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15061100000098

第98章 京剧:中华国粹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影响全国的大剧种。其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京剧的形成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落脚京城,开始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当时兼演徽戏和昆曲,虽然徽戏很受欢迎,但是昆曲仍然没有被替代。由于演出阵容齐整,上演的剧目丰富,颇受京城观众欢迎。

道光年初(1821年),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等人搭台徽班,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后徽、汉合流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这段时间,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1883年~1918年是京剧的成熟期,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等三位名家在实践中广征博采,从昆曲、梆子、大鼓及京剧青衣、花脸、老旦各行中借鉴,融于演唱之中,创造出精彩纷呈的局面。戏剧界将他们三人称之为 “老生后三杰”。

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京剧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1927年,北京《顺天吋报》举办京剧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入选,四位宗师之名遂为世人所公认。此后,各流派呈现出一片繁荣局面,京剧成为国粹。

行当划分

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个大的行当,又各有细腻的分工。一般的男子称“生”,中年以上的男子称“老生”,青年男子称“小生”,勇武男子称“武生”。一般妇女被称“旦”,家闺秀称“正旦”,也叫“青衣”,小家碧玉称“花旦”,老年妇女称“老旦”,勇武妇女被称“武旦”,诙谐或邪恶妇女称“彩旦”。品貌或性格特异的男子称“净”,也叫“花脸”,擅武艺者被称“武净”。诙谐或邪恶的男子称“丑”,也叫“小花脸”,擅武艺者称“武丑”。

表演特点

京剧表演有其固定的程式。主角上场先念引子,两句、四句不等;再吟咏定场诗四句,概括了全剧的主题,渲染气氛。然后,自报姓名、籍贯、身世,或是介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等等。之后,其他角色继而上场。角色说白后,将最后一字声音拉长,有时一抖袖,或一笑,谓之“叫板”。于是伴奏者即拉出“过门”,角色开始演唱。

京剧的唱段,或为叙景而唱、或为情急而唱、或为叹息而唱、或因悲痛而唱、或感慨而唱、或因想念而唱、或因愤恨而唱、或因恐惧而唱等等;为了不使观众厌烦,说与唱一般不重复。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的需要,以及角色的喜乐哀怒而决定的。例如:“二簧”宜于庄重及稍悲戚;“反调”用于悲痛;“西皮”用于潇洒快乐;“四平调”用于玩耍。至于板眼大致分为:一般的用原板;深思长叹的用慢板;急剧气怒的用快板;得意卖弄的用二六板等。唱时,嗓音亦有区别,如花脸须用宽嗓,表现人物雄壮粗鲁;生角须用本嗓,表现文人规矩文雅;旦角须用小嗓,表现女子细微、柔媚的感情。

目前,京剧仍然是国内演出地域最广,流行人群最多的剧目,其中很多内容能够体现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具有中国文化的符号性特征,堪称中华国粹,延伸阅读

梅兰芳留胡子

1941年12月下旬,日军侵占香港,梅兰芳担心日本人找他粉饰太平,因此留蓄了胡子。他对友人说:“别瞧我这一撮胡子,将来可有用处。”1942年1月,香港的日本驻军司令酒井发现梅兰芳蓄胡子,说:“梅先生,你怎么留起胡子来了?像你这样的大艺术家,怎能退出舞台?”梅兰芳回答说:“我是个唱旦角的,如今年岁大了,扮相也不好看,不能再演戏了”酒井听后,十分不悦,但也无奈,便打消了请梅兰芳给人本人演戏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