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15061600000013

第13章 肚子疼的时候,你高兴得起来吗——生物状态实验——

心理实验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让14名被试者每天在黑暗中呆14个小时。

第一个晚上,这些人每人睡了约11个小时,仿佛是要补回以前所缺的觉。此后他们的睡眠时间就稳定在大约每晚8小时。

同时,科学家让被试者一天记录两次他们的心情状态。这些人说,他们在睡眠充足后心情变得更加舒畅,看待事物也更加乐观。

心理规律

心理学家发现,人的身体和精神具有紧密的联系。人的身体处于怎样的状况,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相当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人做事的状态和效率。

生活启示

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塞伊告诉我们:“许多人将自己的情绪变化仅仅归因于外部发生的事,却忽视了它们也可能与你身体内在的‘生物节奏’有关。我们吃的食物、健康水平及精力状况,都能影响我们的情绪。”这种观点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的认可。

美国著名的化学家利特尔曾有这样的经历:

我一个人单独经营了几年与化学工业有关的买卖后,原来的积蓄差不多完全都亏空了。我的前途很暗淡,认为自己单独一个人是干不好的。当时,我另外还有几个地方可以去,我决定选择其中的一个。

我做出这一决定的时候,正是下午将近黄昏时分。我忙着收拾东西时,忽然来了一个以前我给他干过活的老板,我便把自己这种不怎么好的情形告诉了他。

“现在天快黑了,我们吃了饭再说吧。”他说。

我同他一起来到了他的一个俱乐部。他点了几道好菜,然后我们便随便地闲聊起来,以至于我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困难。

“喂,你刚才说你的生意干不好了,是怎么回事呢?”他忽然插嘴说。

“算了,不谈了。”我回答道。

第二天,我重新回到了化学实验室里。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想过要丢弃我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了。

有了那次经验,我便断定:当人处在饥饿或是异常疲乏的状态下时,是不适合做出什么决定的。因为这两种情形都足以降低你的精神和自信心。此时你的判断力是不可靠的,你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

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这可以说明人的身体状态对人的心理状态有多么大的影响。我们自己一定也有所体会:当我们肚子疼的时候,怎么可能有愉快的心情呢?

在有病的人看来,所有的东西都是阴郁的,人会很快变得垂头丧气。在各项身体指标都恶化了的人看来,一切事物都是绝望的。比如著名作家三毛就是因为多年疾病缠身,悲观绝望,最后自杀身亡。

可见,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心理学家建议,当你情绪不佳、缺乏自信时,应好好地睡上一觉、美美地吃一顿、到新鲜的空气中去走一走,轻松一下;当你有小病时最好吃点药,休养一下。这时再去做决定,质量一定大有差别。因为当你身体状态良好,精神旺盛时,你看事物的眼光会很不同。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睡眠的质量。科学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感到烦躁、压力大,缺少自信;而睡眠充足的人则更容易心情舒畅,看待事物的方式也更乐观。

其次,我们的饮食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营养学家告诉我们:情绪波动常与我们所吃的东西有关。《食物与情绪》一书的作者索姆认为,那些每天早晨只喝一杯咖啡的人心情不佳一点也不奇怪。要确保心情愉快,应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就餐(早餐尤其不能省);限制咖啡和糖的摄入(它们都可能使你过于激动);每天至少喝六至八杯水(脱水易使人疲劳);多吃碳水化合物(它们使人心境平和、感觉舒畅);多吃维生素和氨基酸(它们可以克服情绪低落)。

此外,“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促进大脑运转,使人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每天做半个小时以上的运动,就可以使自己保持充足的活力。运动的种类有很多,如“爬楼梯”、走路、做健身操、骑车、游泳、打太极拳等。

心理智慧一点通

要想拥有健康、愉快的心理,首先要有健康、舒服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