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5074900000055

第55章 生活习惯细节成就卓越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是孩子身体健康的需要,同时对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以及在诸多方面的全面发展中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俗话说的好“习以为常”我想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习惯的形成将影响人的一生。

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与家庭的教育是密不可分得,家长的榜样是不可少的,身教重于言教。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一个人养成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不要连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连续长时间用眼会使眼的视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持续紧张,循环不良、眼压增高造成痉挛而逐渐形成近视眼。

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眼的调节过度使用,眼睛就容易疲劳,形成假性近视。久而久之,形成真性近视,视力严重减退,有的还发展成高度近视。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

父母们要从小教育孩子写字看书时注意姿势和保持距离:身体坐直,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睛视线要与书本平面成直角,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30厘米左右;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3厘米左右的距离。

不要在强光下看书、写字

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日常看书写字只需要100米烛光就可以了,而在太阳下看书,照明度可达8万~12万米烛光,是日常照明度的800~1000倍。眼内肌过度调节,会促使近视的发生。而且强光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还容易损害角膜和晶状体。

走路、乘车时不要看书

走路或乘车时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在不断发生变化,视中枢收到的是个模糊影像。要想看清书上的字体,就得把书本靠近眼睛,也必须不断地改变眼睛的调节力度,才能看清字体。眼内肌持续紧张,很容易引起视疲劳和调节痉挛。

经常提醒孩子不要用手揉眼睛

有的孩子困了或累了时有用手揉眼睛的习惯,家长应告诉孩子,每个人手上都带有人的眼睛看不到的细菌,如果用手搓眼睛会让细菌侵入眼内,引起眼睛充血、发炎、感染等。

洗澡提防浴霸伤眼

冬天给孩子洗澡,浴室内的暖气温度不尽如人意时,不少父母便使用浴霸来加温。提醒父母应注意的是,浴霸灯光的能量和强度特别高,如果长时间盯着浴霸的灯光,强光进入眼睛经过眼底反射聚在眼球上,会灼伤视网膜黄斑,这很可能会给孩子的视力造成永久伤害。这跟用肉眼直接看日食被灼伤是同一道理。

沙尘眯眼后不要乱揉

用手揉眼睛时,就会把细菌送到眼皮里去。遇到这种情况,妈妈应教育孩子先闭上眼睛,使眼睛充分分泌泪水,再用手把眼皮开闭几下,或者眨动眼皮让眼泪把沙子冲出来。如果眼泪无法将异物冲出时,可请家长帮助把眼皮翻过来,找到异物,用干净的手帕蘸水,轻轻地把它擦洗掉。如仍然取不出来则要带孩子去医院。

建立孩子的秩序感

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首先强调的是秩序感的建立。秩序是有条理、不混乱的状况。良好的秩序能使人产生愉快、兴奋、舒服以及安全的感觉。秩序感一旦失去,麻烦就会来临。假如一个人习惯了整洁有序的家居环境,就会本能地拒绝杂乱和肮脏,因为后者会破坏他已经建立的秩序感、清洁感。

培养思维的有序性

对于比较小的孩子,思维还未成熟,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思维秩序。人们的行动是受思维支配的,思维有序,行动才会有秩序。用了东西放回原处,强调的是秩序。

让孩子尝试固定摆放物品的位置,教孩子学会将物品归类,比如将书籍、衣物等物品分类,分别置放,常用的东西要放在容易拿取的地点。

小贴士

温馨提示

父母还要告诉孩子,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因为一个人没有做好这一点,就会影响其他的很多人。比如购物时,不能拿了不想要的东西便随便一扔,买书时,不能将翻过的书随手一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