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常见病调养与配餐
15067800000038

第38章 耳、鼻、喉相关疾病

01 耳、鼻、喉相关疾病的基础知识

耳朵是听声音、保持身体平衡的器官

耳朵除了听声音,还是保持身体平衡的器官。对于婴儿来说,听觉是5种感官中最早发育成熟的部分。孩子在出生不久后就能清楚地听到声音。

耳朵的构造中鼓膜、耳小骨、三半规管等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发育成熟,但中耳和耳管到孩子7岁才发育成熟。

鼻和喉有防止异物侵入体内的功能

鼻和喉是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的入口。鼻子将吸入的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都调节好然后送入肺部,还有阻止空气中的细菌灰尘进入肺部的功能。

喉的最下端是声带,这既是发声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有着防止异物进入气管的重要作用。

鼻和喉是身体的

第一道防御线,如果有异物想要侵入身体,它们会反射性地打喷嚏、呕吐以阻止外来异物侵入身体。

随着孩子的成长,各种问题也在减少

婴儿的耳、鼻、喉都还处于发育阶段,而且抵抗病毒、细菌的免疫功能也不是十分强大,因此孩子很容易患上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器官也逐渐发育完善,免疫力不断提高,就不太容易患相关疾病了。

02 急性外耳炎

外耳道发炎

发病原因

外耳道出现急性炎症

这种疾病是从外耳到鼓膜之间的外耳道发炎,致病原因多为湿疹、细菌感染,少数是真菌感染所致。

症状表现

耳朵疼痛并且有耳漏现象发生

患者感觉耳朵痒痒并且有少量脓状物流出,严重的情况下会结块并且肿大,破裂后有混着血迹的脓状物流出,孩子会感觉非常疼痛。

治疗护理

痊愈之前一定要避免水流进耳朵

可以带孩子到耳鼻喉科清洗耳朵内部,根据症状使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和含有类固醇的软膏或口服药物。在痊愈之前不要带孩子去游泳或者玩水,防止耳部有水进入。

03 急性中耳炎

主要由于细菌引起的中耳发炎

发病原因

细菌感染中耳,引起发炎

这种疾病是由于鼓膜内侧的中耳受到细菌感染所致。

感冒时侵入喉咙和鼻腔黏膜的细菌通过耳管进入中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婴儿的耳管相对比较粗并且短,感冒的时候细菌很容易在上呼吸道繁殖导致细菌进入中耳引起发炎。

5 岁之前的孩子比较容易患此病,到上小学的时候基本就不会被感染了。

症状表现

高热、耳朵感觉疼痛

最初可见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之后发展成高热,孩子会因疼痛不断地摸耳朵。听力可能还会受到影响。

随着症状的恶化,中耳开始流出脓状物,鼓膜破裂并有黄色耳漏流出。耳漏流出后疼痛症状消失。

治疗护理

如果脓状物积存在耳内,则需要切开鼓膜进行治疗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感冒之后还持续发热,并且有经常用手擦碰耳朵或者碰触时有痛感等症状,应该带孩子前往耳鼻喉科进行检查,这很可能是中耳炎。

在出现耳漏之前,可以给孩子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使用一些治疗耳部疾病的外用药消炎。如果孩子的疼痛感强烈,可以使用一些镇痛剂、退烧药。

耳漏如果不能自然流出而积存在中耳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这是需要切开鼓膜取出脓状物。手术后坚持治疗,切开的鼓膜会自然再生。

疼痛剧烈的时候可以使用湿的冷毛巾敷在耳朵后部减缓痛感。

如果有耳漏流出在耳内结块,可以用热的湿毛巾润湿取出。在经医生允许后方可给孩子洗澡。

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

婴儿患中耳炎很容易因为感冒反复发作而导致更严重,因此要遵照医嘱在疼痛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服用一段药物防止反复再次复发。

04 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久治不愈,听力状况恶化

发病原因

鼓膜出现的孔洞没有治愈,引发炎症

急性中耳炎没有完全治愈,鼓膜破裂的孔洞也没有愈合,中耳由于被细菌感染渐渐发展成慢性的。

症状表现

耳朵的听力状况恶化

耳部的疼痛逐渐消失,但是孩子的听力却明显感觉退化,对声音的反应非常迟钝。症状继续发展会有耳漏流出。

治疗护理

孩子到8~10岁左右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坚持给孩子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果症状不见好转,可以等孩子到了8~10岁耳管发育完全时,进行手术治疗。在给孩子洗澡时一定注意不要让水进入耳朵里面。

05 渗出性中耳炎

中耳积存渗出的液体,听力状况恶化

发病原因

鼓膜内侧积存了渗出液体

由于某种原因渗出的液体积存在鼓膜的内侧导致听力减退。没有耳漏、疼痛、发热等明显的症状,很不容易发现。

症状表现

由于渗出液体的积存,听力逐渐减退

听力逐渐减退,从后面叫也不会回头,对声音的反应变得不敏感,看电视的时候离电视机距离很近。随着症状的恶化越来越不容易治疗。

治疗护理

切开鼓膜,用细管导出渗出的液体

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者进行鼓膜切开术取出渗出液体。如果还不见好转,可以在切开的鼓膜上固定一根2毫米左右的细管作为渗出液体流出的通道。

06 听力衰减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听力不断下降

发病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听力下降

大约1000个人中就有1个人听力存在障碍。原因有很多种,遗传影响、母亲在怀孕时感染了风疹病毒、早产、中耳炎、腮腺炎等都可能造成先天或者后天的听力障碍。

症状表现

对声音的反应异常迟钝

孩子的症状表现为对声音的反应迟钝,从背后叫也不会回头,看电视时即使把音量调的很大也坐的离电视机很近。

治疗护理

早期发现进行训练是治疗的关键

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的听力有障碍,应及早带孩子前往耳鼻喉科进行检查。耳聋可以分为由外耳、中耳疾病所引起的传导性耳聋和由内耳听觉器官或听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性耳聋。传导性耳聋一般会随着外耳、内耳的疾病治愈而自然好转。神经性耳聋基本上没有办法治愈,早期发现和进行语言训练是关键。

07 耳壳变形

耳朵的形状出现异常

发病原因

耳朵的形状和正常孩子的不同

耳朵由于形状比较复杂,孩子在出生时会有各种变形现象发生。

症状表现

耳朵或者耳朵周围出现异常形态

副耳是耳朵前面到脸颊之间的突起物就是副耳。

突起内含有软骨组织,这种变形仅存在于耳部外侧,内部并没有异常形态。

先天性耳瘘孔是耳朵前部先天在出生时就有一个孔洞,这称为先天性耳瘘孔。孔洞方向朝着耳孔,孔洞内分泌出的耳垢呈白色。

折耳、杯状耳、立耳。折耳是耳郭折下来向下垂。杯状耳是耳郭蜷曲,上半部折的形状比折耳还要严重,外形像个杯子。立耳是耳郭很平,几乎呈平板状。

小耳症这种疾病指没有耳朵或者耳朵很小。有的患者仅仅有耳垂,有的没有耳孔。

感音的内耳是正常的,但是由于没有外耳道、鼓膜,无法听到声音。

治疗护理

根据症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耳壳变形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决定。

对于副耳,如果副耳很小,可以用线系在上面除去副耳。如果有软骨组织并且副耳根部比较粗,可以选择手术摘除法。

先天性耳瘘孔可以暂时先进行观察,如果孔洞处有反复感染的情况,可以考虑手术进行修复。

折耳、杯状耳、立耳都可以选择手术进行治疗。

小耳症如果是单侧发生时,另一侧耳朵可以正常听到声音,对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如果是双侧同时发生,则需要佩戴助听器。

08 鼻出血

鼻黏膜受到损伤出血

发病原因

挖鼻孔造成鼻黏膜受损

挖鼻孔时使鼻内的鼻中隔部位受损而出血。鼻腔里进入异物或者孩子脸部被撞时也会引起鼻出血。

过敏体质的孩子还会因为觉得鼻子痒而抓破导致鼻出血。

症状表现

鼻部出血

从鼻内流出少量的血,出血时会结痂,再次挖鼻孔还会反复出血。

治疗护理

按住鼻根部位止血

孩子鼻子出血时可以抱着或者让孩子坐下,稍微让孩子的头向后仰,捏住鼻子,5分钟基本可以止血。

如果反复出血或者流血不止则需要前往耳鼻喉科就诊。

09 急性副鼻窦炎

感冒后副鼻窦受到细菌感染

发病原因

感冒后,副鼻窦有炎症

鼻子流黄色黏稠状鼻涕。感冒后,受到细菌感染的鼻黏膜发炎,炎症从鼻腔发展到副鼻窦所致。

症状表现

流出很多黄色鼻涕

发热后,清鼻涕逐渐开始变成黄色黏稠状,引起鼻塞。

治疗护理

抽出积存在副鼻窦里的鼻涕

前往耳鼻科就诊。可以把针从鼻孔伸到副鼻窦吸出鼻涕,清洗干净之后注入抗生素类药物。如果没有什么不适的话,回家之后可以到药店买一些鼻涕吸出器帮助孩子一点点吸出副鼻窦里的鼻涕。

10 急性鼻炎

感染了病毒引起的“鼻子感冒”

发病原因

受到病毒感染引起鼻黏膜发炎

由于感染了病毒造成鼻黏膜发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鼻子感冒”。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就是打喷嚏、流鼻涕

孩子会打喷嚏、流鼻涕,有的孩子还有发热的症状。呼吸时可以听到嗞嗞的声音,由于鼻塞,孩子在吃母乳和牛奶时变困难了。

治疗护理

最重要的是鼻腔内不能积存鼻涕

可以用鼻涕吸出器帮助孩子吸出积存的鼻涕,如果鼻塞影响到孩子进食,则需要前往耳鼻喉科就诊。

11 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反复发炎、肥大增生

发病原因

扁桃体渐渐肥大增生

急性扁桃体发炎反复发作会造成扁桃体肥大增生。

这和患者的体质、空气污染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症状表现

扁桃体肥大对呼吸和食欲会造成影响

患者如果扁桃体反复发炎,很容易造成扁桃体肥大增生,严重的情况下对呼吸、食欲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治疗护理

精心护理注意观察

扁桃体发炎时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并准备一些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如果反复发作,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扁桃体。

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慢性扁桃体炎的病人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去除室内潮湿的空气,都是重要的。

12 咽扁桃体肥大症

咽扁桃体增生,并且有鼻塞现象

发病原因

咽扁桃体增生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这是一种咽扁桃体增生,过于肥大引起的疾病,导致孩子出现鼻塞,呼吸困难,甚至造成耳管阻塞引发中耳炎。

症状表现

孩子用口呼吸,还有打鼾的现象

由于鼻塞,孩子会表现为经常性张口并用口呼吸,还能听到呼呼的鼻音。睡觉的时候会有鼾声,甚至发生瞬间呼吸暂停。

治疗护理

咽扁桃体会自然变小,无需治疗

孩子到6~7岁咽扁桃体会自然变小,无需治疗。如果导致孩子患有中耳炎或者有呼吸暂停的现象发生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肥大部分。

13 急性扁桃体炎

高热并且喉咙肿痛

发病原因

喉咙感染了病毒、细菌而引发的炎症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

当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

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症状表现

扁桃体呈白色,喉咙肿痛

症状表现为发热在39℃~40℃,喉咙、关节疼痛,食欲不振。扁桃体有脓状分泌物呈白色。

治疗护理

尽量给孩子吃一些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帮助孩子恢复体力

孩子的喉咙疼痛,应吃一些容易咀嚼消化的食物,在孩子发热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允许的条件下还应经常给孩子漱口。

14 咽后脓疡

感冒引起的咽部发炎

发病原因

咽喉部受到细菌感染分泌脓状物

咽喉部由于受到细菌感染,凸起部位的黏膜有脓状物分泌,积存造成肿痛。

症状表现

咽喉部异常疼痛造成呼吸困难

在出现感冒症状之后,咽喉凸起部位的黏膜会积存一些脓状物造成咽喉肿痛。痛感异常强烈导致无法吞咽唾液,甚至影响到呼吸。

治疗护理

通过手术取出脓状物

如果发现孩子有吞咽食物困难的症状出现,应立刻就诊入院治疗。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应尽早通过手术取出脓状物。为防止脱水现象发生,还应输液补充水分。

15 急性咽炎

感冒引起的咽部发炎

发病原因

咽部感染病毒

这是由于病毒感染了咽部继而引发的咽部炎症。表现为咽部肿痛,常会同时引发急性鼻炎。

症状表现

由于咽部疼痛造成食欲下降

孩子会由于咽部疼痛,造成对母乳和牛奶的吸入困难,有时会伴有39℃以上的高热。

治疗护理

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

孩子由于咽部疼痛不愿意进食,为防止脱水,家长要特别注意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湿度。可以适当地使用加湿器或者在空气比较干燥时在室内晾晒衣物。

应选用抗病毒药

感染较重者,应选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类药。银黄注射液和板蓝根注射液都有一定的抗菌病毒作用。

16 反复性耳下腺炎

耳朵下部的耳下腺反复发炎

发病原因

耳下腺反复肿大

这种疾病是由于细菌从口中进入体内,通过分泌唾液的耳下腺,侵入到输送唾液的唾液管内引发的感染。发炎时耳朵下部会肿大,并且容易反复发作。

症状表现

耳朵下部肿大、疼痛

从耳垂到下颌肿大并伴有疼痛,有时会有发热现象。每3~4个月左右反复发作一次。

治疗护理

对于反复发作要坚持治疗

可以前往小儿科就诊,遵医嘱服用一些抗生素类药物很快会好转。孩子在青春期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炎的情况,一定要坚持治疗。

17 急性支气管哮喘

咳嗽在夜间发作并且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发病原因

声带受到病毒感染

声带下部受到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咳嗽时发出低沉的声音。

症状表现

发出低沉的声音咳嗽时,胸部下陷,呼吸困难

孩子发出吭吭的咳嗽声,病情严重时,孩子在呼吸时胸部下陷,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治疗护理

可以服药或手术治疗

这种病常常在夜间发作,如果发作需要立即就诊。类固醇类药物的吸入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孩子病情严重,还可以实施气管切开手术

对症处理

1.伴哮喘时可口服氯茶碱。

2.咳嗽频繁并且无痰时,可服咳必清。

3.痰粘稠不易咯出时,可口服必嗽平。

18 急性喉炎

感冒时喉头软骨盖受到细菌感染

发病原因

感冒时喉头软骨盖受到细菌感染

声带上方的喉头软骨盖受到细菌感染,肿痛并且分泌脓状物。多引起感冒等综合征。

症状表现

剧烈疼痛甚至无法吞咽唾液

在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后,喉咙开始发炎,喉头软骨盖部位有脓状物分泌并且肿痛,甚至无法吞咽唾液。

治疗护理

可以通过手术切开气管帮助呼吸

这种病来势凶猛,需要入院治疗。病情比较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和类固醇类药物输液治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可以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帮助患者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