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大忙人看的易经智慧
15053700000047

第47章 升卦:柔以时升,徐疾有序成大业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初六:允升,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九三:升虚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六五:贞吉,升阶。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释义与阐幽”

升卦:非常亨通,有利于会见王公贵族,不用担忧。占得此爻,出征南方吉利。

《彖辞》说:本卦的初爻为阴,它依时演进,逐次上升,这是升卦的基本结构。升卦的上卦为坤,坤义为顺,下卦为巽,巽义为逊。并且九二爻阳居于下卦的中位,六五爻阴居于上卦的中位,这是升卦的卦象。它向人们显示:内有谦逊的美德,外抱柔顺的态度,君臣各居其位,秉行贞中之道,团结统一,因此国运通泰。卦辞所说的“利于会见王公贵族,不必担虑”,是指将有喜庆之事。卦辞又说:“出征南方吉利”,表示出征有利,志得意行。

《象辞》说:本卦外卦为坤,坤为地,内卦为巽,巽为木。可见木植于地中,是升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依循德义,加强修养,从细小起步,逐步培育崇高的品德。

初爻阴:利于上升,大吉大利。

《象辞》说:利于上升,大吉大利,是说尚能契合心意。

第二爻阳:内心恭敬虔诚,即使微薄的禴祭也可以感动神灵,免除灾祸。

《象辞》说:九二爻辞讲祭祀鬼神必以忠信,从而将有喜庆之事。

第三爻阳:登临于建立在大丘之上的城邑。

《象辞》说:登临于建立在大丘之上的城邑,登高望远,所见甚明,故无所疑惑。

第四爻阴:周王在岐山祭祀鬼神。筮遇此爻,吉利,并没有灾祸。

《象辞》说:周王在岐山祭祀鬼神,吉祥如意,这是顺乎天理之事。

第五爻阴:占得吉兆,所占之事将逐步发展。

《象辞》说:信守正道,自然吉利,其事业必然逐步发展,说明其志愿得伸,目的达到。

上爻阴:在昏暗幽冥状态下依然上升,只有坚持不懈地保持纯正品性,才能获得好的结果。

《象辞》说:上六爻辞讲在昏暗幽冥状态下上升,因为上六之爻据一卦之首,爻位孤悬,其人尽管处高位,可环境不利,不过,勤于职守则可以消灾得福。

升卦在萃卦之后,二者互为上下卦形颠倒相对的综卦,呈现相承相续之兆端。《序卦传》说:“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不仅有攀高上升之义,而且兼有积聚而成大之意。从整体来说,升卦所阐释的仍是升进的原则,但它与晋卦之义稍有不同,其特点是柔进。在升进中,如果自身力量较弱,就应追随志同道合者中的长而有力者,以他们的成功的经验作为自己的借鉴;升进固然靠实力,但品格更重要。当然,也不可拘泥于用柔,依赖于他人。审时度势,当时机来临时,务必紧紧抓住,当进则进,勇往直前;越是升进到了高位,越要注意诚信待人的作用,在升进途中,诚信能化险为夷;身居至尊者,同样应该守诚守信,才能获得贤士民众的真诚辅助,不断开拓基业;升进也有极限,到了发展的顶峰,更须注意运用柔顺之道,与刚健的同人继续保持同心同德,以取得其支持,保持自己既有的地位。

所以,升卦的这种思想,特别适用于心志纯正但基础薄弱,同时又胸怀大志者。当他开始起步时,倘若能够坚持以升卦的这种指导思想作指导,则将来必能成大气候。

元朝末期,政治黑暗,义军蜂起,为尊者不可胜数,最有实力,也最有号召力的是刘福通和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率领的红巾军。

韩山童以宋徽宗的第八代孙自命,重兴大宋,这一旗号很有影响力,当时各地义军都纷纷响应其号召。

韩山童死后,起义首领之一的刘福通立韩林儿为帝,郭子兴、朱元璋等义军首领都接受韩林儿的官职。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接替其领导位置。他所掌握的滁州义军在各支义军中势力并不大,但地理位置绝佳。此时的朱元璋,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很重视征询读书人的意见,他攻下徽州后,部将邓愈把名儒朱升推荐给他,朱元璋向朱升询问当前的急务,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细细揣摩这九个字的含义,深为赞同。他在和周围的谋士商议了几天后,制订了一套政策。

一、继续向韩山童称臣,奉行韩山童的年号,缓称王。

二、乘元朝军队全力剿除刘福通、韩山童,群雄相争夺之际,在江南、两淮间督促民众,及时耕种,又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建立粮仓,储备粮食以备以后打仗时用,也就是“广积粮”。

三、招集民众,加以训练,扩大军队的实力,也就是“高筑墙”。

朱元璋既不称帝,也不称王,奉行韩林儿的旗号,元军误以为他是韩林儿的部属,把主要力量都放在对刘福通和韩林儿方面。结果刘福通、韩林儿纵横中原十几年,最后终于败亡,不过,元军的实力也消耗殆尽。

朱元璋积蓄力量,兵精粮足,时机一到,自称吴王,派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两年后,韩林儿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沉水。次年,徐达攻克北平,元顺帝北逃,元朝灭亡,明朝一统天下。

朱元璋成就帝业的过程,几乎就是对升卦思想的一个绝妙诠释。他不仅能够做到“柔顺”,点点滴滴地积蓄力量,同时也能以各种措施大得民心,做到了稳健而守正。更重要的是,在机会来临时,他能够迅速抓住,就势上升,从而真正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元末诸多的起义军中,朱元璋能够以较低的起点,逐渐脱颖而出,实在不是偶然。升卦的指导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其实,升卦所揭示的这种柔顺而升的思想,无论是在积小成大的前提阶段,还是顺势而升的关键过程,其实都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上升。清末,袁世凯在自己人生的大部分阶段都用攀升手段,可谓是自有一套。但在最后,他竟然自称为皇帝,这显然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完全违背“升”卦之精神,其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