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102

第102章 京韵大鼓:唱中有说,说中有唱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

大鼓与鼓书是中国曲艺分类中一个类别的两种称谓,主要曲种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北京琴书、河南坠子、温州鼓词等数十种。

京韵大鼓的形成过程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并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乐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传至今的京韵大鼓。京韵大鼓有以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成就最大,各自创立了“刘”、“白”、“张”三个流派。其中以刘宝全的艺术造诣最高,时人称其为“鼓界大王”。继三大流派之后,白凤岩、白凤鸣兄弟二人又创立一派(少白派),打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来又出现了刘派,骆派等,使得京韵大鼓更加精彩纷呈。

京韵大鼓的特点

京韵大鼓唱词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衬字及垛句。每篇唱词约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韵以北京十三辙为准,一个唱段大都一韵到底。京韵大鼓的唱腔,经过刘宝全和弦师韩永禄、白凤岩、韩德福等人的革新而丰富多彩。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紧慢板。京韵大鼓是唱中有说,说中有唱,所以韵白在演唱中也有重要的位置。韵白讲究语气韵味,要半说半唱,与唱腔自然衔接。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主要伴奏一般为三人,所操乐器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时佐以低胡。

京韵大鼓曲目基本属短篇唱段,曲目有继承于木板大鼓的《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等数十段,有由刘宝全、庄荫棠、白云鹏等人根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刺汤勤》、《白帝城》、《探晴雯》、《黛玉焚稿》等,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小段,如《丑末寅初》、《风雨归舟》、《八爱》等。

《丑末寅初》

《丑末寅初》又名《三春景》,是京韵大鼓历经几代艺人传唱不绝,脍炙人口的唱段。全曲由九对句子,每个下句均是多层次的长句。早年只作为《南阳关》的“帽儿”演唱后成独立唱段。作品以极简练的笔触,形象地描述了丑末寅初这一时期,古代人民的生活景况,犹如一幅生动古朴的画卷。它的腔调流畅,节奏活泼,短句大腔搭配巧妙。悠扬婉转的唱腔,使人们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延伸阅读

刘宝全

刘宝全(1869~1942年)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深县人。他7岁入私,读书之余,喜欢听戏和学着唱戏。九岁时,举家流落到河北关上。在这期间,他爱上了木板大鼓。为了生计,父子一起卖艺,父亲演唱,他弹三弦伴奏,慢慢地自己也学会了演唱。21岁时,到北京献艺,得到京剧大师谭鑫培的指点,告诉他入乡随乡,改掉怯音。他牢记教诲,把自己唱大鼓用的方音都改成京音,耍着木板唱,使说唱结合,并加强演唱时的面部表情和身段。

宣统二年(1910年),刘宝全再到天津,在四海升平茶园登台演唱,获得很高声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遂成一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