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遗产集成
15055600000098

第98章 口头文学的巅峰——评书

评书是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讲述的口头文学。因使用口头语言,所以在语言运用上,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和介绍为主。并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程式与规范。现在流传下来的评书,都具有民间口头文学的特征。

评书,又称说书,广东粤语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中国传统的口头文学,从宋代起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讲述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

评书的起源

评书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说书。战国时,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旁征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后来形成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象“怒发冲冠”、“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实际上是评书渊薮。

据老艺人们传说,评书的南北两支派,都由明末清初的说书人柳敬亭所传。柳敬亭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随漕运总督蔡士英北上,曾在北京说评书,而且收王鸿兴为弟子,这是北京评书的源头。王鸿兴又把评书艺术传给了何良臣、安良臣、邓光臣三个徒弟,时人称为“三臣”,成为当时评书界的权威,这三个弟子自立门户后,北京的评书艺人大多诞生在这三个流派。清代时,政府曾对评书这种行业备案,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掌仪司出现立案,说书艺人还有皇家颁发的执照。早年的评书大多说唱相兼,类似于现代的西河大鼓、乐亭大鼓,说与唱相辅相承。因光绪年间听书的多为太监,因此,受到慈僖太后的召见,传入宫中。由于评书中唱的部分难登大雅之堂,因此省去了唱,只是“评讲”,从而诞生了桌凳各一,醒木一块,完全用口头语言来讲说的艺术,此后这种方式得到广泛认可。

语言特色

评书的脚本不但要求能够阅读,而且要求适合上场表演,语言必须口语化,既生动又形象。这样,说起来才能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语言上要避免讹音、错觉或含混不清。例如,小说中常称贪吃的人是“饕餮客”,评书中也照这样说,很多人会听不懂。如果说这个人是“馋鬼”,又不够形象。其实传统评书里早已有了示范。像《野猪林》中描写两个公差贪吃的丑态是这样的:“他俩举起了迎风的膀子,旋风的筷子,托住了大牙,垫住了底气,抽开了肚子头儿,甩开了腮帮子,吃的鸡犬伤心,猫狗落泪。”这段描写形象生动,使人发笑,用评书艺术家们的话说,这是“立起来的语言”。

艺术风格

刚劲派

这派艺人吐字轻巧、俏丽、语调沉重而不呆滞,擅用“贯口”。诗赋,喜欢用典。描绘战斗场面感情充沛、讲究声势,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模拟人物常常用大动作,火爆有力,反差鲜明。叙述过程中常常穿插妙趣横生的评点。

细腻派

细腻派又叫做“方口”。这派艺人口齿清晰、沉稳老练、外松内紧、说辞细腻,含蓄、洗练、突出静功,动作幅度较小。描摹人物形象准确,传神,铺排情节自然流畅。

洒脱派

洒脱派又叫“活口”。这派艺人以渊博的知识,洞察世态的经验,明快敏捷的机智,即兴发挥、剖情释理、针砭时弊,讽刺丑恶,冷隽、幽默、含蓄,灵活多变,以现挂(指演员根据演出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情境里,联系当时当地发生的事件,现场进行即兴发挥)取胜。

延伸阅读

评书创始人——柳敬亭

柳敬亭(1587~约1670年) ,祖籍南通余西场,生于泰州。原名曹永昌,字葵宇。明末清初著名评书艺术家。15岁时因为强悍不驯,犯法遭到通缉。泰州府尹李三才为其开脱而流落在外。因为常听艺人说书,就在市面上按照小说野史开讲,居然吸引了大批听众。在上海时受到莫后光指点,使其说书水平达到质的飞跃。

柳敬亭曾主张改良政治,以挽救明王朝的危机。他与名将左良玉结为知己,曾深入军营劝其竭力抗清,并以说书鼓励士气,后左良玉病死九江舟中。柳怀念旧友,回到江南,酒酣之时,向人痛说左良玉遗事,闻者无不泪下。明亡后,清廷厉行“剃发令”。柳以说书艺人表演古人需要为名,一直留发不剃,不改明代衣冠,以寄伤怀故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