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75

第75章 百搭补气药黄芪

黄芪是中药中用途非常广泛用的也非常多的一味药材,与不同的药材搭配,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可谓是一味百搭补药。对于黄芪的利用,目前仍在继续。

黄芪是豆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也叫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绵、二人抬等。关于“黄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他为人厚道,待人谦和。因他擅长针灸,所以,一直以此来救助他人。这位老人形体消瘦,面肌淡黄,人们敬称他为“黄耆”。可是,老人在一次营救坠崖儿童的过程中意外去世了。老人去世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 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

黄芪,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解释说:“耆,长者。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中既粗且长,质绵,粉性,断面呈黄白色和味甜的质量最好。黄芪有红皮与黄皮之分。红皮黄芪性寒,排脓消肿凉血退热,治骨蒸痨热的功用超过黄皮黄芪,但补气健脾之功远不及黄皮黄芪。黄芪以根入药。

关于黄芪的作用,除了李时珍之外,其他医家也都有叙述,所以黄芪的效力是可靠的。概括而言是,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二经,炙则温中,生则泻火。可久服长服,是一种有效的升阳补气药。

清代名医王清任很善用黄芪,在所制的补气方中,黄芪的应用次数较多、用量亦重。他曾创补阳还五汤治疗军机大臣卢荫溥的半身不遂。

据说,卢荫溥中风后半身不遂、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小便失禁,皇上派来的太医治疗了很久也无效。这时,有人推荐在北京菜市口一带悬壶的王清任。王清任应允前往,诊病后准备下方。这时,卢荫溥问:“依你之见,以前服用的药方是否恰当?”王清任边看太医的药方边说:“当归通经活络、赤芍和川芎利血活血,红花和桃仁活血祛瘀,地龙化瘀通络,的确是剂活血通络方剂。”家人又问:“服了这些药,却没有什么效果,原因又何在呢?”王清任不慌不忙地回答:“因这方剂缺君药,方无主药怎会见效?卢大人是中风后遗症,多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滞血瘀所致。太医的方子缺一味补阳动力药,如果重用黄芪,气行则血行,人体方可复元。”病人和家属都觉得很有道理,就果断用了王清任的改方。三剂之后,已有好转。半个月后,便可下床行走了。

黄芪除了药用之外,还可做成药膳以食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常喝黄芪粥,人老无病忧”。这黄芪粥的做法是:黄芪、赤小豆、薏米、糯米各30克,将黄芪洗净后用双层纱布包好放入锅内,加入赤小豆、薏米、糯米,放水300毫升煎煮。此药膳是民间专为慢性肾炎配制的,有良好的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作用。

黄芪虽是一味很好的强壮补益药,但其性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又能止汗,所以,感冒发热、胸腹满闷的人,不适合服用黄芪;再如患有肺结核病的人,有发热、口干唇燥、咯血等症状的人,也不适合单独服用黄芪;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也都不适合服用黄芪。此外,有研究表明黄芪可使染色体畸变率和细胞微核率明显增高,所以,孕妇不应该长期大量应用。

延伸阅读

黄芪汤纠正胡适的中医偏见

消渴病,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糖尿病,是由于先天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这种病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1920年的秋天,胡适患了消渴症,到北京协和医院看病,西医认为“无药可治”。朋友们劝他改找中医看看,胡适说:“中医治病没有科学根据,不值得相信,更何况西医已经束手无策了。”后来,在家人的百般劝说下,他决定“死马当活马医”,就请了当时北京的名中医陆中安为他治疗。陆中安为他开了一剂黄汤,结果他的消渴症就治愈了。胡适由此从内心发出赞叹:“黄有如此大的功效,必须使世界医学界渐渐了解中国药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