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富世绘
15061700000024

第24章 霸王别“基”

对财富的把握越是充满不确定性,财富偶像崇拜就会越盛行,霸王别“基”,富人会更伤心!

霸王别“基”,富人会更伤心,你相信吗?

中国基金行业的霸王,比肩巴菲特,粉丝无数,这个人就是王亚伟。人们老是会担心霸王突然别“基”,历史版的霸王别姬多么催人泪下,而基金版的霸王别“基”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一开始我甚至怀疑这是个假新闻,因为在这之前,王亚伟辞职的消息像“狼来了”那样,传了数次,甚至还被“八卦”者联系上证监会。可几次传言后来都被证实是谣言,其实诸多人士既没持有王亚伟掌管的基金产品,也并不和他发生交集,可谣言被破后,他们都会长长舒一口气,那种感觉,五味杂陈!

在中国有投资经历的人恐怕都听说或者对王亚伟略知一二,还有人创造出“王亚伟概念股”的说法,这代表哪只股票和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就会受到追捧。无论对东家还是依赖他赚钱的投资者,霸王都是一棵摇钱树。

一言以蔽之,他辞职对东家华夏、中国投资界无异为一场震动。可这次确实是“狼来了”!

和巴菲特相比,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妙语连珠持续谈了近6个小时,甚至他还来了一首乡村音乐。这个老头子已经80岁了,而且身患癌症,可你看不出他要退休的丝毫征兆。

如果说股神是青春勃发,那么王亚伟则有些疲惫,这个时候他刚过40岁,这在投资行业正是风华正茂的岁月,然而他坐在告别会上和关心他的人说不再做他现在的工作。这场景确实多少有些决绝,尽管契约的公平和情感无关,可一场赚钱买卖的终止总让许多人难以释怀。而当事者更是“压力山大”,追捧他的富人先是伤心然后是担心,最后恐怕也要下决心来一场投资的分手吧。

“感觉压力太大”。他想休息一段时间,理由既简单而直白,尽管神色平静、言语谦和,可他用两个半小时的见面会做出说明,这和他一贯的低调形成反差。

告别是主动现身,时间是2012年5月7日下午,此时距离离职公告发布不到18个小时。他穿着浅蓝色衬衫、打着灰底黑色花纹领带出现在诸多记者面前,在见面会上三瓶矿泉水缓缓下肚,说到低沉处,矿泉水瓶子被越捏越紧。

告别只有一瞬间,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多久?这“一个艰难的决定”显然不是“刚刚做出的”,中国的“基金江湖”一直英雄争霸,江湖上传奇很多,要称王自然“压力山大”,但能14年笑傲江湖的确是奇迹,而比创造奇迹更难的是急流勇退。

“外界对我的关注太高,让我感觉压力很大”。霸王说这些光环影响到他的投资,而中小投资者疯狂跟风的现象更让他很“忧虑”。

换个角度看,他的红火让跟风者疯狂,多数人对财富把握的不确定性使之变得极端。中国拥有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可中国的多数人不富裕,而富裕的多数人或多或少有暴富经历(尽管他们自己不承认,但外界会普遍这么认为),他们在管理巨大的财富面前缺乏丰富经验,对财富保值增值和财富排名的渴望越发促使他们能找到真正的投资家,而对财富的把握越是充满不确定性,财富偶像崇拜就会越盛行,霸王别“基”,富人会更伤心!

当然只有一部分富人押宝王亚伟,可历史证明虽然偶像远离多数人,但他们的英雄形象的渗透力已深入人心。好些富人关注霸王已久,可他们并没有怎么跟风,而王亚伟的华夏告别竟然也激荡起无数忧伤。

在泰戈尔眼里,王亚伟或许更像一只蜜蜂。“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频频地道谢,浮夸的蝴蝶却是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

王亚伟的告别对东家和“恩师”的感恩溢于言表,华夏基金成就了王亚伟还是王亚伟成就了华夏基金?王亚伟的答案是东家成就了自己,“我不是华夏基金的灵魂人物,毫无疑问是华夏成就了我”。

不用把此话理解为客套,东家确实有强大的团队支持霸王,霸王当然也有过人之处,可谁能忽略强大的平台支持呢。尽管作为投资经理“霸王”,同期业绩在中国已无人可比,可“一哥”和东家对比,东家从1998年成立后14年对股东超过200倍的回报亦足够佐证——“优秀的企业家给股东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优秀的投资家给投资者创造的价值”。

王亚伟对于自己的离职显然希望把对原东家的影响降到最低,虽然他认为自己的离开不会有多么大的影响。这个喜欢用比喻的男人说:“比如一辆奔驰车一样,前面的小标记是奔驰的标记,没有了它这个车开起来还是一样的。”可事实证明这些轻视自己的说法有些徒劳。听到这个消息,我知道一些做投资的朋友迅速赎回所投资的华夏基金的产品,而媒体也报道了类似的案例。

这或许证明娱乐和财富是两码事。如果是艺人息影,有关她(他)的商品纪念品多半会被疯狂追捧,而投资明星告别,那些年他们一起追过的产品却迅速“贬值”,遭到抛弃,现实在财富面前的真实冷暖了然。

王亚伟的离开被外界推测有N个版本,细细想来真相有时候其实并不重要,结果才是关键。霸王告别老东家,新东家是谁?或是自己做?在本文结尾时尚没有答案,相信凭借他对投资的热爱,投资当然还会继续。

中国这个财富大舞台太需要财富偶像,多数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他们相信总有人能做到,而对奇迹的迷信会被心理依赖推高。江山代有才人出,谁会接替他成为基金一哥不用太久亦会浮出水面。

中国富裕人群的投资或者消费,充满“LOGO”情结,对“LOGO”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激情从未消失,甚至在2012年之前一直保持增长,相信这样的趋势还会继续。没有奔驰标记的奔驰车在他们看来,即便开起来是一样的,但周围的人不会认为那是奔驰,所以他们也不认为那是奔驰,但愿他们不会将它唾弃为“山寨版”。

没有奔驰“LOGO”的奔驰还是奔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