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走廊上向别人点头致意,对方却置之不理;和别人打招呼,对方却悄无声息。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想:“这个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其实你做出这种推测是以对方行为怀有故意为前提的,而实际上对方的言行是否真的出于故意,你常常无法确定。
如果类似这样的情况过多,就说明你陷入了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过分敏感心理”。
我们说,人际交往中,一定程度的敏感有利于我们理解他人,满足他人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但是任何事情过度了都是不好的,如果我们过于敏感,也会成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有位IT业的年轻职员,在刚刚走进职场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别人盯着自己。有的时候,和上司的眼光偶尔一接触,他立刻就会想:“他是不是觉得我很无能?我是不是做得不够好?”
还有一位刚刚进入职场的女大学生,她本来是不化妆的,但是她开始工作后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外表,别人只要瞟她一眼,她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口红的颜色太深了?是不是穿的衣服领口太低了?头发颜色是不是太显眼了?
这样的人多少有些偏执和低自尊。这类人比较自卑,而且缺乏基本的安全感,以致形成了一种难以打破的偏执思维方式。他们看似怀疑别人针对自己,其实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他们对自己有怀疑,觉得自己某些方面不足,因而生怕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一看到别人说话,就怀疑他们在揭自己的“丑”。
要消除这样的心理,就必须认识到,一个人偶尔的眼光里存在着多种可能,他不一定是在看你;即使他看你,也可能是无心的,也可能是欣赏你。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要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工作中需要理智,更需要冷静。这世界上有很多事,不全是应该往坏处去想的,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坏的。回想一下自己的职场经历,有多少是别人专门在与自己作对呢?许多事情都是因为自己没把事情想全面,或是因为自己知识浅薄和见识少,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而造成的。
在职场中,我们应该克服过分敏感的心理,最好是培养一定的“钝感力”。这个词是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提出的。在职场中,钝感力有什么好处呢?
让我们看网上的一篇文章《职场巧用钝感力》:
……触及钝感,人们会很快想到木讷、憨厚、反应慢等词汇,想到人的性格、特征。似乎这些与职场的所需格格不入,可是冷静一想,就不难发现,钝感力也不乏职场所渴求的许多品质。
这里所说的钝感并不等于木讷、迟钝,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憨厚、忍让,而是宛若“大智若愚”的超拔和涵养。钝感力是面对困境的一种淡定从容,是遭遇不快的自制开朗,是蒙受委屈的自信坦荡,是一种不让自己轻易遭受伤害的良好心态,是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的蓄力和内功。也可以说,是“为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力严格地说来是一种内涵和修养,不是须臾可以得到的。但是只要我们下意识地去逐磨它,修炼它,并且努力去把握它,相信它一定会亲近自己的。
需要提醒的是,成功意味着有利、有节、有度。没有超常的耐力和韧劲,没有张弛的文武之道,要想获得成功是困难的。学会运用钝感力,会对你的成功不无帮助……
在人际关系方面,钝感力是非常重要的。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和,或与恋人、爱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泊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宠辱不惊,是钝感力的崇高境界。须知,宠辱不惊并非麻木不仁,而是一种高层次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