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5074900000056

第56章 卫生习惯,孩子健康的有力保障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大有裨益。父母应该从孩子3岁时就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习惯。2~3岁的孩子已能听懂大人的话,能按父母的示范和要求做一些简单的行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要给孩子多做示范,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身教与言传相结合。对于大人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陌生而艰难,在此过程中,父母一定不能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耐心诱导孩子,不厌其烦地解释和演示。当孩子做的不尽如人意时要给予肯定,并鼓励孩子继续加油,切忌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急躁、不耐烦的情绪,更不能斥责打骂孩子。

让孩子了解刷牙的重要性

带孩子到镜子前看看自己的牙齿,和孩子一起数数长出了几颗牙,还可以让孩子张大嘴,和孩子比比谁的牙齿又白又亮。等孩子长大一些后,父母还借助一些书本等工具,给孩子讲一些有关牙齿的知识,让他知道牙齿和人的皮肤一样也需要清洁,否则就会像树长虫子那样,出现蛀牙、牙疼等症状,严重时还要将牙拔掉。

不刷牙的危害

用牙齿咀嚼食物时残渣塞入牙缝,这些食物残渣对于细菌来说就是美味佳肴,细菌会在牙缝里生长繁殖。食物中含有许多糖,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将这些糖变成酸,而酸会使牙齿变软,并腐蚀牙齿的保护层,破坏牙根,最后使牙齿脱落。“虫牙”其实就是细菌在牙齿上生长、产酸,然后酸在牙齿上进行化学反应,把牙齿腐蚀。天长日久,就会在牙齿上形成一个小洞。

有的细菌在牙缝及口腔中生活,吃进食物后,产生一些带臭味的物质,而使人的口腔产生异味,出现口臭。

刷牙的正确方法

竖刷法

操作时把刷毛以45度角放在牙龈上,然后向牙冠转动,每个部位重复8~10次动作。刷牙齿的咬合面时,把牙刷平放在牙面上前后拉动刷去窝沟内的残渣。这种刷法能有效地清洁牙齿间隙,对牙齿有良好的按摩作用。

BASS刷牙法

刷牙齿的唇、舌面时,刷毛与牙面成45度角指向牙龈方向,刷毛进入牙间隙,做短距离来回颤动,刷洗咬合面时,刷毛平放在牙面上,做前后短距离颤动刷净窝沟,这种方法清洁力较强,能有效地清除牙颈部和龈沟内的菌斑。把竖刷法与BASS刷牙法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生理刷牙法

牙刷毛顶端与牙面接触,然后向牙龈方向轻微地拂刷。此方法适合于牙周组织正常的孩子使用。

饭前便后要洗手

饭前便后洗手是保持手卫生的基本条件。对孩子来说,养成这一良好习惯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外面玩回来之后,不管小手有没有弄脏,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洗手,因为很多细菌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便洗手的环境中可用湿的消毒纸巾为孩子擦干净手后再吃东西。

有的孩子贪玩、性子急,不是忘记洗手就是不认真洗,父母应经常耐心地提醒孩子洗手,不要因孩子不愿意洗手而采取迁就的态度。在孩子吃东西之前,上厕所之后,在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痰和唾液之后,在接触钱币之后或者在玩耍之后都要提醒孩子反复洗手,保持清洁。

勤洗手大人以身作则

孩子周围的大人首先要有勤洗手的好习惯。否则给孩子讲多少勤洗手很重要之类的话都徒劳,孩子从心底里不会看重洗手,以为父母不洗没有关系,为什么自己要洗呢?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可当着孩子的面洗手,让孩子对洗手感兴趣;而当孩子5岁左右,懂事了之后,父母则不要为了给孩子看而洗手,更不要在洗手时唠叨个没完没了,这样孩子除了不会记住父母的话外,反而会厌烦,把洗手当成一种艰巨任务。父母只要自己勤洗手、保持卫生,从心底里看重洗手这回事,孩子自然会感觉到洗手的重要性和乐趣。

小贴士

温馨提示

还要定期提醒孩子剪指甲,让孩子懂得长指甲容易藏污垢,要选择适合孩子用的指甲刀,在孩子安静的时候为孩子剪,注意长度要适宜,以免伤及孩子的手指。

教孩子养成使用毛巾的习惯

孩子在1岁多的时候,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醒,让孩子使用小手绢。到了3岁左右,应该让孩子养成习惯,流鼻涕的时候,主动自觉地拿出小手绢来擦,而不是用手或者是衣袖。

孩子要有自己的毛巾,30天左右就应该更换,最多不应超过40天。否则就要高温蒸煮把毛巾消毒。大多家庭喜欢使用纯棉纱毛巾,因为棉纱吸湿、储水性能好、手感舒适、去污能力强,适于洗面清洁。但也正由于这种特性,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毛巾长时间处于温湿状态,便成了细菌滋生的乐园,加上人体皮肤上的油脂、灰尘,水中的杂质,空气中的细菌等沉积在毛巾上,再用这样的毛巾擦拭皮肤,不仅起不到清洁的作用,反而会玷污皮肤、堵塞毛孔。孩子新陈代谢快,皮肤的油分多,毛巾更容易感染,危害尤其大。

所以使用毛巾或手巾时要注意,不要多个人使用一条毛巾或手帕。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专用的毛巾,并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用途的毛巾产品。面巾、浴巾、吸水包头巾、运动毛巾、应该分开使用。

要重视毛巾卫生,对毛巾勤洗、勤煮、勤晒。否则长期把湿毛巾挂在不通风的卫生间,细菌会在湿毛巾里生存的时间较长,并成几何数快速繁殖,从而污染毛巾。

不要使用伪劣毛巾。很多低价毛巾是用废、旧、假原料和劣质染化料生产的,这些伪劣毛巾产品的标识上标注的是100%棉,实际上掺杂了相当比例的化学纤维。这类低质的普通化纤价格比棉纱低,但不透气,吸水排湿性差,易起毛起球,会刺激皮肤。更为严重的是,某些生产企业还使用一些禁用的染化料,这些染化料中含有苯氨致癌物质。

科学地使用毛巾

在毛巾每次用完之后都要及时清洗,挂在通风干燥处凉着;而且每星期用开水煮10分钟消毒。

还要注意及时更换毛巾是改变传统消费误区的关键。毛巾使用期限一般为三个月。

在给毛巾蒸煮消毒时,把毛巾先用开水煮沸10分钟左右,然后再用肥皂水清洗,晾干后就可以使用了。微波消毒法,将毛巾清洗干净,折叠好后放在微波炉中,运行5分钟就可以达到消毒目的。高压蒸气消毒法,将毛巾放入高压锅中,加热保持30分钟左右,就可以杀灭绝大多数微生物。化学消毒剂消毒法,消毒剂可以选择稀释200倍的清洗消毒剂或0.1%的洗必泰,将毛巾浸泡在上述溶液中15分钟以上,然后取出毛巾用清水漂洗,将残余的消毒剂去除干净,晾干后可再次使用了。

小贴士

温馨提示

毛巾变硬主要是水中游离的钙、镁离子与肥皂结合,生成钙镁皂黏附在毛巾上造成的,长时间的污垢残留积累也是变硬的一个原因。要使其变软,在1.5千克水中加30克纯碱或适量柔软剂煮10分钟即可。毛巾变油腻后,可用盐水洗。

吃水果一定要洗净

瓜果在栽培、采摘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被致病菌沾染,而且现在好多瓜果等都使用农药过度,有的甚至使用各种激素等。另外瓜果很容易腐烂,腐烂的水果表面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能深入到内部。在经过充分洗净,如有条件时再经过适当的消毒处理后,基本可安全食用。

毛巾擦水果越擦越脏

有的父母或孩子由于懒惰或卫生意识不强烈等原因,吃水果时只用毛巾擦一擦,去掉表面能看得见的泥污就吃,这种做法除了没有减少水果表面的脏污、细菌之外,反而将毛巾上的细菌、污物沾到水果上了。

有些父母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因此在用自来水冲洗过瓜果之后,常常再用毛巾擦千。这样做看似卫生、细心,实则反之。皮肤上的油脂、灰尘、水中的杂质、空气中的细菌都会沉积在毛巾上,而且潮湿的毛巾更容易滋生出大量的细菌。用毛巾擦水果再食用,抵抗力低的孩子很容易会病从口入。

小贴士

温馨提示

用普通卫生纸擦水果同样是不可取的。卫生纸与餐巾纸是不同的,卫生纸是普通生活用纸,不能在就餐时使用。餐巾纸只可以使用木材、草类、竹子等原生纤维做原料,而卫生纸可以使用原生纤维、回收的纸张印刷品、印刷白纸边做原料。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个人卫生虽然是“私事”,但其实对别人的影响更大。有一篇谈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文章中指出,要保持良好舍友之间的关系,整洁是很重要的。如果将东西乱堆乱放,会影响别人的方便与心情,而且大家之间乱拿乱用,长此以往难免会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

因此,培养孩子这方面的习惯要从小抓起。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大人定要起到带头作用,也就是说,大人必须从自己做起,做事要有规律和秩序,爱整洁。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还可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领悟到整洁干净的重要性。

衣袋卫生不可忽视

孩子的衣服口袋往往是个“大杂烩”,吃的、用的、玩的样样都有。对于喜欢吃零食的孩子,最容易通过衣服口袋将细菌带入口中。

有不少孩子的衣袋里常常既装手帕,又装瓜子、花生或糖果,或许还要把买东西找回的零钱、票据等也顺手塞进衣袋。据检测,一张半新的纸币沾有30万~40万个细菌,并有大量的蛔虫卵;手帕由于擦汗、擦赃物后没及时清洗,上面沾满油污、细菌。这些物品放在一起会互相感染,是很容易染上疾病的。

为减少衣袋病菌的感染,建议不要把没有包装或直接进口的食物装入衣袋,还要注意将口袋作为洗涤重点,翻过后反复搓洗和漂洗干净。

不乱丢垃圾的孩子

要让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平时告诉孩子,乱丢垃圾是很没有礼貌和教养的表现,别人看见了会觉得孩子不乖。平时出门时可让孩子拿个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如果不方便丢的话可暂时装到塑料袋子里,遇到垃圾桶时再丢。如果在路上看见别的孩子乱丢垃圾可明确告诉孩子,那些乱丢垃圾的孩子不对,不能模仿。

不乱涂乱画的孩子

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并不是有意要弄脏墙壁,他不了解为什么只能在纸上画,而不能在其他地方画;只觉得门和墙壁大,画起来开心、方便,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虽然知道不该在墙上乱画,但由于自制力差,当他高兴地拿到笔时,常常忘记成人对他提过的要求。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该让孩子懂得,到处乱涂乱画是不对的,只能在纸上画。

从孩子拿到笔学画画,或任意涂鸦时,父母就要给他一张大的纸,告诉他只有画在纸上,不能在桌子、椅子、及墙上画。一旦发现孩子在墙上、门上及不该画的地方随便乱画时,必须对孩子表示不满,指出他做得不对之处,并以画脏的墙壁和洁白的墙壁对比,进行教育,尽可能和孩子一起把画脏的墙壁刷掉或擦干净,要使孩子付出努力,使他知道,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后果,并体验到使墙壁重新恢复洁白很不容易,需花费很大的力气,从而增强改正缺点的有意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