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15061600000007

第7章 没有那么多人注意你——探照灯效应实验——

心理实验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请一名学生穿上一件T恤,胸前印着过气歌星的头像,坐在另五名新请来的学生中间。

然后,研究人员询问这位穿T恤的学生,觉得有多少人注意到他身上这件令人难堪的T恤?同时询问另外五位学生,是否注意到那名学生穿着什么样的T恤?

结果显示,穿着T恤的学生自己认为,有50%的人注意到了他的T恤。而对另五名学生的调查则表明,只有10%~20%的人看清了他的T恤。

心理规律

这个心理学实验体现的是心理学上的“探照灯效应”,即人们容易高估别人对自己的行为和外表的关注程度。

生活中许多人都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度,有人甚至肯定地认为,别人注意到了他今天的发型不好看,他说话有些不适当等,从而在别人面前感到紧张和不自然。实际上,别人并没有他们所认为的那样,注意到他们的表现和变化。

生活启示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下面的想法:“我在公共场合很不自然,行为举止很紧张,好像没有什么动作是自己自然做出的。因为我总担心有人在看自己,怕自己出丑。特别是在有异性在场的情况下,更担心自己会给对方留下差劲的印象。”如果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受到了“探照灯效应”的影响。

探照灯效应使人认为,别人很关注自己的外表和行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所有细节都被人注意到了,从而过度担心自己的瑕疵。即使这些瑕疵并不影响整体形象,他们也会认为自己的形象全给毁了。

比如,在课堂讨论中,某学生如果说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话,就认为自己很愚蠢;大家一起吃饭时,如果自己一边嚼着饭一边说话,就觉得自己表现得没有教养;衣服没有系好扣,露出了一点内衣的带子,就感到脸上发烫;如果吃过饭后忘了擦嘴巴,粘着小米粒出了餐厅,事后就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等等。

高估他人对自己的注意度,会使我们感到紧张、难以放松,还导致我们为了确保“一丝不苟”躲在化妆间迟迟不肯出来。那么,人们为什么容易夸大自己被注意到的程度呢?

探照灯效应与我们害怕被群体拒绝的恐惧感有关。这种恐惧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那时候,个人对群体高度依赖,一个人如果被群体抛弃就意味着死亡。即使到今天,我们仍然时常小心翼翼,生怕因为出点差错,就被大众排斥和驱逐。

但是,那盏“社会探照灯”照到我们的概率,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没人会整天关注你,纠缠你的一点点瑕疵。那么别人每天在做什么呢?如心理学家所说,他们跟你一样,也在担心自己,他们没有多少多余的心思来挑你的毛病。

而且即使我们真的犯了一些尴尬的小错误,别人也不会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对我们作出严厉的评价。因为他们自己也曾有类似的经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们常常可以理解你的尴尬感受,宽容你的小过失。

可见,我们不需要对自己的外表和表现提心吊胆,过于担忧。但是,对于那些公众人物来说,情况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拿明星来说。明星是引人注目的群体,人们对他们的要求与对普通人不同。人们通常会要求明星光彩照人、举止优雅,一旦发现他们的发型或衣服不美观、不协调,他们的言辞、语气俗气或不礼貌,人们就受不了。娱乐杂志、花边报纸时刻在捕捉明星们的小失误。一旦被狗仔队逮个正着,明星就会遭到严厉的负面评价——小至个人太粗心、太邋遢,大到经纪公司对他不够细心,甚至“这次的奥斯卡上她的低俗打扮简直毁了我们国人的脸面”,等等。

公众人物的确是时刻处于“探照灯”下,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衣着和举止,经常处于担忧和紧张之中。如果说探照灯效应对平常人来说,是高估了他人对自己的注意,那么对于公众人物来说,要考虑的则是不要低估了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心理智慧一点通

人们总是因为别人注意自己而过于紧张,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人在注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