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健康养育很简单
15080500000065

第65章 1~5岁宝宝的早期教育

睡前故事促进宝宝大脑发育

睡前故事一直以来是增强亲子关系的纽带,帮助宝宝更好睡眠的催化剂。最近的研究发现,父母给宝宝创造的优美、安静的故事情境可不知不觉地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神经系统发育两方面实现的。

睡前故事可增强逻辑思维

宝宝第一次听故事几乎什么都没记住,但反复地听上几遍就会注意到故事中情节和次序,有时他们还会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预测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些关于次序性、直觉性的知识在宝宝今后数学、科学、写作等学习中会发挥巨大的潜力。父母讲故事时可以多提出一些问题,如“你猜后来会怎样”等。

选择内容优美的故事

为了让宝宝安静入梦,最好挑选有安定感、情节变化平静的故事,宝宝才不会越听越兴奋,如《会飞的小蚂蚁》《彩虹尾巴下面的青蛙》《小白兔的种子》等。家长讲故事时,要把故事讲得有安宁的气氛,并不时针对宝宝的年龄和心智发育,稍微调整故事内容。

语言生动形象、感情丰富

父母在给宝宝讲故事时可适当夸张自己的语言,让声音更加生动形象,多用一些宝宝喜欢的、容易理解的词语,如拟声词、重叠词等,如果家长能够充分表现愉快、愤怒、失望、难过等情绪,睡前故事就会更精彩。为宝宝讲床边故事,要用感情来表现气氛,而且要轻柔甜美。讲故事之前,最好先了解故事的主题和内容,那么讲起来一定很自然生动。

宝宝大动作能力训练

1岁多宝宝的动作能力已有所提高。以前只是爬来爬去,现在能直立行走。并且喜欢到处走走,到处乱摸乱动,一会儿走进来,一会儿又走出去。

这时候的宝宝动作不稳定,非常好动,宝宝在亲子活动中,在手的抓、摸、拿的淘气中,示指的功能和技巧都得到了极好的锻炼,手的动作越来越复杂,智能发展也非常迅速。这时父母对宝宝的动作智能培养与训练仍然不可忽视。

独立走路

在初练行走,宝宝常不免有些胆怯,想迈步,又迈不开。父母应伸出双手做迎接的样子,宝宝才会大胆地踉踉跄跄走几步,然后赶快扑进父母怀里,非常高兴。如果父母站得很远,宝宝因没有安全感而不敢向前迈步,这时父母就要靠近些给予协助,让宝宝有安全感。有时,宝宝迈开步子以后,仍不能走稳,好像醉汉左右摇晃,宝宝有时步履很慌忙、很僵硬,头向前,腿在后,步子不协调,常常跌倒,这时仍需父母细心照料。

总之,在这个阶段,应鼓励宝宝走路,创造条件,使宝宝安全地走来走去。尤其对那些胖小子和“小懒蛋”,更该多加训练,使宝宝早日学会走路。

脚尖站立练习

在墙上贴上宝宝喜欢的动画、人物等图画,让宝宝踮脚才能够得到。还可以在宝宝踮起脚尖,伸手能够碰到的地方放置玩具。

倒立

首先教会宝宝双手稳稳地扶住地板。然后妈妈用双手紧紧抓住宝宝背部两侧,将身体轻轻向上抬。倒立是为了锻炼宝宝背部肌肉,加强腕力,从而培养宝宝的平衡能力。

让宝宝学会用动词表达

宝宝刚学会一些简单的名词后,常常用名词表示动作或需要,比如,宝宝要玩具猫咪时就指着猫咪说:“猫—猫”或学猫叫“喵—喵”,要喝奶时就指着奶瓶说:“奶—奶”,要拿玩具娃娃时可能会说:“娃娃”或指着娃娃哭闹。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不要急着把奶瓶或玩具给他,而是故意指着宝宝想要的东西问他:“宝宝要什么呀?”“宝宝要拿起来哦?”或“宝宝是不是要喝奶?”并有意加重“喝”“拿”“要”等动词的发音。

当为宝宝做某一件事的时候也可以边做边描述动作过程,如给宝宝喝水时,可根据具体动作这样说:“妈妈给宝宝倒水,倒水了”“宝宝拿着杯子,宝宝拿着,拿好啊”“宝宝自己喝水,宝宝喝水”等。这样潜移默化的训练,宝宝自然会将动作与动词结合起来,慢慢学会用动词表达自己的意愿。

说词组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或激励宝宝,让他从说一个单字向说词组发展。

当宝宝看着自己的玩具小汽车时,可能只会说出一个“车”字,这时父母就告诉他:“小汽车,宝宝的小汽车。”

初次和古诗交朋友

给1岁的宝宝朗诵古诗,关键不是让他理解古诗,学习古诗,而是让宝宝通过古诗那优美的韵律感知语言,练习发音。因为古诗一般都很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宝宝喜欢听,而且能模仿其中的押韵字。让宝宝早点接触古诗,也可提高宝宝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