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新编宠物犬健康百科
15080900000072

第72章 休克

休克是由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而引起的组织细胞缺氧,代谢障碍和生命受损的病理过程。按病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血管源性休克三类。

病因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外伤、内脏和大血管破裂、手术中出血过多等(失血性休克);大面积烧伤导致血浆丧失(烧伤性休克);严重呕吐或腹泻引起的脱水(脱水性休克)。

②心源性休克是由原发性心力衰竭引起的休克状态,由心血输出量减少及返流的静脉血减少引起。

③血管源性休克由循环的毛细血管开放与扩张以及小动脉的广泛性扩张,导致血管容量增大所致。常见于严重感染(内毒素性休克);严重外伤、火器伤、大手术及骨折(疼痛性休克);应用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注射异种血清或蛋白质等(过敏性休克)。

病情评估体温容易下降,脉搏频数细弱,结膜苍白,末梢厥冷,呼吸浅快,血压下降,浅表静脉萎陷,尿量减少或无尿,肌肉无力,反应迟钝,精神高度沉郁甚至昏迷,是各种类型休克的共同症状。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有失血、脱水或烧伤的病史,精神沉郁,眼结膜苍白或眼球凹陷,脉搏细弱,甚至不感于手,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中心静脉压降低。在急性失血时,红细胞压积容量明显下降,而在脱水时,红细胞压积容量增高。

②心源性休克伴有明显的心力衰竭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结膜发绀、心律失常、心动过速甚至心跳骤停等。触电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往往有左心衰竭和肺水肿,中心静脉压明显增高的现象。

③血管源性休克有严重感染,伴有严重疼痛性疾患或接触过敏源和用药病史,伴有原发病的症状或过敏反应的症状。

康复治疗措施治疗要点:静脉输入扩容剂(林格氏液、生理盐水、代血浆或输血等);合理使用血管扩张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调节微循环的功能;输氧,抗感染;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等。针对具体病情可用下列方法: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静脉注入林格氏液,在最初15~20分钟内的剂量为90毫克/千克体重,然后缓慢静脉滴注。在静脉注射时,应注意观察患病犬的情况,整个输入量掌握在200毫克/千克体重左右,即可消除低血容量性休克,满足循环血量的需要。对失血性休克病例,应输注新鲜血液,剂量为20毫克/千克体重。输血前应做交叉试验,以防发生溶血或凝集现象。在紧急情况下,如找不到供血犬,可给予6%右旋糖苷注射液20~100毫克静脉注射。当需要增加血容量而不需红细胞时,开始可用血浆2~5毫克/千克体重快速静脉注射,而后缓慢静脉注射,使总量为5~20毫克/千克体重。也可用血浆增溶剂,如小分子量葡聚糖溶液(葡聚糖40)10~15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24小时内的总量不应超过20毫克/千克体重,兼有防止弥漫性血管凝血的作用。

②心源性休克治疗关键是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进行各种处理,参见心力衰竭的治疗。

③血管源性休克针对原发病给予抗微生物药物,如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对过敏性休克的犬,应立即用肾上腺素制剂静脉注射,以解除支气管痉挛和抗过敏后肠系膜血管扩张;多巴胺每分钟2~5微克或多巴酚丁胺每分钟2.5~10微克/千克体重静脉滴注;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20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4毫克/千克体重,静脉注射,以解除机体过敏状态。静脉输注电解质平衡溶液。对于伴有剧烈疼痛的疾患,应给予镇痛、镇静的药物,并及时处理外伤,固定骨折部。针对出现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输氧等。

康复保健及预防休克病犬要加强保健,保证休息。注意保暖、安静、通风良好,给以充分饮水,并补食丰富的营养物质,输入药液的温度要接近于体温。

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一切致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