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3~6岁宝宝早教十大关健
15074900000065

第65章 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孩子的“为什么”

2岁以后的孩子常常爱问“为什么”,这是他们求知欲望的表现,是非常可贵的。据科学统计,每个2~5岁的孩子平均可能问到4000个问题。他们对什么都好奇,对什么都想了解,因此他们的问题是没有范围、没有规律的,上至天文地理,下到花鸟虫鱼,直至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问。正因为有时问得幼稚,有时问得荒诞,就往往会受到压制,而孩子并不能分辨哪该问哪不该问,一旦遇到几次压制甚至打击,可能就不敢再问问题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要认真回答,不能置之不理

对于孩子的一般问题,要耐心回答,不能随便说声:你长大了就知道了。有位家长做得很好,当孩子问“天为什么会下雨时”,这位妈妈说“这飘上去的气就像天上的云,而又遇上了冷东西就会结成水珠,多了就会降下来,天就下雨了。”孩子不但掌握了知识,而且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要耐心引导,不能哄骗敷衍

对孩子的问题不能采取哄骗的办法对付。孩子如果问了些不该问或是难以回答的荒诞问题,也要耐心引导,切不可呵斥压制。特别是有关生理和性的问题,常常会受到家长的斥责。其实这是很冤枉的,他完全不懂,只是听到别人说或某种引起好奇。如结婚、生孩子等问题,一定要耐心、科学地解释,即使难说出的问题也要艺术地避开,以不挫伤孩子求知欲望为原则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要以诚相待,不能马虎应付

对孩子提出的而家长无法作答的问题,要以诚相待,不能为了顾面子而胡乱应付。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你提的问题爸爸也回答不了。爸爸帮你查书去。”查到了答案准确地告诉孩子以后,还应因势利导:“你看爸爸是大人,也有很多东西不知道,但是书上都有答案,如果你以后多读书,懂得的东西会比爸爸还要多。”这样的坦诚既回答了孩子的“为什么”,又启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岂不是一举两得。在回答了孩子的问题后,还需要让孩子复述答案,隔一段时间再问他。这样既可以锻炼他的表达力、记忆力,也可以帮助他积累知识,拓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