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27

第27章 系统的传染病专著:《温疫论》

《温疫论》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论著。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充实了祖国医学温热病学的内容,开温病学说之先河。

我国古代的传染病不断流行,使大批人员死亡,特别明清两代更是如此。据统计,明代276年间发生了传染病大流行64次,而清代266年间发生了74次,可见传染病流行之频繁。我国历代对传染病的防治都十分重视,其中第一部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专门著作是吴有性的《温疫论》。

吴有性(1587—1657),明末著名医学家。字又可,姑苏洞庭东山(今江苏吴县)人,居于太湖纲庭山。他自幼好学,喜爱医学。以“淡斋”为号,取恬静、淡泊之义。

吴有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疫病广泛流行。崇祯十六年,京城内外漫布着鼠疫(当时称疙瘩,因为淋巴结肿大)。染病的人,无论贵贱长幼片刻即亡。据说,兵部官员朱希莱从外面访客回家,到了屋外就突然死了。宜兴的吴彦升授温州通判,正想登船,一个仆人就死去了。另一个仆人去为死者买棺材,吴彦升久候不归,原来这个仆人已死在棺材店里。同住馆驿一个房间的鲍某劝吴彦升换搬个房间。鲍某拿着行李先来到新房间,吴彦升随后来到,到后只见鲍某已死在新房间里。吴彦升看此房住不得,就又迁往另一个房间,结果第二天早晨也死在这个房间里了。

公元1641年,正当吴有性49岁的时候,当时传染病遍及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许多医生找不到新的治疗办法,以致治疗效果很差。往往一条街百余家,没有一家不被传染,一户几十口人,几乎全部患病而死。吴有性或听闻或亲见这种悲惨的情况,非常痛心,深深感到作为一个医生的责任重大。他为了治病救人,不顾自己安危,投身到瘟疫的治疗中。通过对当时流行的传染病的详细研究,结合他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并进行分析、总结,终于在1642年写成了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病的重要著作《温疫论》。

戾气致病说

《温疫论》一书提出了传染病的致病原因是“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论》认为伤寒等病是由于感受天地之常气而致病,而“疫病”则是“感天地之疫气致病”。《温疫论》将“瘟疫”与其他热性病区别开来,从而使传染病病因突破了前人“六气学说”的束缚。《温疫论》在我国第一次建立了以机体抗病功能不良,感染戾气为发病原因的新论点。

“戾气”的传染途径

《温疫论》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有天受,有传染”。“天受”就是空气传染,“传染”就是接触传染。因此,传染病流行形式可以是大流行,也可以是散发的。《温疫论》中还指出戾气有特异性,只有某一特异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机体抵抗力很重要

《温疫论》十分重视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认为“正气充满,邪不可入”,机体抵抗力强,则虽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但不大会发病。此外,《温疫论》还记载了不少治疗传染病的新方法,如达原饮、三消饮、清燥养阴汤、柴胡养营汤等,这些方法都为后世传染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温疫论》关于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尤其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出现之前,《温疫论》提出了“戾气感染说”就显得十分先进了。《温疫论》给后世温病学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对传染病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知识小百科

温病和温病学

温病是急性外感热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大多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因此,认识和防治温病对保护人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温病学对温病的临床治疗起着指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