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5074900000054

第54章 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现在的父母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很多父母在孩子上幼儿园前,甚至是婴儿期,就对孩子开始各种知识和能力培训。但大多数父母一般只重视提高孩子智力,或丰富孩子的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主要侧重于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及广泛的爱好和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在未来学习道路上的一种有力工具,是孩子走进知识殿堂的一把钥匙,孩子将终身享用不尽。

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孩子有自己特殊的兴趣,没有谁比父母更能发掘他们的兴趣所在。发现孩子的兴趣后,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向那个方向发展,从而开发孩子在该方面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大人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鼓励孩子在这方面取得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和毅力。

认可孩子的点滴成绩

在孩子取得一点点小进步时,父母要给予肯定,例如当孩子在手工课得了“优”,兴致勃勃地让你欣赏他的作品,而你只是不屑地瞅了一眼,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有可能让他从此对手工失去信心。

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大家认可时,他们会倍感自豪。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

从游戏中开发孩子的兴趣

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游戏也能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同时,因为孩子的年龄偏小,他对有兴趣的事情,一开始往往只凭好奇和热情。父母要引导他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从兴趣中获得科学知识,使其保持兴趣的长久性。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或无动于衷,是做父母的大忌。

与孩子寻找学习的乐趣

孩子爱看电视、爱玩,不喜欢学习,是因为他觉得学习远不如看电视、玩游戏有趣。父母可以通过各种形式与孩子一同发现学习中的乐趣。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把他所学会的知识“教”给父母,或来个比赛,如让孩子跟父母比赛朗读,比赛找错别字,孩子会乐此不疲。

不要强迫孩子放弃正在做的事

如果孩子正在看喜欢的画本或电视节目,不要打断他,而是把时间调整一下,等孩子把图画书或电视看完,再让他们去学习。这样,孩子不仅乐意接受,而且比平时多学,效果也好。

小贴士

温馨提示

不少父母把“兴趣”和“爱好”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发现孩子爱好某一事物时,就认为他对其产生了兴趣。其实这两个概念有区别,“爱好”的范围很广,而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物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有些孩子喜欢看电视、玩积木,这只能说他爱好看电视和玩积木,而非兴趣。父母培养孩子的兴趣时要多样化,但不能太杂,要让孩子专心致志地集中到一两门主要兴趣上,而把其他的兴趣作为一般爱好就行。父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把它们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地对孩子兴趣加以引导和培养。

学会创造问题

父母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换一种方法,不是经常让孩子去解答问题,而是采取让孩子创造问题的学习方法。这不仅会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而且会激发讨厌学习孩子的兴趣。

小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父母们应该耐心面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其解释。

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氛围

言传不如身教。如果父母们都热爱学习,这便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从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丰富的藏书、宁静幽雅的书房环境、全家人一起学习的温馨时刻等等,熏陶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

父母同孩子共同进步

父母本身对学习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影响着孩子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如果父母们都很好学、勤奋,每天都会忙里偷闲吸收知识、提高自己,那孩子自然会受到父母的良好影响。

如果父母们觉得自己实在没有必要看书,或者不知道看什么,那么不妨看看孩子的书,了解孩子所学习的东西,或者找几本名著和孩子一起欣赏。

父母同孩子一起玩耍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小孩也变傻。玩耍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的许多能力也是从玩耍中积累的,尤其是对于0~6岁尚未上学的孩子,他们的潜能大多是在游戏中得以充地分开发。

父母放下架子,以童心童态和孩子做朋友、玩游戏,对独生子女性格塑造、拥有一个快乐童年很有益处。

父母同孩子一起背诵

背诵是一个老套而适用的学习方法,虽然有很多人反对死记硬背,但语言学习就是需要多背诵,只有背诵,才能提升语言交流水平。很多男孩子对语文、英语没有兴趣,原因就是不愿意背诵。

如果能养成背诵的习惯,孩子也就能突破学习语言的恐惧,改善厌倦情绪。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背诵一些经典诗词文章,这样不仅对孩子是一种鼓励支持,更能让孩子增加自信。父母还可以和孩子玩“比一比”的背诵比赛,增加孩子的热情。

引导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怎样写日记,或者写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孩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千万不可强迫孩子去写,一旦致使他们讨厌、甚至恐惧写日记,就得不偿失了。

日记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材料

日记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真实的思想记载,是孩子前进的足迹。在一定的时候,翻开日记看看,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思想像电影镜头似的展现在眼前,可看看自己的决心是实现了还是落空了,看看自己前进的步伐是加快了还是缓慢了,可以激励自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

写日记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意志

写日记虽然是件小事,但并非人人都能坚持做到。孩子如果从小学开始,就能坚持不断写日记,那对他们的意志和毅力是一种长久的锻炼。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82岁去世为止。除特殊原因偶有间断外,一直坚持写。托尔斯泰的名著《昨天的事业》,就是根据他的日记整理的。

在孩子学会了写日记以后,开始还能保持新鲜感,每天写上几句话,但没坚持几天就把日记变成了周记。孩子有懒惰习惯,若想让孩子养成天天记日记的好习惯,父母必须勤督促,这样才能使孩子由不自觉变成自觉。

孩子有时不愿意,三言两语就对付过去。父母不要斥责他,只是经常提醒他要坚持下去。父母一边不放松要求,一边启发帮助孩子都应该怎样写。先帮助孩子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孩子写得多了,就会找到窍门的。

当父母看到孩子日记写得不尽如人意时,也不要责怪他。要告诉孩子,日记不是什么都记,选择自己感到重要的和有意义的事记下来,这样的日记才有意义。所以父母在孩子动笔写的时候,要经常和他一起回忆一天发生的事情,并且帮他选择“题材”。

鼓励孩子写特色日记

插图日记

这是图文并茂、饶有情趣的一种写日记的方法。试想,一篇生动流畅的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绿叶或是一只小动物,还有灵活多变的字体标题,这些都能激起孩子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喜欢上记日记。

摘抄日记

苏联的拉德任斯卡雅教授说:“训练孩子从书本上搜集材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训练他们走向生活。”摘抄的内容可自由选择,如:名人名言、生活百科知识、时事、奇闻异谈、好词库、诗歌短文等。

小贴士

温馨提示

父母可以找一些英雄模范人物或名人作家的日记给孩子看,或者讲读给他听。孩子写日记时爱瞎编、说假话,应及时指导孩子,日记是写给自己的,应写真实思想,否则将失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