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富世绘
15061700000006

第6章 中文、“三高”和富社会

“灰色女士”也迷恋中国的“高富帅”,中文的魅力正因为中国富裕人群的力量而愈发显现出来,这些有关对中文的重视正是中国富社会影响力进程的微观注解。

中文的流行甚至影响到一个远离中国市场的欧盟国家的富豪,这个故事来自波兰。

2012年的欧洲杯把波兰带入狂欢时间,肖邦和哥白尼穿上足球服多少对泥潭中的欧洲有些刺激,但这“兄台”的确是奇葩,“众人皆醉它独醒”——在近年的全球经济危机里,它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欧盟国家。

这朵奇葩国家有一位奇葩首富——2012年62岁的库尔赤克,作为第一位进入福布斯富豪榜的波兰人,库先生在2005—2012年的7年间,排名从700多上升到400多,身家大约28亿美元。

全球几乎没有多少富豪能远离中国,可库先生有些特别,尽管每年有800个小时在他的私人飞机上奔波于世界各地谈生意,可他在中国没有投资。

这位首富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一些,发型齐耳,还有点蓬乱。如果你和他聊天,他可能还会把腿盘在沙发上。

库先生对于亚洲似乎缺乏信心,但他却有个女儿在中国学习中文。请不要以为库先生的女儿是中国某所高校的留学生,她也不是一位小姑娘,而是已为人母。

按说把26个字母组合搞个一知半解就可以“千里走单骑”了,而中文写起来比英文麻烦,念起来比英文规矩更多,理解起来往往“画皮”不是皮,一个“意思”就有N个意思,复杂难学的中文究竟有何魅力?

现在比“库二代”更爱中文的是《纽约时报》。2012年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灰色女士”(GreyLady,该报绰号)上线了它的中文网站,同时还在新浪、腾讯、搜狐等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

“灰色女士”对中文的重视其实比较迟缓,现在最多能算是“第四者”,在它之前,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的中文网站已经推出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彭博新闻社多年前就有全职中文翻译,他们甚至能翻译广东话。

“灰色女士”学中文这事十分有趣的是,中国豆瓣(douban。com)上的注册用户“纽约时报中文网”在敬告读者说:“新网站面向中国境内日益庞大的高等教育、高收入、国际化人群,其他人走开。”

不管此言论是恶搞还是吐槽,“灰色女士”学中文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份国际大刊显然是希望抓住机会在中国这一全球增长最快且最可能赚钱的互联网媒体市场中分一杯羹。

纽约时报中文网官方的“敬告读者”版本是:网站为中国读者量身打造,以中译形式呈现《纽约时报》获奖报道之精华部分,同时提供中文作者为《纽约时报》撰写的原创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中国读者”前一段话和“豆瓣版本”几乎一致:新网站面向中国境内日益庞大的高等教育、高收入、国际化人群,目标是为他们提供有关全球时事、商业及文化的高水准报道。

就新闻报道的专业主义而言,“灰色女士”是当之无愧的最高标准,可“大哥大”也不能脱俗,“灰色女士”也迷恋中国的“高富帅”。

其实国际化对中国的改变早已深入家庭教育,中国至少中产以上的父母教育子女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已进化到“学好数理化是基本,学好英语是突破”,而中国的中产家庭,二代留学已十分普遍,英语交际能力如同穿衣吃饭不可少。

既然话说当下中国壮年的“三高”人群看英文版《纽约时报》并无太多障碍,“灰色女士”何必费周折把英文译成中文?

其真相是,中国的英语普及在“三高”人群中可能存在错觉,这也许远没有我们用加减乘除算出来的那么理所当然。英文在中国的“高富帅”中有相当多的现实难题,“能看未必富,富的未必看”,我所目击的相当部分的“高富帅”在英文面前是两眼一抹黑,尽管饱受面子思想影响的不少人尤其喜欢不懂也要“装13”,单词虽认识几个,但要读报,就要“望文生叹”了。

翻译文章显然比刘翔跨栏、意大利队夺冠要容易许多,说老外真的爱中文恐怕有点牵强,不如说“君子爱财,取之中文”要更真实一些。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超过5亿,互联网公司广告收入猛升,看谷歌拼命傍中文的样子你就知道中文背后的商业诱惑有多大。

中国日渐富裕正在对全球施加影响。看看法国施耐德电气,它们的高管都有一个很“中国”的中文名字。CEO取名赵国华(Jean-Pascal Tricoire),这位法国人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用全中文向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做了发言,而他的法国部下在上海的开业仪式上讲的依然是中文。LG Display比施耐德电气更激进,甚至专门发文号召员工学中文。

中文的魅力也因中国富裕人群的力量而愈发显现出来,这些有关对中文的重视或许是对中国富社会影响力进程的微观注解。

如果最近你在东京银座或华尔街打发时间时,你会发现讲中文也毫无障碍。不仅中国人随处可见,瞄准富裕中国消费者的商店几乎都配备了中文服务生。从美国加州到缅因州,纯普通话课堂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正努力帮助孩子们学习汉语,这门可以和13亿人沟通的语言受到欢迎很容易让人回想起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时日语受到追捧的时尚。

金融大鳄索罗斯说:让孩子从小自然地学习中文至关重要。在他看来,21世纪将是中国世纪,孩子需要做好准备。

现在有个“孩子”和“灰色女士”一样在为“学中文”做准备——《赫芬顿邮报》的高层们,或许过不了太久,他们和中文报纸合作的联合发布中文版就会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