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87

第87章 充满搏斗气息的角抵戏

角抵是古代一种较力游戏,主要通过力量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来决出胜负。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已经具备了戏剧的一些重要特征,是戏剧发展的重要一步。

角抵的起源我们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到了秦汉时期,角抵活动非常盛行,但是当时的角抵已经不再是一种争斗相搏的手段,而是变成为一种带有一定表演成分的游戏活动。由于秦始皇怕民众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

秦代角抵戏

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后,搜集各国民间乐舞,以观民风民俗和宴享娱乐,八方乐舞齐聚秦都咸阳,“后宫列女万余人,气冲于天”,遂创设乐府,并首倡“角抵”之戏。秦王朝虽然短暂,但却声势赫赫。始皇陵出土的乐府钟,为错金银钮,钟钮一侧刻篆书“乐府”二字,它是秦代乐府使用的乐器。“角抵”原出古代冀州(今河南、山西等地)一带,是祭祀蚩尤的“蚩尤戏”。传说:“蚩尤耳鬓如剑,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曰‘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以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任昉《述异记》)可见角抵的起源为原始社会的格斗——武舞,它反映了黄河流域黄帝领导的氏族与蚩尤领导的氏族间的一场激烈战争。

秦朝提倡徒手搏斗的角抵,在文艺史上开后世角抵百戏的先河,绵延至今并饮誉世界,功不可没。后来角抵戏发展为包括各种技艺的综合性表演,即秦二世在甘泉宫“方为角抵俳优之观”。

汉代角抵戏

到了汉代时期,角抵活动十分普及,尤其是在冀州一带民间,经常有这种游戏活动:“其民三三两两,头戴兽角相抵,名唤‘蚩尤戏’。”从这一记载中将角抵称为“蚩尤戏”,以及角抵时要进行化妆的情况来看,很明显角抵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富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汉书武帝本纪》中也有关于角抵戏的记载,据载当时的角抵戏规模宏大,轰动京城,老百姓们甚至宁愿跑几百里的路去观看助威,可见当时人们对于角抵游戏的喜爱。

《东海黄公》

《东海黄公》是西汉角抵戏中的一个节目,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东海人黄公,年轻时练过法术,能够抵御和制伏蛇、虎。他经常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作起法来,能兴云雾,本领很大。到了老年,气力衰疲,加上饮酒过度,法术失灵。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镇服它,可是法术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关中一带的民众根据这个故事编成节目来表演;后来汉朝皇帝把它采入宫廷,作为角抵戏的一个重要节目。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描写它演出时的情况是:“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东海黄公》表现人虎搏斗,但它不像一般的角抵戏那样,由两个演员上场竞技,以强弱决定输赢,而是根据特定的人物故事演出的一段情节。戏里人物的造型、冲突的情境、胜负的结局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其间还有举刀祝祷、人虎相搏等舞蹈化的动作。它第一个突破古代倡优即兴随意的逗乐与讽刺,把戏曲表演的几种因素初步融合起来,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初步基础。

延伸阅读

涿鹿大战

上古时期,中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部落。其中黄帝是黄河流域最有名的一个部落首领,另外一个部族首领叫炎帝,他们共同维护黄河流域各族的安全。长江流域有一个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名叫尤,十分强悍,常欺凌其他各族。

有一次,

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被尤杀得一败涂地,只好逃到黄帝所在的地方鹿请求帮助。黄帝于是联合各部落首领,在鹿的田野上和尤展开一场大决战,这就是著名的“鹿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