摸摸画,还可以从其他各个不同方向和距离处让宝宝观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