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老年心理诊所
15063200000064

第64章 心灵不能没有梦

梦是欲望的满足

50多岁的刘先生一表人才,而且内秀,文章写的漂亮。但是,他经常做一个几乎同样的梦: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振振有词,说得痛快淋漓,说得众人心悦诚服。原来,刘先生有一个昀大的弱项,就是不善言谈,在公众场合常常近于口吃。于是,越发很少说话。刘先生说:我何尝不想口若悬河?可是我只有在梦中才找到了那种口若悬河的痛快!

人为什么要做梦?就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欲望,满足那些不能获得现实满足的很多很多的欲望。

有人这样说梦:例如有一种梦,只要我高兴就能将它唤起,好像作实验一样。如果我晚上吃了鱼、橄榄、或其它一些太咸的食物,夜间我就会有因口渴而梦见我正在开怀畅饮,那味道就似久渴后喝甘泉一般……口渴引起喝水的欲望,而梦则实现了我的欲望。如果我能通过梦见我在饮水来解渴,那么我就不必醒来去解渴。

这是一位早已作古的老人,一位叫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梦学的先驱,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讲述的关于一个梦中喝水的故事。由此,他推而论之:梦可以被看作是欲望的实现,梦的动机力量无一例外是欲望求得满足。

做梦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欲望的满足。这很容易理解。除了性梦,再比如,大人答应孩子周末去公园看他昀喜欢的熊猫,孩子往往就在梦中提前去了公园,看到了熊猫。不善言词的朋友经常遇到这样的梦:在大庭广众之下振振有词侃侃而谈,说个痛快淋漓。

梦中实现的欲望来自哪里?其一,它可能在白天就已经被唤起并被承认,但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得到满足,于是,这个得到承认但未能满足的欲望便被留到睡梦中了。其二,它可能在白天便已产生却被排斥和压抑,于是,这个不能在现实中满足的欲望也被留到睡梦中了。其三,它可能与白天的生活没有联系,仅仅是头脑中被压抑的潜在欲望,到了睡梦中才活跃起来。其四,它可能仅仅是晚上睡眠中机体自身产生的某种欲望,而在睡梦中表现出来。这些来源,往往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比如,前面故事中,那个性梦欲望就与后三个来源都有联系,而以第二个来源为主。

正是基于欲望的满足的观点,有人生动概括:我们所以渴望睡眠,因为睡眠中有梦,梦,可以为我们提供渴望得到的东西。难怪匈牙利民谚云:鹅梦见什么?玉米。又有犹太谚语说:鸡梦见什么?小米。看来,动物如果有梦,也该是为了欲望的满足。

这就是梦的好处:不管你是高尚的人,还是卑微的人,我们的心灵的深层,都收藏了太多太多愿意或能够说出口的和不愿或不能说出口欲望。这些无穷无尽地欲望中,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即时满足或者根本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未能或不能获得满足的欲望,却可以在梦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原来,梦就是这样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维护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看来,我们的心灵不能没有梦。不然,真不知我们的心灵将会枯萎成什么样子。

让人痛苦焦虑的梦

但是,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往往并不愉快,而是痛苦和焦虑。

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太诉说自己做了这样一个梦:我唯一的一个女儿犯了大错,说不清什么大错,晚上一家人把女儿围在中间,轮番说教,女儿低头垂泪。朦朦胧胧中我先是对女儿大声吼叫,随后又猛然把女儿抱在怀里,我们母女哭作一团。忽然,女儿变成了不知怎样一个人,长出了翅膀,从怀中飞走了,不见了……直到我在痛哭中惊醒……老太太说昀近经常做这样的梦,虽然多数时候不是从梦中惊醒,却也很痛苦。

我推测说老太一定有什么亲人远离。老太很是惊讶,承认是自己不同意女儿的亲事,女儿赌气跟男友去了很远的地方打工了,说昀近回来却总也不见人影。老太说,我中年得女,我所以阻拦不也是为了她好吗?谁想这样的梦总来缠我?

这样痛苦和焦虑的梦还是为了欲望的满足吗?答案是,尽管这样的梦没有给人带来愉快的体验,仍然是欲望的满足。这位老太的梦就满足了这样三个欲望,一是她思念女儿,梦中就见到了女儿;二是她有所自责,梦就使自己对女儿的阻挠进行了自我惩罚;三是她还想逃避责任,梦又使她有机会把责任投射到了女儿身上。

既然满足了欲望,为什么还体验到痛苦?这是因为梦的内容与梦的情感往往并不一致。梦中不愉快的内容虽然已经转化为欲望的满足,但其中的不愉快的情感则无所改变。于是,人还是体验一种痛苦和焦虑。老太太的梦便是如此。

有的时候,欲望的满足不能带来快感,是因为梦者对自己的欲望的态度是很特别的,比如本我中潜在的与道德规范相违背的某些欲望。人对此讳莫如深,鄙视这些欲望,并且审查这些欲望,不愿意自己有这些欲望。于是,在梦中借助象征等作用这些欲望被伪装了。于是,欲望的满足不能给人带来愉快,而是恰恰相反会使人不愉快。

还有的时候,我们体验为焦虑痛苦的梦,似乎并未满足什么欲望,我们反而被惊醒了。这还是欲望的满足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梦的过程总是从为了一个潜意识欲望的满足开始,但是,或者因为被压抑的欲望未能通过自我和超我的审查作用,或者因为这个想要得到满足的欲望过于强烈,使睡眠不能继续下去,梦马上会被打断而醒来。这样,表面看来并非欲望的满足,实质上梦的动机力量还是为了欲望的满足。

产生焦虑的体验过程也是一个欲望的满足。一位就要退休的干部,近来总是梦到自己被赶下了主席台。这使他内心深处的面对将要退休的焦虑心态,在梦中得以宣泄,也是满足了一种欲望。

伪装:梦的显意与隐意

这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老教师的梦:

昨天,睡梦中我遇到了我的一个同乡好友,朦胧中似乎是在村外的一个地方。奇怪的是那个好友很小很小,低头才能看见。更让人困惑的是,好友说他很羡慕教师工作,已经转行来本镇的中学任教,并且说接的就是我原来的那个班。而且,好友还给我带来好多礼物。于是,我们就谈,也不知谈了些什么,转眼,好友又不见了……

老教师在市重点中学是位资深教师,闻名遐迩,建树颇多,却不屑仕途。我请他进行自由联想。他联想到:我和好友从童年就在一起,一直非常要好,是村上公认的两个有才气有出息的男孩。少年时代两人经常在夏日的夜晚到村外的一个安静的地方谈天说地,谈古论今。后来,我毕业开始了教书生涯,多年前曾经在家乡中学任教。而好友毕业后在一个机关,慢慢地当上了这个机关昀大的官。前不久,一个人在外地的当年好友,忽然因事给我打来电话,自然聊起了往事,聊起了当年的好友,其中便有梦中的好友。我似乎调侃地说:那几位现在都官运亨通,就我一个平民百姓了。言下之意是自己并不在乎当官。另外,昀近听说关于好友的两个信息,一是好友公费“考察”去了好些地方,二是过年的日子里,给好友送礼的络绎不绝。

现在,老教师的梦已经很好解释了。他虽然不屑仕途,但对好友及大官小官的种种优越的境遇还是隐隐地有点嫉妒甚或不满。对自己的心灵的昀好的维护就是找到一种感觉:你不如我。可现实中尽管自己建树颇多,终不如好友为官的境遇优越。现实中满足不了的欲望,只好在梦中去满足了:你看,到头来还是不如我。这就是梦中好友转行来当教师这个显意背后的隐意。老教师很开明,很有悟性,他比较顺利地读懂了自己的梦。

梦中欲望的满足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公开地表现了欲望的满足,一类是欲望的满足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了伪装。因为后一种情况,就有了梦的显意与隐意。我们把梦中实际清晰地呈现给我们的东西叫做梦的显意,把它背后所隐藏只有通过做梦者的联想才能得到的东西叫做梦的隐意。除了老教师的梦,很多的梦都在显意背后藏有隐意。比如让人体验到焦虑的跌落梦。女性做这种显意为跌落的梦几乎总是以此来象征屈从于情欲的诱惑,就是说,梦的显意背后是欲望得到了一种象征的满足。其中的心理渊源不难理解。几乎每个孩子在幼年时都曾有过跌落的经历。跌落的结果自然是被抱起来抚慰,如果夜间从小床上跌落,母亲就会温情地把孩子抱到床上去。我们的梦,常常就是这样来自童年的记忆或叫做“情结”。

关于梦的显意与隐意的关系,与其说显意是隐意的伪装,不如说是隐意的代表,是隐意的蜕变和具体的意象。就是说,我们的一个思想在梦中总是蜕变为一种形象。我们的认知发展过程本来是从感觉到思维的。但在梦中正好相反,梦是一种逆向的方式,从思想开始,一直退回到鲜明的感觉。这种一个思想观念退回到它所由产生的感觉形象的心理现象,叫做回归作用。由于回归作用,体现为思想观念的梦的隐意,在梦中总是以形象的感觉的显意表现出来。由于这个转换过程中的象征、伪装、凝缩、移植、润饰、审查等作用,我们往往不能直接通过梦的显意来发现梦的隐意了。所以,我们要借助自由联想来解析梦。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借助自由联想来探究自己的梦。问题是我们的自由联想虽然源源不断,但我们并不愿意完全承认它们,而是对它们有所批判和选择。我们这种似乎无意的选择,干扰了自由联想的结果。我们所做的这种批判选择无意之中已经具有了另外的一个动机,我们在告诫自己:这个想法太令人难堪了,我不能承认更不能告诉别人!于是,我们难于看清梦的真面目了。如果我们能够如前面那位老教师那样开明而悟性地面对自己的梦,对自己的自由联想少一些批判和选择,也许我们会比较容易地读懂自己的梦。

梦是睡眠的守护人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翁在电话中曾经诉苦:人老了,爱做梦,为此苦不堪言。心理咨询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诉说。其实,这主要是自己心理暗示的结果。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梦是大脑皮层活动的一种内容和方式,是暂时神经联系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活跃与改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研究发现做梦多出现在深睡阶段。这意味着做梦正是睡得好的时候。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人人都做梦。一般人睡醒后,立即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刺激信息的作用,所以把梦境忘了。有的时候,人直接从梦境中醒来,或者梦境引起的情绪体验很强烈,对梦境就记忆犹新。因此,即使是常说从来无梦的人,如果注意自我观察,也会发现经常做梦。

再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看,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欲望的满足,排除了干扰睡眠的心理刺激,让人得以做梦与安睡两不误。如果没有梦,那么大大小小的欲望就会让我们无法安睡了。即使我们有时在梦中感到不安和焦虑,也一样可以让做梦和睡眠两不误。我们在睡眠中会自我安慰说“这不过是个梦”,然后继续酣睡不醒。因此,如果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这样说,梦是睡眠的守护人,保护我们的睡眠不受到刺激的干扰。

这个守护人只有在它感到力量不能单独抵抗干扰或其它危险的时候,才不得不唤醒梦者。正如值夜的人本来是保护人的睡眠的,但发现危险严重,就不得不叫醒熟睡中的人们了。即使因为梦醒使夜间睡眠中断好几次,做梦和睡眠仍然可以和谐共处。这正如我们都知道的,正在哺乳的母亲,夜间睡眠欲望的满足与对婴儿保持一定注意,二者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就是这样,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片刻后又可以立即入睡。这就像一个人在睡眠中赶走一只苍蝇一样,是一种基本不影响睡眠的特定的觉醒状态。所以,我们也不必为梦中醒来而忧虑。

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几乎是不由自主地要解释自己的梦:为什么做这样的梦呢?我们对自己的梦,如果少一些批判和阻抑,就会多一些认识和把握,从而,我们的心灵也就会少一些负担和压力,多一些愉悦和健康。

梦是睡眠的守护人,让我们对梦多一份善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