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5074900000066

第66章 给孩子讲故事,叙述情节

给孩子讲故事是现代家长经常采用的教育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选好读物,有目的地讲故事

不要随意抓本书就讲,更不能讲不健康的迷信的故事。要选适合孩子年龄、性别、兴趣的故事书,特别是现在众多的“卡通”图书要注意选择。能有计划、按序列给孩子讲故事更好。

讲究方法,注意开发智力

有的家长自己拿着书念给孩子听,这样效果并不好。一是书面语言不一定好懂,二是有的念得结结巴巴,三是孩子看不到精彩的图画。

特别是有的家长在孩子上床后念故事,念着念着孩子睡着了,后来干脆当哄孩子睡觉的法宝把讲故事当催眠曲,那就更加不妥了。

在某小学发现有的学生一上课就睡觉,老师问是不是晚上没睡好,孩子回答不是。原来他2岁多开始一直靠念书催眠,养成了习惯,现在一听老师念课文,他就抑制不住瞌睡了。可见这样做不仅失去了讲故事的意义,反而会造成不良后果。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家长自己先读几遍故事然后让孩子看着书,家长指上面的图画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讲的过程中也可以停下来提问题让孩子思考回答。讲完后让孩子自己看着图画,家长不看书再复述一遍。“妈妈不看书也可以讲了。宝宝能不能看着图给妈妈讲一遍。”启发复述很重要。孩子开始复述要给予帮助,复述后要给予鼓励。

在适当的时候再安排他照书给全家人讲故事。这样坚持训练是可以取得很大收效的。既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进行了思想教育。同时对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都有提高。

到一定时候,可以让孩子编故事结尾、开头,直到模仿编完整故事,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

让孩子独立表达意愿

随着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对世界认知能力的提高,独立表达自己意愿的需求开始出现并日益强烈,孩子语言独白的能力也就随之不断提高了。

大人应抓住这一语言发展的有利时机,教孩子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讲话,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促进孩子对事物关系的理解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把孩子的简短的、成分不全、意思不明确的电报句扩展成完整的简单句,把颠倒的词序正确排列。

当孩子说:“妈妈,睡觉”,大人应教他说“妈妈,我要睡觉”;孩子说:“看报纸,爸爸”应改为“爸爸在看报纸。”这样的练习应该结合生活的实际场景,随时随地地练习,如“这是大楼”“那是红绿灯”“小朋友在学习”“小兔子爱吃萝卜”等。此外,大人还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己说话也应说完整的、词序正确的句子。

孩子3岁时语言处在积极发展时期,听和说的积极性都很高,喜欢和人进行言语交流。家长们只要在这个适当的时间,使用适当的方法来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我相信各位孩子都是有机会成为语言天才的。

教孩子讲解古诗的意思

4~5岁的孩子,孩子语言开始消失,仅一些爱撒娇的孩子,仍有孩子语言残留,对此父母不必去矫正,只要大人讲话时以正确的发音习惯来影响孩子,就会在生活中自然矫正。

在孩子的口语中,除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外,对于各种关系词如副词、连接词、前置词等也能逐步掌握和运用。

孩子在语法的掌握和言语表达能力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孩子逐步掌握了各种基本语法结构形式,能较自如地与别人会话和对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要求、愿望和意见,能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事情,把自己的体验和意图连贯地告诉别人。出现了内部言语的萌芽表现。内部言语是在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基础上逐步派生出来的。

4~5岁孩子全部言语中近一半是一种介于有声言语和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这是由言语的交际机能向言语的自我调节机能转化中的一种过渡形态,是人的言语发展中的一个新的质变,是真正人的意识的开始。

孩子自己背诵最熟悉的一首唐诗,让他用自己的话,说明这首诗的内容,许可他找出有关的图片,帮助他的叙述。例如,早上起床后,看见桃花散落在地上,马上背诵“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能配合得这样恰当,就说明孩子真正懂得这首唐诗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