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15061600000043

第43章 为什么有人会“破罐子破摔”——习得性无助实验——

心理实验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生动地演示了“无助感”形成的过程。

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

他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他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结果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就逐渐降低了。

随后,他把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狗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后,就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连试也不去试一下。

当实验者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

后来,有很多心理学者用其他动物(如小白鼠、猴子)进行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心理规律

心理学家把这种多次遭遇失败以后,表现出来的怀疑、否定、沮丧的态度和遇到挫折就退缩、放弃的现象,称为“习得无助”,也就是“学习”来的“无能为力”。

习得无助是指人在最初的某个环境中获得了无助感,在以后的情境中不仅没能从这种体验和感受中摆脱出来,还将无助感觉扩散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这个实验的结果在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因为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

生活启示

深刻的、常重复的失败经历,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不但使我们再次遇上类似事情时心理上产生障碍,就算在别的事情上,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

比方说,一个人经过了多次生意的失败,当他有机会去得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他很可能会对自己说:“哎,我一生中都与幸运无缘,这份工作也会早晚失去吧!”这个人之所以失去了信心,就是因为过去的失败在他的心理上造成了“习得性无助”。

为了战胜习得性无助,我们应该学会遗忘——对过去失败的遗忘。圣经关于遗忘有一句格言:“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前面的,向着标杆直跑。”

心理学家提醒我们,对昔日错误、挫折、痛苦以及消极经历,只要将它们作为反馈数据合理利用即可,不需要特别去记忆。这些经历可以看成对我们想要达到的积极目标的偏差。只要错误被发现、错误的前进路线被纠正,我们就应当有意识地忘掉错误。

如果有意识地仔细盯着错误,或者从内心对出错感到愧疚,并由此贬低自己,那么,我们只会受到“习得性无助”的束缚,以为自己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功。

战胜习得性无助的另一个方法,是经常回想自己成功的经验。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失败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功的经历对于以后的成功也非常重要。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信心是以成功的经历为基础而建立的。我们是通过不断地取得成功而逐渐积累自信的。没有成功的时候,我们没有自信。当我们第一次取得一点成就时,可能只有一点点信心。但是哪怕一点点成就,也能作为将来取得更大成功的跳板。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但是心理学家提醒我们:若要建立充足的自信,经常回想一下“当年勇”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回忆过去的成绩来提醒自己优点何在,赋予自己自信,以应付新的挑战。

可以说,成功能培养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拳击选手的经纪人在为拳师选择训练对手时非常谨慎的原因,目的就是让他们的成功经历能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无论你做什么——学骑自行车、在公共场合发言或者做外科手术——都有这样的规律。你过去失败过多少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的尝试,你应该记住它、留住它、强化它。

心理智慧一点通

取得巨大成功的奥秘,隐藏在过去的无数的小成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