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哲学智慧
15057500000104

第104章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动荡的晚清,西方工业文明与科技正以强大的冲击力撞击着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魏源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促使国人开眼看世界。他为万马齐喑的中国科技界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也为以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魏源(1794—1857),晚清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隆回人。

魏源7岁进入书塾学习,他对书爱不释手,常常熬夜苦读,母亲有时不得不吹灭灯逼他去睡。但母亲睡后,他又悄悄起来,点上灯用被子遮住光继续读。9岁那年他就参加县里的童子试。老师见他年纪尚小,就先用对子试他,上联:闲看门中月。魏源抬头正好看见墙上挂着一幅“春耕图”,当即对出下联:思耕心上田。老师大赞。考试那天,县令面前放一只茶杯,茶杯上画着太极图,就说了句:杯中含太极。魏源临行之前,母亲给他烙了两张大饼揣在怀中,此时,他刚好摸着了,于是就说:腹内孕乾坤。大家一致称赞他有奇才。从此,魏源就扬名乡里了。

15岁时,魏源考中县学生员,开始潜心研习王阳明的心学。21岁时随父亲魏邦鲁入京。在北京,他被邀请至侍郎李宗瀚家设馆讲学,结识了京师当时各种学术流派的名士,先随胡承珙学习汉学,又师事姚敬塘学习宋儒之学,同时学公羊学于刘逢禄,并与龚自珍等切磨古文辞。在京3年,他的学问大有长进,这也使魏源很快名满京师。

魏源有经学、史学、文学、佛学著作多种存世,《海国图志》率先介绍了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古微堂集》中的《默觚》则是他的哲学代表作。

《默觚》分《学篇》和《治篇》两大部分,其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它夸大心的作用,认为人之心即天地之心,包容和支配宇宙万物,万物皆备于我。

注重习行的认识论

《默觚》反对“生而知之”说,也反对脱离实际的“心性迂谈”和“玄虚之理”,认为人的知识是通过习行取得的。其中说,“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但魏源未能正确解决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默觚》突出地讲到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变易进化的观点。它说天下物无独必有对,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为独。它认为,矛盾相克,互相转化,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据此,作者得出结论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是他主张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但是,他又认为,封建社会的“道”是永远不变的。

矛盾的鬼神论思想

魏源主张鬼神之说,并明确反对无鬼论。但他是一位改革派,注重人为,强调“造化自我”,说:“人定胜天,既可转贵富寿为贫贱天,则贫贱天亦可转为贵富寿。”这一思想又违反有神论。魏源哲学的矛盾性,反映了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矛盾。

延伸阅读

魏源晚年为何入佛门

魏源作为近代史上开风气之先的人物,在晚年遁入空门,让后人多方讨论。这应该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背景等有关系。清朝时期的佛教无论从社会地位还是社会影响上来说,都仅次于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清世祖顺治带头“好佛”,康熙、雍正、乾隆不但“好佛”,还在弘扬佛教方面有不小的贡献,王公大臣、贵胄显达亦纷纷念经拜佛,蔚然成风。魏源的祖父、父亲均以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而有名。就这点而言,魏源“慧根”不浅。此外,魏源仕途不得意,改革的主张不能得到实现,在失望之下遁入佛门也是很有可能的。魏源过世后,他的子孙家里三代都设有佛堂,虔诚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