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博览
15056600000076

第76章 抗菌上品药黄连

黄连可谓家喻户晓,它因为味苦而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能,其药用价值较高,用途较广,为临床常用中药。

黄连之苦,人尽皆知,所以民间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俗语。但“良药苦口利于病”,黄连虽苦,却实在是一味“良药”。这味良药的发现过程被人们凝练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在四川大巴山区,有一位老中医。他医术精湛,经常为四乡百姓治病疗疾。为了方便治病,他还开掘了一个药园,里面栽种了上百种草药。由于自己经常外出看病,无法照料,便请了一个叫黄连的小青年作药工,负责给药园锄草施肥。有一年冬天,黄连发现后山坡上有一株叶似甘菊,在凛冽寒风中开着蛋黄色小花的草十分可爱。他便将这株草连根挖起,栽种到药园中。

老中医有个聪明伶俐的女儿,有一天,她突然得了一种全身燥热、上吐下泻,还带有浓血的怪病。可是,老中医恰好去邻村治病还没回来。小姐难受得在床上翻来覆去,黄连看着也很焦急。突然,他想起前几天自己喉咙又肿又痛,偶然中摘下那挖来的小草的叶子放在嘴里,谁知,没多久自己的喉咙就好了。不知道这小草对小姐是否管用呢?无论如何试试吧。决定后,他就摘了一些那种小草的叶子,用水煎成汁让小姐喝下,到了下午,小姐的病情居然也有了一些好转,又连服了两次,竟然痊愈了。大家都很高兴,老中医回来后,大家把这当成奇怪的事讲给他听。老中医也很奇怪,就让黄连带着他去看那种小草。后来,又做过几次试验,发现这种小草的确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作用,就把它当做药来用。为了方便使用,就要取个名字,老中医想了想,既然是黄连发现它能当药用的,就把它叫做“黄连”吧。从此,中医中又多了一味叫做黄连的药。

黄连,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它的根呈连珠状而且又是黄色,所以命名为“黄连”。它的根茎可以入药,并以苦著称于中药。它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悠久,早在汉朝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明清时,黄连被指定为贡品,四川产区每年都要进贡给宫廷。清代,黄连曾“运售出洋,岁值数万”,远去日本、朝鲜等国。

黄连主产于四川的洪雅、石柱、雅安、峨眉等地,并有川连、雅连、鸡爪连等别名。中医认为,黄连性味苦寒、无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止吐杀虫的功效。广泛用于高热、时行热毒、口疮、痈疽、烧烫伤等各种湿热证、热证、寒热错杂的证候和各种血证。

历代的医药家对黄连的评价都很高。南朝陶弘景曾说过“久服长生”。明代的《本草经疏》上说:“黄连为病酒之仙药,滞下之神草。久经所至,各有殊功。”黄连疗效卓著,在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两书中,有黄连的方剂多达260余种。黄连通过用酒炮制后,能引药上行,清头目之火;用生姜汁制,可清胃热、止呕;用猪胆汁制,则能泻肝胆实火。

延伸阅读

叶天士“不敢”用黄连

清代名医叶天士,医术高明,登门求医者上至宫廷显贵,下至平民百姓,每天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有一天,叶天士却被自己的母亲难住了。母亲发热不退,胃纳不佳,胃作痛,烦躁不安。叶天士想用黄连

火,又恐母亲体弱病虚,受不住寒凉的攻伐,故一时竟没有主见,只在屋里转着圈地念“黄连”。有个仆人看到后,就小声对他说:“主人,听说江尾有个章医生,自称医术超过您,但找他看病的人却寥寥无几!”。

叶天士听后沉吟一会儿后说:“口出大言,当有实学。”立即亲笔修书一封:“君住江之尾,我住江之头,未识尊颜,诚惶诚恐,家母失健,恳望赐医。弟天士首。”

这位章医生接信后就来了,给叶天士的母亲诊脉后,开了一个方子,上面只有一味药:黄连。叶天士看后虽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可之前的顾虑依然在胸。章医生看出后,说:“老妇人是至亲,所以您不敢下药,实际无妨。”叶天士听后就果断让母亲服了药,第一方后即热退入眠,渐有食欲了。从此,不仅叶天士不耻下问成为美谈,而且章医生也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