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与宽心术
15055700000002

第2章 嫉妒心理:别拿他人的优点折磨自己

《心理学大辞典》中说:“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正是在这种心理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很多人忽视了原本所拥有的一切,最终将幸福美满断送在了自己手中。

笑笑和林荫是某艺术院校的高材生,两人不仅同住一个宿舍,而且志趣、爱好相投,所以,很快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渐渐地,同学们将性格迥异的两人,戏称为“动静才女组合”。

原来,生性开朗的笑笑,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所以,颇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而性格孤僻的林荫,总以冷美人的表情待人,所以,朋友不多的她觉得自己像只丑小鸭,处处都比笑笑差,甚至认为是笑笑抢占了自己风头,所以,她开始渐渐地疏远笑笑,对其冷言冷语。

不久,学院举办了新生设计大赛,林荫决定抓住此次机会,以证实自己比笑笑强。但事与愿违,笑笑赢取了一等奖,而她却名落孙山,于是,嫉火中烧的林荫,趁寝室无人时,将笑笑的设计图纸撕了个粉碎。

考试前一个月,林荫开始焦躁不安,她担心笑笑的考试成绩超过自己,所以,每天都精神紧绷,吃不下也睡不着,胸中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似的。不久之后,她就被父母接回家中休学静养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身体健康的林荫,不得不休学回家养病呢?正所谓“病由心生”,林荫正是因为嫉妒笑笑的成绩,认为自己不仅相貌不如她,学习成绩也比不上她,所以,内心深处就会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进而导致心理失衡,终日精神异常紧张,最终无法正常在学校生活,只好休学回家静养。

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对此,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一种企图缩小差距,维持原来平衡状况的一种心理防御反应。所以,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越自己,而我们的欲望却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抵触心理,甚至产生企图破坏别人优越感的激烈情绪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嫉妒的心理现象随处可见。例如,当同事获取老板信任时,当上司偏爱搭档时,当老师喜欢其他同学时……也许,你的心里就会酸溜溜的不是滋味,随即就会产生一种包含着羡慕与憎恶、愤怒与怨恨、猜嫌与失望、屈辱与虚荣,或是伤心与悲痛的复杂情感,其实,这种情感就是嫉妒心理。

爱嫉妒的人往往无法容忍别人的优秀,尤其是身边的好友超过了自己,因为他总担心别人取得了自己无法得到的名誉、地位等名利,进而掩盖自己的光芒。所以,在他们看来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最好也得不到。于是,一旦周围有人超越了自己,爱嫉妒的人就会运用各种手段去破坏。所以,嫉妒心强的人往往结识不到知心朋友。

然而,爱嫉妒的人又是可怜的,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卑心理,无时无刻不侵蚀着他们,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还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致使他们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更体会不到人生的乐趣。所以,有人说,嫉妒的人是可悲的,随时会有毒发身亡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心灵的疾病”会扩散到身体各处,从而引起肢体的不良反应,七病八疾不请自到,因此,嫉妒也被称为“摧毁人性和健康的毒药”。

由此可见,嫉妒是心灵上的肿瘤,不仅直接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而且还潜存破坏他人幸福的倾向,所以,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可谓是害人又害己的。既然如此,我们能否彻底根除嫉妒心理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根本无法从本质上消除嫉妒心理,能做到的只有自我调节。正所谓万事万物都有利弊之分,所以,嫉妒也有消极和积极之分。既然我们无法根除人性的弱点,那么,我们何不换个角度“欣赏”嫉妒,从而克服“嫉妒”的不利影响,让积极的嫉妒绽放光彩呢?具体方法如下:

有自知之明并能够客观评价自己

当你萌生嫉妒之心,或是有一定表现时,一定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真实想法, 与此同时,还要客观地评价自己,从而找出自身的问题所在。另外,还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意识,控制自己的负面动机和感情。这样一来,在认清自己之后,就能够更客观地评价他人,思想意识也能够有所提高。

练就一种豁达的心态

何为豁达?简而言之,就是开阔的心胸,开朗的性格。“人生苦短”,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培养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胸襟,练就一种豁达的心态。更要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山更比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的客观规律。

把嫉妒心理转化为健康的竞争意识

当我们在嫉妒他人时,总会将目光集中在别人的优点上,却不曾注意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越我们时,我们不妨有意识地想想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此外,嫉妒别人并不可怕,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正视嫉妒,升华嫉妒之情。将嫉妒转化为成功的动力,自然很容易超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