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76

第76章 散曲:元代俗谣俚曲

元曲是同唐诗、宋词相并列的艺术形式,它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明初朱有敦的《诚斋乐府》,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散曲的产生与词产生的情形十分相似,摇篮是民间的俗谣俚曲。

散曲的形成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乐曲的传入与中原音乐的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无法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散曲的“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散曲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散曲在语言方面,既需要注意一定的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出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情况。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散曲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衬字,明显的具有口语化,俚语化,并使曲意明朗活泼的作用。

散去类型

散曲或称为“清曲”、“今乐府”。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其基本特征是单片只曲,调短字少。但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

“套数”,又被称为“套曲”、“散套”或“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的。其定制一般有三个特征:一是全套必须押韵相同;二是有尾声;三是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连缀而成。套曲以其较长的篇幅表达相对复杂之内容,或抒情,或叙事,或抒情叙事兼而有之。

小令和套数是散曲的两种主要形式,前者短小精悍,后者富丽雍容,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带过曲。所谓带过曲,乃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的曲子,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带过曲属于小型曲组,和套数相比,容量小的多,而且还没有“尾声”。它只是小令与套数之间的特殊形式。

创作概况

元代散曲以元成宗大德年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家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大都,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等人。代表性作品有马致远的《夜行船秋思》、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张养浩的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等。他们的作品比较质朴,较多地保持了民间歌曲质朴自然的特色。元代后期,散曲的创作中心转移到南方,代表作家有张可久、乔吉等。和前期作品相比,后期作品更为清雅典丽,更为追求形式美。张可久的散曲则清楚的显示了散曲雅化的趋势,元后期曲风的转变,张可久是一个转折人物。乔吉与张可久齐名,有“曲中李杜”之誉。

延伸阅读

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

关汉卿是著名的散曲作家。他的散曲现存套数12,小令35,其中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其代表作。关汉卿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肆和

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鞠、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