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28

第28章 温病之津梁:《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建立了一整套理法方药齐备的辨证纲领,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被誉为“温病之津梁”,是学习温病学的必读书目。

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塘的《温病条辨》与《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由此可见《温病条辨》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

《温病条辨》作为中医温病学的主要代表作,其作者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人物吴塘。

吴塘(1758-1836),清代著名医家,字鞠通,江苏淮阴人。吴塘出生于楚州区河下镇一个穷书生家庭,年少习儒攻科举。可是19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吴塘心中非常难过,于是立志学医。几年之后,他的侄儿得了温病,最初病征显现在喉咙部位,请来的大夫使用冰硼散吹喉,结果病情更加严重了。随后又请来的几位大夫,也就乱治一番。侄儿竟然因此全身泛发黄疸死了。吴塘当时还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之后,吴塘愈发努力读书,精究医术。

后来,吴塘到北京检核《四库全书》时,有机会阅读到其中收载的吴有性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而且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吴塘对叶天士治疗温热的种种方法非常推崇。他35岁时,北京温疫大流行,为害十分严重,死者不可胜数。而一般医家都在沿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温病,自然常常招致失败。吴塘看到这些非常痛心,在朋友的敦促下,他决心走匡医救世之路,不到一月内。他利用叶天士的方法奋力抢救,挽救了数十位病人,从此名声大振。

吴塘有理论基础,也有了几年的临床实践,他决心写一部温病专著,却始终“未敢轻易落笔”。直到1798年,他的同乡汪瑟庵对他说:明年己未年,属湿土主运,可能造成温疫流行,希望你快些写成《温病条辨》一书,以“益于民生”。

1813年,吴塘的《温病条辨》在汪廷珍的支助下,终于刊刻问世,并很快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完整的分类方法

在《温病条辨》中,吴塘将温病分为9种,吴有性所说的温疫只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

创立“三焦辨证”学说

“三焦辨证”学说,也称为“三焦学说”,这是继张仲景、叶天士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这种方法十分适合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

《温病条辨》在归类的基础上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这种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的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

实用方剂治温病

吴塘《温病条辨》的又一重大贡献,是在书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温病条辨》中的。

吴塘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座里程碑,是不朽的中医著作。

延伸阅读

预防流感的良方“桑菊饮”

“桑菊饮”出自于吴塘所著的《温病条辨》。原方由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等药物组成,功效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治疗风温初起,咳嗽,低烧,略微口渴。

1814年,江浙局部地区大旱之后,瘟疫流行。清代医家王升改“桑菊饮”为夏枯草、桑叶、野菊花三味药作为单一配方,疗效非常显著。

2009年,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中医防病专家就为大家推荐了“桑菊饮”“地黄汤”,用以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