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让医生嘱咐刚生下孩子的产妇:离开医院回家后,给孩子喂鱼肝油和桔子汁。
实验者用两种方法告诉产妇:一种方法是采取个别劝导,即医生告诉产妇,为了婴儿的健康,每天都需要给自己的孩子喂鱼肝油和桔子汁;另一种方法是医院明确规定,根据科学研究的结论,为了孩子的健康,产妇回家后必须给孩子吃鱼肝油和桔子汁。
一个月后,实验者进行逐家访问,了解产妇们照办的情况。结果发现:采用第二种方法即被医院明确规定的产妇全部照办了,效果明显比第一种方法好。
心理规律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团队规定”对态度改变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有时候要比个别劝说的效果要好得多。
生活启示
假设你去电影院看电影,有个人在你旁边吃瓜子、乱扔瓜子皮,你看到后,就对其进行劝说。如果这个人对自己的错误有所觉悟,他多半会停止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这个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那么怎样才是改变其态度和行为的最佳劝说方式呢?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知,最好的劝说方式就是规定制度,要求大家遵守。
因为如果你作为个人对其行为进行谴责,可能引起对方的反弹,最有可能的是他说你“多管什么闲事”?或者辩解他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好,结果可能引起争吵。但是,如果电影院在制度里规定,不允许在看电影的时候吃瓜子、乱扔瓜子皮,那么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指出他违反了电影院的规定,甚至可以找管理人员说理。事实上,有制度规定的时候,人们的不良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这个心理实验对于管理学有很大的启示。
在企业中,人们进行经济活动(工作)的主要追求,是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但这并不一定是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结果并非必然是集体的追求。但如果没有了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也许就没有了员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因而,若是员工的经济行为没有一定的约束,企业经营就是无序的,集体和个人的理性追求都将只是空谈。
是规章制度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种秩序和约束,使人们的经济行为和选择能符合企业整体的利益和发展。
对于企业管理来讲,如果是对于企业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需要每位员工都去遵守的行为,就非常有必要明确地写进规章制度里,这样才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被员工执行。比如一些工厂里关于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就应该明确写在团队纪律中。
著名的企业家往往是制度化管理的坚决推行者。
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回忆:由于是知识分子办企业,最初大家没有时间观念,开会经常迟到早退。为此他规定:谁迟到,谁罚站。结果第一个犯规的是柳传志的老朋友、公司副总经理,怎么办?柳传志硬着头皮执行了纪律,自己也吓出一身汗。
试想,当柳传志的老朋友、公司副总经理如果违犯了纪律,作为柳传志个人肯定不好意思直接处罚他,因为那样显得太不顾及人情。但是如果规定了制度事情就不一样了,那意味着是制度在罚他。制度已经制定了,“军令如山倒”,谁都不能违犯,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对方才更加容易接受。这就是规章制度的力量。
15年后,2004年底,当联想宣布收购国际著名IT企业IBM的全球PC业务时,尽管有人怀疑这个“蛇吞象”能否消化,但没有人质疑联想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正是相信制度的力量,才使联想纪律严明,效率提高,获得快速发展,并成为国际化的企业。
心理智慧一点通
对于希望大家做的事情,最好是规定为制度或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