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51

第51章 三指可知生死的脉诊

脉诊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它体现和应用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同时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脉诊是中医一项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脉诊的方法有3种:(1)遍诊法。切脉诊又叫切脉、诊脉、按脉、持脉、号脉等,是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即切全身动也是辨证之一,)闻、问、切望、(“四诊”中医脉,以体察经络气血运行情况,从而推断

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疾病。切脉的部位有上( 头部) 、中( 手部) 、据历史记载,我国脉诊的渊源很早,例 下(足部)三部,每部各分天、地、人三候,如,传说中的上古医生僦贷季、鬼臾区等已 共九候。(2)三部脉诊法。即察人迎、寸经讨论了脉诊。春秋战国时期,《史记》中记 口、趺阳三部脉。其中以寸口察十二经,以载的名医扁鹊的脉诊就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 人迎、趺阳分察胃气,也有加上足少阴 (太平。当时开始出现的重要医学著作《黄帝内 溪穴)以察肾的。(3)寸口诊法。即诊察腕经》和稍晚的《难经》中,对脉诊也有许多详 后桡动脉所在部位。古人认为寸口是人体经细的论述。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脉的会合处,诊寸口可以了解人体气血的情出土的医药文献帛书——《脉法》、《阴阳脉 况。这种诊法一直沿用到今天。遍诊法和三症候》,也有用脉诊判断疾病的宝贵材料。由 部脉诊法已很少采用,只在危急的病证和两此看来,脉学在两千多年前已成为我国古代 手无脉时才诊察人迎、趺阳、太溪,以确定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汉代,脉诊就更加 胃肾之气的存亡。

普遍了。从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 我国古代医家很注意脉诊在临床上的论》中,可以看出脉诊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并 意义,认为通过切脉可以了解病的属性是寒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到了晋代,名医王 还是热,机体正气是盛还是衰,以及测知病叔和综合前代有关脉学的知识和经验,写成 因、病位和判断预后。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了《脉经》一书,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 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连四肢肌著。此后,我国古代脉学著述不断增多。许多 肤骨节,把全身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脉是整名医都精通脉学。 体的一部分,所以从脉象的变化可以察知内在的变化。

所谓脉象,就是医生用手指感觉出来的脉搏形象,它包括动脉搏显现部位的深浅、速率的快慢、强度的大小、节律的均匀与否等等。正常的脉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节律均匀的,称作“平脉”(正常脉象)。有病时的脉象叫做病脉。不同的病症常出现不同的脉象。我国古代医家对于脉象的研究是很细致的。古代文献所记的常用脉象约二十多种,如“浮”、“沉”反映脉位,“迟”、“数”反映脉搏的速率,“代”脉反映脉搏的节律,“滑”、“涩”主要表现脉波形态,也就是脉搏升降速度的异常变化。此外,还有虚、实、濡、芤、缓、弱、结、促、紧、弦、洪、细、微等等。

脉诊不能代替一切诊断手段。《内经》、《伤寒论》也早已指出,切脉必须配合全面观察,主张“四诊”(望、闻、问、切)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反对只靠脉诊一项来断定疾病。

延伸阅读

悬丝诊脉

悬丝诊脉就是将一根丝线系在女病人手腕的脉搏处,御医通过丝线另一端的脉象诊治病情。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严格遵循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礼法,御医为太后、公主们看病,不能直接望、闻、问、切。唐代名医孙思为长孙皇后看病时就是在房外悬丝诊脉。当时,太监有意测试孙思的诊技,把丝线先后拴在冬青根、铜鼎脚和 腿上,结果都被孙思一一识破,最后太监才将丝线拴在皇后的手腕上。孙思通过悬丝诊脉,诊出皇后是滞产,开了一剂活血理气药,皇后服后顺利分娩生下皇子。事后,同行问孙思悬丝诊脉的奥妙,孙思笑而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