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
194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和他的助手们请了一些儿童进行实验,以了解人类侵犯行为的产生过程。
他们将儿童分为两组。第一组儿童被带到一所漂亮的大房子外面。透过玻璃窗户,他们可以看到房间里堆满各种好玩的玩具,但遗憾的是,房门紧闭着,他们只能望窗兴叹。几个胆大的孩子请求带他们来的研究者将房门打开,但没有得到允许。这种可望不可即的情境,使参加实验的儿童们受到了挫折。
第二组儿童比第一组幸运,他们一开始就被允许进入房间,可以随意地玩玩具。
第一组儿童等啊等啊,后来终于有人来把房门打开,他们才可以尽情地玩了。
对比两组儿童,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明显地比第二组表现出更多的破坏性的行为——他们不珍惜玩具,并且大声尖叫,互相追打,将玩具摔在地上,或者往墙上砸。
心理规律
这个实验证明了挫折同破坏性的侵犯行为之间的密切相关。社会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挫折-侵犯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往往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
生活启示
人类社会从来都不是太平的。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暴力与战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悲观主义者的眼睛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罪恶的世界,暴力与侵犯遍及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有些人认为,贫穷与愚昧是暴力和犯罪的渊源,但这一观点显然是片面与偏激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文化与教育日益普及,繁荣、财富不断增长,但是暴力与犯罪并没有减少,而是愈演愈烈。在许多大城市,人们的安全感不是随着城市变革上升,而是显著下降。
如果以挫折-侵犯理论重新审视马加爵事件、艾滋病人报复杀人、民工讨薪集体自杀等事件,我们会发现,许多侵犯行为其实与当事人遇到了挫折,产生强烈的挫折感有关。尤其是最近发生的福建南平血案,经调查,也与作案者的挫折心理有关。
2010年3月23日上午7时25分许,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发生一起特大凶杀案件。一名当过外科医生的中年未婚男子郑某在55秒内,持刀连续朝正在等待学校开门的13名小学生捅去,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
经调查,郑某作案的原因有二:一是与原单位领导王某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二是恋爱多次失败,尤其是与当前所谈女友进展不顺,心态扭曲,故意杀人。而郑所在社区的居民分析说,作为40多岁的男人,事业、婚姻都无成,房子也没有,又没有人给他温暖,郑几乎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失败者”。这种人一旦感到绝望,就很容易走极端。
这种犯罪,在犯罪学上被称为“激情犯罪”,往往被看作是挫折攻击型的犯罪。其含义是指人在受到强烈刺激和挫折后,由于情绪异常激动而产生行为的异常冲动,在发生难以控制的暴烈行为时不计后果也不择手段。
法学专家认为,这种现象是由于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一些人的性格弱点也就更容易显现出来。他们思想偏激,无法正确面对现实矛盾,报复和嫉妒心理强烈,一遇外界刺激,其心理发生恶性转化,就可能导致攻击性的犯罪行为。
诚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在社会中,总存在一定的需要、欲望和期望。人的期望或者欲望常常超越现实条件而存在。而由于现实条件的约束,在许多情况下,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在遭受挫折后,无论是由外部因素引起,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都会伴随着复杂的情绪反映,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以及心理和生理活动的失衡。
但是,并非所有的受挫者都会产生侵犯行为。受挫者是否会实施侵犯,不仅与其受挫的程度有关,也与其性格特点、对挫折的感受程度以及以往的生活经验有关。面对挫折,人们可能用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设法解决矛盾和冲突;也可能采用消极的态度和方法,企图回避矛盾以摆脱困境。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看待挫折,掌握一定的应对与调节技巧,将挫折化作成长的养分,而不是成为堕落的理由。
首先,要避免侵犯行为的发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一个问题所以会成为一种挫折,原因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我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在遭遇挫折之时,寻求他人帮助,以缓解压力,冷静思考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第三,珍爱自己和他人。很多人在绝望之际,往往采取以死相拼的方式,这其实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却会给自己和他人尤其是亲人造成无尽的伤害。我们应该懂得珍爱自己和他人。
第四,学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培养自己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人的恶念和侵犯冲动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最后,要学会管理我们的情绪。我们不要在情绪波动时做决策或者采取行动,应尽可能在愤怒时脱离刺激环境,并向社会支持系统寻求帮助。
另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也应该注重提高社会公平,避免一些人因为受到过度的不公正对待而产生扭曲、报复的心理。社会应多关注这类潜伏着的“病人”,避免他们走上绝路,给社会带来危害。
心理智慧一点通
我们要善于化解自己的挫折心理,不要发泄到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