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15075200000010

第10章 一、斯摩棱斯克会战

1943年夏秋,被红军重压着步步后退的并不仅是曼施坦因。他的邻居:北面的中央集团军群,南面的A集团军群,也无法逃避沉重的打击。斯大林的战略简单明了:重点收拾曼施坦因的同时,四处出击,到处猛攻,打得德军各战略集团自顾不暇,难以互相援助。

既然要牵制德军重兵,克卢格元帅麾下的中央集团军群无疑是首当其冲的目标。虽然希特勒总是把最精锐最强大的装甲部队交给曼施坦因,但同时也把最多的步兵师团交给克卢格,以防守漫长的东线中段:至1943年7月20日,克卢格的中央集团军群拥有陆军兵员一百二十五万一千人,战车801辆,军师属火炮3479门。是东线当时兵力最多的集团军群。

如上一卷所介绍,7月下旬至8月初中,克卢格位于奥廖尔突出部的右翼正面临巨大的失败,部下的莫德尔将军被迫率第9集团军和被击溃的第2装甲集团军残部退向布良斯克。

相对来说,克卢格用以扼守斯摩棱斯克方向的左翼还比较平静。而这是斯大林所不能允许的!他要求此方向的苏西方面军(索科洛夫斯基大将)和加里宁方面军(叶廖缅科大将),利用奥廖尔的战事迅速采取行动。除了牵制德军外,他也打算夺取这一地区,将其作为挺进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基地。

1、计划

德中央集团军群左翼防守的所谓斯摩棱斯克方向,以交通线分布看,又可以分成两段:一个是北面的斯摩棱斯克,一个则是南面的罗斯拉夫利。由于斯大林的基本战略是阻止克卢格把兵力调往决战中的东线南部,便将主攻定向了罗斯拉夫利。这个任务主要由西方面军中部集团负责实施。

西方面军右翼则与加里宁方面军左翼协同,转向斯摩棱斯克总方向。如果红军在奥廖尔的攻势顺利的话,则西方面军主力也转向斯摩棱斯克。

简单的说,斯大林的战略就是先攻南再攻北。虽然如此,红军兵力却并没有形成特别的重点。苏联的2个方面军将同时进攻。沿着整个战线从北到南,德军盘踞的杜霍夫希纳、亚尔采沃、多罗戈布日、叶利尼亚、斯帕斯杰缅斯克等据点,都在打击之列。

因为事关莫斯科方向,而且将影响未来向白俄罗斯、波罗的海、甚至东中欧的发展,斯大林本人对斯摩棱斯克之战颇为重视,为此还很难得的离开了办公室,跑到前线视察(见上一卷)并接见了索科洛夫斯基和叶廖缅科。为了鼓舞前线士气,他将战役命名为“苏沃洛夫”。其先期作战称为“苏沃洛夫Ⅰ号”行动,攻占斯摩棱斯克则称为“苏沃洛夫Ⅱ号”。

为此集中的兵力包括125.26万人(加里宁方面军428400人,西方面军824200人)、火炮和迫击炮2064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36辆、飞机1100架。和第聂伯河方向投入的兵力相比,斯摩棱斯克方向红军倒不算特别雄厚,而且得不到太多战略预备队。当地的苏联士兵和德国人对峙了很长时间,进攻的感觉已经遗忘的差不多了。加上面前还有不少森林沼泽地,红军攻势的前景并不乐观。

俄国人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当面的庞大德军和他们的坚固阵地。德军在斯摩棱斯克以东600公里正面展开了40多个师,主要隶属于第3装甲集团军、第4集团军、第2装甲集团军第55军。

遥远的北翼,还有北方集团军群的一些兵力。

其中,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5月兵力为二十九万二千人(11个野战师)。中间2个月间战事不多,编成只有局部变化,兵力应该也没有太大变化。加上第4集团军,兵力合计约65万人。连同侧翼在内,总的陆军兵力在70万左右。

苏方则估测其总兵力为85万余人,如果考虑空军和辅助人员的话,这个数字倒也差不多。

由于战线一直比较平静,这里的德国师有不少员额充足,如第134步兵师就有14100名德国士兵。而且有大量从战争第一天就投入战斗的老兵。即使不怎么满员的师,也比已经七零八落的南线兵团强得多。

由于克卢格把主要装甲兵团都交给了莫德尔,导致这一线德军装甲兵力不强。但这个缺点得到了坚固阵地的弥补。防守的5个月甚至一年半间内,德国人有足够时间把这里构筑成牢不可破的堡垒。

除了头二道最坚固的防线外,他们的预备阵地一直延伸到了130公里纵深内!俄国人要啃穿这漫长而深远的防线,需要很长的时间并流尽鲜血。

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利方向德军阵地概述:

前沿是2-3道铁丝网和纵深200公尺的雷场。随后则是由3-4道阵地组成的第1防御地带,纵深5-8公里。最前方的壕堑每100-120米配置一挺机枪。这些机枪不仅配发了专用装甲护板,还拥有2个机枪座可供机动。后面依次的专用阵地内,配置着重机枪、迫击炮、各种火炮。每公里正面的土木发射点多达6个。

第1防御地带除了常见的壕堑、掩蔽部、支撑点外,还有单面胸墙的反坦克壕(通常是第三道阵地),胸墙上挖有散兵壕和机枪巢穴。

越过第1防御地带,则是式样相近的第二防御地带。两个地带构成为战术防御地幅,纵深达12-15公里(甚至20公里左右)。继续向前,德军还构筑有第3、4直到第5、6道防御地带,总纵深为100-130公里!

各防御地带之间,到处都是雷场和各种障碍物。必经道路附近的制高点上埋伏着大炮和机枪,居民点被独立壕堑体系和碉堡变成了坚固堡垒。

资料依据:《德国野战筑垒1939-1945》、《伟大卫国战争的苏联步兵师战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概要》下册德国人对苏军的进攻企图也了如指掌。早在7月底,他们的侦察机就发现了苏军的集结。恰逢莫德尔开始撤出奥廖尔突出部,克卢格趁机从他那里调动援兵。其中8月1-6日就抽出3个师。包括第36装甲步兵师和56步兵师。这两个师在奥廖尔损失都很大,现在则被交给第4集团军充当预备队。克卢格还将从莫德尔那里抽调机动兵力,首批抵达的是第2装甲师。

一场对双方来说都不突然的战役,即将开始。

第3装甲集团军战斗序列8月5日第43军第83、205步兵师第59军第291、263步兵师第2空军野战军第6、3、4、2空军野战师第6军第330、206、87步兵师第4集团军战斗序列8月5日第12军第268、260、267步兵师第56装甲军第131、14、321步兵师第9军第35、252、342步兵师第39装甲军第113、337步兵师第27军第256、197、52步兵师直属第36装甲步兵师,第56步兵师第55军第339、110、296、134、211、183步兵师第5装甲师,第95、707步兵师一部2、罗斯拉夫利进攻1943年8月初,担负主攻的苏西方面军沿亚尔采沃以北、多罗戈布日以东、斯帕斯杰缅斯克以东、基洛夫、希格雷展开。司令为索科洛夫斯基大将。

为了攻向罗斯拉夫利,索科洛夫斯基必须首先拔除以斯帕斯杰缅斯克为中心的德军防御体系。他决心以近卫第10集团军、第33集团军从北面,第10集团军从南面,突破该体系两侧,并与正面的第49集团军协同,围歼斯帕斯杰缅斯克的德军(主要第12军)。然后索科洛夫斯基将挥军南进,进攻罗斯拉夫利。

索科洛夫斯基的行动将得到空军第1集团军配合。所属部队在战前进行了补充,近卫步兵师员额达到8000人。方面军总兵力达824200人。

索科洛夫斯基的对手是德国海因里希将军的第4集团军,外加第55军。海因里希本身就拥有16个师,包括克卢格刚给他的2个师预备队。莫德尔的援兵到达之前,海因里希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机动兵团,但他的防线修筑花了5个月时间,足够抵挡一阵。在斯帕斯杰缅斯克方向的第12军得到了特别强化。其第268步兵师甚至可以获得12辆强击火炮和坦克的加强。

德第268步兵师实力:

德军第268步兵师原为三团制步兵师,但因为损失惨重,第468步兵团在1943年初被解散。

8月份下属:第488、499步兵团,炮兵第268团(4个营),1个反坦克炮兵营,1个侦察营,1个教导营,1个通信营,1个工兵营。

步兵团下属3个营,每营4个连(3个步兵连,1个重型武器连)。步兵连90-100人,机枪12挺;重型武器连140-150人,10-12挺重机枪,6门81迫击炮。

教导营有3个步兵连和1个重型武器连,1个37毫米反坦克排(2门),1个75毫米炮排,1个150毫米火炮排,1个工兵排。

全师9000多人,440枝冲锋枪,305挺轻机枪,82挺重机枪,49门反坦克炮,58门野战炮,85门迫击炮,2辆坦克,配属有10辆强击火炮。

斯帕斯杰缅斯克西北德军战术防御地幅构成(花费5个月时间构筑)

主要(第一)防御地带纵深6-8公里,包括4道壕堑。

防御前沿设有1-2列铁丝网,最多3列。壕堑和铁丝网之间布有雷场。

第一道壕堑深1.5-1.8米。每100-120米配置一挺机枪,而机枪座却每隔50-60米就有一个,因此每挺机枪都有一个预备阵地。部分机枪座还向前突出30-40米,便于从侧面扫射前沿逼近之敌。

重机枪配置在第一道壕堑后100米处的专用阵地内。壕堑后还筑有掩蔽部,以保护兵员。每个掩蔽部有3-4根横木。

第二道壕堑距离第一道400-500米。

两道壕堑间也布有雷场和铁丝网。第二道壕堑本身是全断面的。后方构筑有迫击炮阵地。

第三道壕堑是断续的。为了保护纵深内的主要道路,德军还构筑有独立的支撑点。

有些配置在高地上,有些则布置在重要居民点,备有专门的壕堑、钢筋混凝土帽堡、反坦克壕,各种发射点。

第二防御地带距离主要防御地带前沿16-18公里。

《伟大卫国战争苏联步兵师战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概要》下册8月7日,苏近卫第10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发动进攻。早有准备的德军实施了顽强抵抗,苏军的推进速度极慢。索科洛夫斯基急于有所收获,战役第一日就把第二梯队第68集团军的一部兵力拉上来交战。苏空军第1集团军一天内出动1245架次。

红军不惜成本拼死猛攻,海因里希也针锋相对的投入了预备队。激烈战斗一直被拖在德军前沿和浅近纵深。很多地段反复易手。苏近卫第10集团军第19近卫步兵军苦战三天,直到8月9日日终,才攻破了德军前3道壕堑。虽然只推进了区区3公里,部队却已经筋疲力尽。当面德第268、260步兵师也损失惨重。如第499步兵团,就在8月7-9日战斗中损了过半兵员,只得于9日夜间缩编为一个营。其第7连只剩下25人和4挺机枪,第5连已被全歼。

就在这个9日黄昏,苏联侦察机报告,三列满载援兵的德国军列正在开来。受到这个消息刺激,近卫第10集团军决心将预备队第29近卫步兵师投入战斗。该师齐装满员,还得到榴炮、加农炮、反坦克炮各一个团加强,并由第64坦克团直接配合进攻。

西方方面军第29近卫步兵师实力:

全师8000人,45毫米炮46门,76毫米团炮12门,76毫米师炮24门,122榴弹炮12门,82迫击炮54门,120迫击炮12门,反坦克枪195枝。各步兵连平均105人。

8月10日14时30分,苏军第29近卫步兵师实施30分钟炮击后,以2个步兵团发动进攻。

1个团驱逐了壕堑内的德国兵,却被侧射和纵深火炮迫击炮的拦阻射击所阻止;另一个团在坦克支援下刚刚前进了300-350米,也遭到233.3高地德军的猛烈射击。

德国人在高地布置了一个营。构筑有土木发射点和坚固的官兵掩蔽部,配备了迫击炮和直瞄火炮。从上面,德军可以观察并用火力控制周围3-4公里范围。

在高地和纵深德军的联合射击下,数辆苏联坦克被击伤,步兵也损失巨大,只好躲到夺占的德军壕堑内。苏军师长观察后得出结论:不拔掉这个高地,苏军就无法继续前进。

15时10分,苏军2个团同时冲向高地,遭到德军8个火炮和迫击炮连的集中拦阻轰击。苏军冲击队形上空,又有16架德国飞机凶猛袭来。

苏军再度败下阵来。

红军加强了攻击力度,动用5个炮兵团向高地急速轰击10分钟,并配以空中轰炸。炮声一止,16时,苏军就在坦克配合下卷土重来。短暂战斗后,红军终于攻取了高地。为了这个高地,俄国人不仅付出了很大代价,更重要的是浪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利用这个空隙,德军预备队已经赶了上来。

8月11日,抵达前线的德第2装甲师开始配合步兵发动反击。反击规模不大却相当血腥。当天中午,德第36装甲步兵师第118团第3营以残余的130人实施冲击,力图抢回被红军占领的壕堑。他们的进攻被击退,其后只剩下70-80人!

8月12日,红军打算沿着叶利尼亚——斯帕斯杰缅斯克铁路线继续前进。但德军也驱动着残余兵力继续反扑。战斗在当天黄昏进入高潮!仅德第2装甲师就投入了第304装甲步兵团和40辆坦克。

苏军以机枪、迫击炮和火炮协调一致的射击迎接德军,并把他们大批打翻。第304装甲步兵团一个营原本残余130人,经此恶战,再度减少到50人。德军的死伤倒也没有白费。利用反击之际,其主力部队于夜间退向第二防御地带。苏军对此没有及时察觉。直到第二天早上,他们才开始追击。但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新防线。

斯帕斯杰缅斯克以北的战斗就这样缓慢而血腥地进行着。而在8月10日,斯帕斯杰缅斯克以南——基洛夫以北的战斗也加剧了。当天,苏第10集团军实施了进攻,并取得了意外的突破,随后两昼夜内向纵深推进约10公里。

由于南侧被突破,斯帕斯杰缅斯克方向德军(第12军和第56装甲军)受到侧翼威胁。海因里希12日下令放弃斯帕斯杰缅斯克突出部,退向西南方向。

正面的苏第49集团军发现了这次退却,于8月12日转入追击。8月13日,该集团军与第33集团军协同,占领了斯帕斯杰缅斯克。此后,苏军中部各集团继续推进至35-40公里,前出至马佐沃、捷列尼诺、济姆齐、小萨夫基地区。

稳步后撤的德军不断得到增援。8月4-14日间,第4集团军增加了3个装甲师(第9、5、20),1个装甲步兵师(第18)。8月14-21日间,序列中又加入了第2、18装甲师,第20、25装甲步兵师。8月1日——18日,克卢格从奥廖尔——布良斯克地区一共调来了13个师。其中11个给第4集团军,2个给第3装甲集团军。

得到增强的德军,得以于20日日终将红军阻止于中间防御地区。索科洛夫斯基损兵折将,暂时也无力进攻了。

远在索科洛夫斯基的北面,加里宁方面军也出动左翼第39集团军,从8月13日起攻击杜霍夫希纳方向(斯摩棱斯克以北)。防守的德第27军(3个步兵师)毫不示弱,第一天交手就大举反击达24次。红军因为支援坦克不多,酿成用人肉填战线的局面。这样苦苦啃了5天,也只楔入了6-7公里。攻势只得暂停,第39集团军司令济金中将于9月9日被换成了别尔扎林中将。

第4集团军战斗序列8月14日第12军第268、260、267、56步兵师,第36装甲步兵师第56装甲军第131、14、321步兵师,第9、5、20装甲师第9军第35、252、342步兵师第39装甲军第113、337步兵师,第18装甲步兵师第27军第256、197、52步兵师时间拖到了8月中下旬。克卢格的右翼——莫德尔的军队已经退到了布良斯克地区。而红军对克卢格左翼和中部的攻击却进展甚微。

斯大林决定改变索科洛夫斯基的主要攻方向,从罗斯拉夫利转向北面的叶利尼亚。而只要沿着叶利尼亚的铁路线继续北上,必然将逼近斯摩棱斯克!

3、叶利尼亚——多罗戈布日战役

第4集团军战斗序列8月21日第12军第268、260、267、56、262步兵师,第20、36装甲步兵师,第2装甲师,第20装甲师一部第9军第35、252、342步兵师,Kregeloh战斗群第39装甲军第113、337步兵师,第18装甲步兵师第27军第256、197、52、197步兵师,第25装甲步兵师,第18装甲师为了夺取叶利尼亚,索科洛夫斯基建立了由近卫第10集团军和第21、33集团军组成的突击集团。各集团军分别加强有机械化第5军、近卫骑兵第6军和近卫坦克第2军,并由空军第1集团军主力支援。

而主攻的同时,方面军右翼(第31、5、68集团军)也应与加里宁方面军左翼协同,攻占多罗戈布日、亚尔采沃两市。左翼(第49、第10集团军)继续向罗斯拉夫利方向发展。

索科洛夫斯基面临的还是老对手。德第4集团军的兵力8月21日已经增加为21个师。加上第55军(因为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部撤离东线,被转给第9集团军),总兵力增加为25个师,包括7个装甲和装甲步兵师。

虽然番号挺多,双方一线对峙的兵力却不那么充足。下面是红军主攻方向上一个地段的力量对比。即使在如此重要的方向,攻防双方也不过以数千步兵相对峙。但彼此在后方以及第二梯队都拥有相当的预备队和火力支援。

8月26日前,叶利尼亚以东乌格拉河战线。苏第19近卫步兵军前沿,德方部署有第262步兵师第462团和第267步兵师第467团。2个团共有4个步兵营,每营平均200人,21挺机枪,10门81毫米迫击炮。德军前沿兵力总计只有800名步兵,84挺机枪,40门迫击炮。

但德军在纵深还配置有第2装甲师,第234步兵团1个营,第56步兵师第171团,第35步兵师第34团。

苏军也元气大伤,甚至得到优先补充的第29近卫步兵师(军第二梯队),各步兵连也只有70人。全师步兵约1900人。

但苏军在突破地段的实力还是大大超过对手。而德军掩护叶利尼亚的天然屏障乌格拉河,宽度不过20-30米。其左岸阵地也不完善。只有当地的沼泽可能限制红军坦克行动。

8月28日,苏西方面军再次掀起攻势。这次战斗相当顺利。一到数个小时内,德军前沿兵力就被击溃,分成小股逃往各支撑点和高地。但红军来势凶猛,往往由坦克配合着直接冲上山头,把立足未稳的德国人打散。

经过一天激战,苏军突击集团在防线上打开了25公里宽、纵深6-8公里的口子。机械化第5军当天就进入了这个突破口。从第二天晨开始,德军不断出动16-18架的机群轰炸苏军队形和后方,并发动多次反击,但苏军还是把突破口扩张为30公里宽,同时向纵深发展12-15公里。近卫骑兵第6军也加入了进攻。当晚,第29近卫步兵师部分兵力已经渡过了乌格拉河。

8月30日拂晓,近卫坦克第2军发起最后一击,打垮了德军在乌格拉河西岸的抵抗,随后一口气冲出20公里,并与先前渡河的第29近卫步兵师一道冲入叶利尼亚。德军虽然在城外构筑了工事,但苏军来得太快,退却德军来不及加以利用,只能仓皇迎战。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作战处对其命运记载如下:“傍晚,敌人冲入叶利尼亚。战斗详情无从了解,因为目前无法和部队建立联系”。

8月31日4时,叶利尼亚德军被全歼。仅第29近卫步兵师在两天战斗中就消灭了1500名德军,俘虏200人,缴获2辆坦克、10门加农炮、30门迫击炮等。

德方鉴于无法阻止红军在叶利尼亚方向的推进,于8月30日夜间开始逐步放弃北面的多罗戈布日。第二天,苏第5集团军转入追击。其在强渡第聂伯河后,于9月1日夺取多罗戈布日。

为胜利所鼓舞的索科洛夫斯基,命令整个西方面军沿着150公里正面发起追击。但他很快发现形势并不值得过分乐观:

德军的撤退依然相当稳健,还得到了第3装甲集团军第330步兵师和党卫军“帝国领袖”旅的接应,很快就进入了叶利尼亚以西的预设阵地。而德第4集团军右翼的第12军,还一度被交给防御大师莫德尔将军,得以挫败红军向罗斯拉夫利的进攻。德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之间的战线依然完整。

而苏军不仅受困于大片森林,兵力兵器缺额严重,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至9月6日日终前,向纵深前进了35-40公里的索科洛夫斯基停止了攻势。

4、布良斯克战役

1943年8月底9月初,由于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协助,德国第4集团军保持了战线稳定,罗斯拉夫利继续掌握在德军之手。但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第4集团军的麻烦尚未完全渡过之际,莫德尔自己也遭到大规模攻击。

对莫德尔下手的是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波波夫大将。麾下有第50、第3、第11集团军,近卫第11集团军,第63集团军,由空军第15集团军支援。早在8月16日,斯大林就命令当时还在实施奥廖尔战役的波波夫,继续进攻以打垮德第9集团军。随后,波波夫应该冲到杰斯纳河,由布良斯克西北及以南实施强渡,夺取该河弯曲部的桥头堡并向戈梅利进攻。

迫于斯大林的严令,波波夫和友邻一道消除奥廖尔突出部后,几乎未经任何休整,就继续马不停蹄的攻击退据布良斯克的莫德尔。期间波波夫从两翼发动了多次进攻。可莫德尔的新防线除了三四道壕堑外,还遍布森林,大量伴着沼泽的河流西岸也构筑了阵地,居民点和交通路口到处都是支撑点。莫德尔本人又是防御专家,手握29个师的重兵,岂是那么好啃?

结果波波波非但没有获得什么战果,损失已经很大的部队更是越打越少,至8月26日甚至出现了枯竭之势。因为后方拉得太远,弹药物资也日益不足。

本钱越来越少的波波夫只好另想办法。正好北部友邻的西方方面军已有所进展,波波夫决心把主攻转到右翼,并借用西方面军战区内的基洛夫地域。调动必须通过德军严密监视的战线附近,第50集团军和第2近卫骑兵军只能在夜间行军,幸运的是其间没有出什么纰漏,夜行军速度还达到每晚30公里。

经过重新调整后,波波夫的具体部署为:

方面军右翼,第50集团军将从基洛夫西北的杜布罗夫卡附近出击,向南插入莫德尔的侧翼,与第3集团军一道制止基洛夫方向德军退向杰斯纳河对岸并就地歼灭。预计这一行动将削弱布良斯克森林东部的德军防御,则第3、第11集团军应利用时机转入进攻。

方面军左翼,第63集团军和近卫第11集团军攻击南北向的交通枢纽洛科季,以配合南侧中央方面军向切尔尼戈夫的迅猛进攻。

第9集团军战斗序列8月21日第23军第134、95、183步兵师第46装甲军第78突击师,第299、253、129步兵师哈佩集群(第41装甲军)第55军:第296、110、339、321步兵师,第211步兵师一部第56装甲军:第211步兵师一部,第258、26、131、14步兵师,第5、9装甲师,第20装甲师一部第35军第102、292、72、216步兵师直属第707、31、383、293步兵师,第12、4装甲师虽然波波夫在右翼建立了突击集团,却还是让左翼首先行动:9月1日,第63集团军发动进攻;第二天,近卫第11集团军也投入了一部兵力。而从9月3日至5日,波波夫在其余地段仅进行了一些战斗侦察。

这样的战斗持续到了9月7日。波波夫确信莫德尔的注意力已经被左翼红军所吸引,命令右翼第50集团军(博尔金中将指挥)发动进攻。为了达成突然性,红军仅进行了短时间的轰炸和20分钟急袭射击,随即就发起了冲击。进攻获得成功,很快突入德军纵深达70公里。为扩张战果,第2近卫骑兵军进入突破口,于11日强渡杰斯纳河,在右岸茹科夫卡地区建立桥头堡。苏联骑兵继续策马疾进,一气切断了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铁路线。

苏军的行动从北翼威胁勒着莫德尔的安全,呈现出迂回布良斯克的态势。莫德尔支撑不住,只得将第9集团军撤往杰斯纳河对岸。苏第15空军集团军追着莫德尔的撤退纵队不断轰炸,并袭击了杰斯纳河各渡口。

苏军第3、第11集团军乘机发起进攻。第11近卫集团军也从布良斯克以南渡过杰斯纳河。布良斯克陷入被包围的威胁,迫使莫德尔继续撤退。9月17日,苏第11集团军夺回了布良斯克和别日察。

莫德尔已无法立足于杰斯纳河,只得奉克卢格之命撤向索日河和普隆尼亚河的“黑豹”防线。

9月20日,波波夫的整个布良斯克方面军都发起了追击。为了抢先进抵索日河,波波夫以第2近卫骑兵军、第1坦克军,一些反坦克炮部队和1个火箭炮旅组成方面军快速集群,由方面军副司令卡扎科夫中将指挥。快速集群来势凶猛,撤退德军往往来不及占据支撑点就被击溃。

9月26日,集群先头分队已经进抵索日河畔的维特卡火车站,但兵力不多,无力建立对岸桥头堡。

与此同时,波波夫右翼的第50集团军也进入白俄罗斯境内,于9月26日解放了霍季姆斯克市。这是红军夺回的第一个白俄罗斯区中心城市。

10月1-3日前,布良斯克方面军陆续进抵索日河和普隆尼亚河,开始着手夺取右岸登陆场。布良斯克方面军还与南面进展迅猛的中央方面军一道,威胁着东线德军南北间的重要交通枢纽——戈梅利。

历时一个多月的布良斯克战役,红军投入兵力约53万,造成纯减员13033人,伤43624人。

莫德尔第9集团军上报的9月份损失为15488人。

考虑到德军9月伤亡报告的整体失真,莫德尔的伤亡数字也未必可靠。但其左翼相当一部分损失,却与布良斯克战役无关。

波波夫的战役表现相当突出。在啃不动莫德尔防线的情况下,他借道友邻,以奇兵突破莫德尔的侧翼,乘其动摇之际,全面瓦解了对手的防御。但波波夫的兵力实在消耗过大,至战役尾声已后继乏力,使莫德尔有机会撤到“黑豹”防线,再次建起了完整的正面。但波波夫的战略成就已经够大了。他不仅夺回了布良斯克,而且在其击退莫德尔的过程中,中央集团军群在罗斯拉夫利和斯摩棱斯克方向的战线,也受到牵动而瓦解。

5、夺取斯摩棱斯克

1943年9月中旬,由于莫德尔第9集团军在布良斯克的防御逐渐瓦解,导致中央集团军群全线动摇。同时曼施坦因也竭力要求克卢格后撤以腾出兵力给他,德军继续坚守斯摩棱斯克的意义受到了质疑。

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趁机向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利发起新的攻势。俄国人这次势在必得。

北面,叶廖缅科大将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在8月至9月初进展缓慢,仅于杜霍夫希纳方向楔入德防御6-7公里。9月7日后,叶廖缅科得到斯大林许可暂停了几天,同时制定出新的进攻计划:

加里宁方面军左翼攻击杜霍夫希纳方向。叶廖缅科企图从这里打开南下斯摩棱斯克的道路,同时收拾掉杜霍夫希纳——杰米多夫德军约6个师。然后与友邻西方面军右翼一道,向鲁德尼亚、维捷布斯克方向推进。

参战兵力包括第39集团军、第43集团军一部兵力。计12个步兵师,由空军第3集团军配合。其中,面向杜霍夫希纳的第39集团军负责主攻。

叶廖缅科大将的敌人主要是德第3装甲集团军右翼和第4集团军左翼。前者由于抽调部队支援第4集团军,9月初兵力只剩下10个师,员额当月下降为23万人。

而在红军预定主攻的杜霍夫希纳方向,德国人部署有第4集团军第27军。其9月中旬编成包括6个师(含第25装甲步兵师)和党卫军“帝国领袖”旅,以及1个步兵师的部分兵力。为了打垮这个军,红军在9公里突破地段上,每公里平均摆上了128门火炮迫击炮和24辆坦克!

第27军9月15日编成:

256、197、52、246、113步兵师,第25装甲步兵师,党卫军“帝国领袖”旅,第129步兵师一部9月14日晨,第39集团军和第43集团军左翼开始进攻。集中轰击的炮火和大群坦克从多处冲破了德军第一防御地带。顺着这些破口,苏军到日终前已经推进了3-13公里,并把破口拓宽为30公里!经过其后四天穷追猛打,德军防御终于土崩瓦解!

9月18日夜,苏第39集团军攻占了杜霍夫希纳,打开了斯摩棱斯克的北部门户!9月21日,第43集团军又占领了杰米多夫。庞大的红军集团由北面逼向斯摩棱斯克。

受此威胁,已在该方向丧失主要阵地的德军只得西撤。叶廖缅科的军团突破森林沼泽的阻扰,穷追不舍,又于9月29日攻占了交通枢纽鲁德尼亚,逼向了维捷布斯克!10月2日前,加里宁方面军左翼进抵波尼佐维耶以西、鲁德尼亚一线。但德第3装甲集团军右翼也撤退至此,再度建立起防线阻止红军推进。

叶廖缅科从斯摩棱斯克以北猛攻的同时,斯摩棱斯克正(偏北)面和南面的西方面军也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通过此前的艰苦战斗,索科洛夫斯基上将的西方面军9月初已前出至乌斯特罗姆河、杰斯纳河一线,缩短了与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利的距离。经过几天休整,索科洛夫斯基决心一鼓作气,拿下这两个城市!并向奥尔沙、莫吉廖夫发展。

他计划以一系列正面突击,分割并各个击溃当面德军:

方面军中部集团:近卫第10集团军,第21、33集团军向波奇诺克、奥尔沙方向实施主攻,从中央瓦解德军防御;右翼第31、第5、第68集团军一路排开,从北至南全面推向斯摩棱斯克;左翼第49、第10集团军负责拿下罗斯拉夫利。

为了增强突击威力,索科洛夫斯基更大限度的将兵力集中到狭窄正面,突破地段每公里正面火炮迫击炮达15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8辆,比叶廖缅科还要夸张!

9月15日战斗打响!经凶猛炮击和空袭后,苏军发起冲击。此前顽强阻击达1个多月的德军,终于也到了强弩之末,几乎在所有方向都被红军突破。俄国人拼命扩张战果,将近卫坦克第2军投入第21集团军战区;右翼第31集团军于9月16日攻占亚尔采沃市;左翼第10集团军强渡了杰斯纳河。

德军一面向斯摩棱斯克撤退,一面依托沿途据点逐次抗击。9月16日,第505重型坦克营(26辆“虎”)也开到罗斯拉夫利——斯摩棱斯克地区,以重甲重炮打击进攻苏军。9月19-21日,战斗趋于白热化!但形势已无法逆转。西方面军中部突击集团以坦克和骑兵为前导,于9月23日切断了斯摩棱斯克一罗斯拉夫利铁路(地点位于波奇诺克)。南北德军战线被撕裂。9月24日,红军进抵索日河,从南面包抄斯摩棱斯克。

同时,苏军右翼从东面逼近斯摩棱斯克东。

其第31、第5集团军强渡第聂伯河后,于9月24日夜间冲入城内。次日凌晨,古老的斯摩棱斯克获得解放。德军撤退前进行了大规模破坏,留下的只有断壁残垣和大量250公斤重的延时炸弹。

残破的护檐板被温和的秋风吹得噼叭作响。幸存居民尽量避开还在燃烧房屋的炙热。火光在夜间投射在第聂伯河上,宛如鲜血流淌。占领该城的红军主力没有多久停留,又匆匆开向奥尔沙方向。

同一天,红军第10集团军终于攻克了罗斯拉夫利,随后向莫吉廖夫方向发展。莫吉廖夫东北列宁诺战斗中,还投入了苏联组建的波兰第1师。随着红军和波兰的距离越来越近,斯大林开始为更长远的政治战略布局了。

为了庆祝斯摩棱斯克和罗斯拉夫尔解放,莫斯科以224门大炮齐鸣20响。

克卢格元帅则率德中央集团军群于10月1日退到新阵地,组织起坚固防御,以保护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和莫吉廖夫方向。尾随而来的红军渡过索日河,至10月2日前进抵韦利日以西、鲁德尼亚、德里宾及沿普罗尼亚河一线,进入白俄罗斯东部。

斯大林原打算一鼓作气,于10月9-12日夺取维捷布斯克、奥尔沙和莫吉廖夫。但部队失血严重,铁路被破坏而公路又太糟,导致前线战力衰退且难以补给。德方克卢格又建立了新战线,一时难以突破。重新审视形势后,斯大林放弃了原计划,于10月2日下令红军就地转入防御。

耗时近2个月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至此结束。

最初1个多月,德军依托坚固且层层布防的阵地顽强抗击,红军进展缓慢却伤亡巨大。其后因为斯摩棱斯克以南的莫德尔被击退,加上东线总态势恶化,德军无心恋战,令红军得以在最后半个月内推进135-145公里,战役全期共进展200-250公里,夺回了加里宁州一部和斯摩棱斯克州全境,建立起未来收复整个白俄罗斯的基地。

但德军不仅保有完备战线,并通过此前的顽强逐次防御,在斯摩棱斯克交战中杀伤苏军45万余人,摧毁其坦克自行火炮863辆,火炮迫击炮234门,飞机303架。如果再加上布良斯克方面军的损失,则红军为击退克卢格付出的代价超过50万人。

苏联估计德军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的损失为10万人。而德第4集团军和第3装甲集团军上报的8、9月总损失为60032人(8月39339人,9月20693人)。第9集团军8月21日——9月底损失20151人。合计8万余人。其中除斯摩棱斯克外,还包括了布良斯克方向的伤亡。

上述数字依据的十日报告,在9月份缺漏率达55%。因此德军的实际损失可能和苏方估计得差不多。而加入布良斯克方向的总损失,估计在12万左右。双方的伤亡交换率约4:1.

克卢格能够在斯摩棱斯克撑这么久时间,并大量杀伤红军,首先得益于坚固御阵地。再就是撤出奥廖尔突出部后的莫德尔,为他提供了不少机动兵力。但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克卢格的防御瓦解,却也是从莫德尔开始的。尽管如此,克卢格和莫德尔的撤退依然相当稳健,尤其是重组新防线的速度极快。看起来,克卢格的纵深预设阵地似乎要比曼施坦因完善,而他以后卫实施的迟滞性反击,虽然不如曼施坦因那样强大且集中,却对撤退的保护更为全面一些。

考虑到克卢格和莫德尔掌握的装甲兵力以及空军远远不及曼施坦因,其战术成就自然更值得肯定。非但如此,克卢格实施艰苦防御的同时,仅8月底至9月底就抽调10个师支援南线。由于大量兵力被派给曼施坦因,一些侧翼兵力又被划给了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加上奥廖尔——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的巨大损失(约22万人),从7月下旬至10月初中旬,克卢格的总兵力从125万余下降为92万余,野战师数量由75个减少为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