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061

第61章 中国石刻的里程碑——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历史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现存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从艺术手法上来看,上承秦汉现实主义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的先河,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宝库之一。

建筑特色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和北魏现实社会的反映。

雕刻艺术

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印度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云冈石窟乐舞雕刻,是古代多元文化结合的产物,各民族深厚悠久的民间乐舞艺术在此积淀。有表现佛界或俗界的专门性伎乐,也有点缀于壁面空间的图案化装饰性伎乐;有规模宏大,形式俊丽的天宫伎乐,也有态势缥缈悠逸、具有回旋流动之美的飞天伎乐,无不精雕细刻,形态逼真。

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从印度传入中国,并本土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延伸阅读

云岗最大的石窟

高大平展、气势恢宏的第三窟高25米,面阔50米,是云岗石窟之最。原设计为大型塔庙窟,开凿于孝文帝太和时期。但终北魏一代亦未完成。前室分两层,上层左右侧各雕一塔,中部方形窟室内主像为弥勒菩萨。后室未见北魏雕刻,初唐时于石室中部塔柱雕“西方三圣”(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肌肉丰满、面相圆润。窟前崖壁上端排列着12个高达2米的长方形梁孔,证实这里曾有一座规模空前的木构建筑,但遭到火焚,致使“灵岩栋宇,扫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