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04

第4章 魏碑:笔力雄健,拙朴天成

魏碑是北朝碑刻的统称,其特点是笔力、字体强劲,是后世书法的楷模之一。魏碑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康有为称魏碑有“十美”,高度概括了魏碑的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

书体概略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人们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也被称作北碑,在北朝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代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时期的碑刻书法作品。魏碑的大成人物有索靖、崔悦、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等。

魏碑是楷书的一种,魏楷和晋朝的楷书、唐朝的楷书并称三大楷书字体。魏碑体现了隶书向楷书发展过渡的一些因素。魏晋之际已经有了楷书,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等楷书作品都是比较成熟的楷书。之后,随着大批西晋文人随同晋室南渡之后,北朝的书风就和南朝产生了很大差别。北朝现存的碑刻大多是民间无名氏书法家的作品,和南朝士大夫所谓“风流蕴藉”的书法风格迥异。钟繇和王羲之完成了部分由隶变楷的过程,由于晋室南渡,北魏的民间书法家们没有继承多少他们的成果,而是遵循民间书法的发展轨迹,更多的是直接从汉魏时期的隶书演变而来。

魏碑书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仅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就有三千余品,《龙门二十品》是其中的菁华之作。墓志在南北朝十分盛行,北魏的墓志铭比前代都多,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代表,指的是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龙门二十品”的内容大多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其书法艺术是从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

康有为论“魏碑”

康有为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在维新变法早期未能获得统治者的认同,因此就下苦功钻研书帖。他最早提出的政治主张未获得认同,但是他的书法理论却名满京华。《广艺舟双楫》就是一部研究书法作品的专著,他在该书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他提出的十美之说获得了不少书家的共鸣,其十美说: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康有为在此概括了魏碑书法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此后碑学盛行,人们普遍认识到了魏碑的价值,修习楷书的人除了取法“晋唐”,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魏碑。

延伸阅读

周总理和《龙门二十品》

在龙门石窟流传着一个“周总理青

龙门二十品”的故事。1973年10月14日,周总理来到古阳洞,他是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的。一路走来,从最北边的禹王池,一直到最南边的古阳洞,周总理一直在欣赏书法作品。他非常喜欢魏碑作品,在禹王池见到有卖《龙门二十品》拓本的小摊,就停了下来,拿起一本看起来,一问价格是500元,就放下了。到了宾阳洞,周总理再次看到卖《龙门二十品》拓本的小摊,又一次停下了脚步,问礼宾司长韩叙“带了多少钱”。韩叙说:“没想到会用现金。我们几个人身上的钱加起来还不到300元。”

见此情景,一名随员小声和总理商量:“是否可以让他们先给一套,我们回北京后把钱寄来……”

周总理回答了两个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