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14

第14章 最早的中医内科学著作:《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发展并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在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伤寒杂病论》是医圣张仲景的著作。据说,东汉年间,民间大疫流行,70%的人都因伤寒而死。张仲景终日奔波在乡邻之间,望闻问切,全然不顾染疾之忧,但是药不敌病,收效甚微。于是他下定决心,立志要救百姓于水火。经过多年的艰辛求索和潜心研究,张仲景终于攻克了防治伤寒杂病的旷世难题。他博采多种良方,录在《伤寒杂病论》及《金匮玉函要略》之中。当时既无纸张的普遍流行,也无造纸术的发明,所以,这些药方都写于竹简之上。

219年,张仲景去世。《伤寒杂病论》的手抄本开始在世间流传。

晋朝,有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中见到了《伤寒杂病论》。虽然书已是断简残章,但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后人说“苟无叔和,焉有此书”,可见王叔和在此书流传过程中的作用。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伤寒杂病论》又一次焕发青春。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即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它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道这也为张仲景所著,就更名为《金匮要略》公开刊行。

我们今天看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都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

《伤寒杂病论》的三个世界第一

(1)

人工呼吸。《金匮要略苃杂疗方》一节里,记载了人工呼吸急救法的应用,这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工呼吸法。

(2)

药物灌肠。《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张仲景曾为一个因高热而严重便秘的病人用蜂蜜做成的“药锭”通便的事例,这是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即药物灌肠。

(3)胆道蛔虫治疗。《伤寒杂病论》中描述了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及其治疗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胆道蛔虫病的文献。其中的治疗方药乌梅丸,迄今仍是一种有效的方剂。

神秘的七日节律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也就是说,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只要不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7天就可自行痊愈。如果7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7的倍数,如14天或21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节律就是有节奏的时间规律。

现代科学证实,人体确实存在着生理、病理的时间节律,而早在1800多年前,张仲景就已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这个规律和现象并记载了下来,这不得不说是一项杰出的成就。

知识小百科

“坐堂医生”的由来

张仲景热心于为百姓解除疾苦。在做长沙太守期间,他择定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专为百姓治病。他坐在大堂之上,挨个仔细地给百姓治病。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惯例。每逢初一和十五这两天,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