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40

第40章 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心灵是美好而纯洁的,就像一张有待书写的白纸,而父母手里则握着第一枝画笔。他们想在画纸上绘出最亮丽的色彩,但父母往往并不知道宝宝喜欢的是幅水彩画还是油画。

独立意识是宝宝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也是宝宝终身发展的重要素养。独立意识较强的宝宝,在幼儿园中会表现出色,自信心也会增强。相反,独立意识比较弱的宝宝,在幼儿园中常有挫折感,这将影响宝宝的自信和进取心。

2岁以上的宝宝开始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意识,但这种独立意识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增强,而是会随着所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宝宝的独立意识形成于4~6岁,这种独立要求在规则中建立,被称做“规则独立期”。父母在培养宝宝独立意识的时候,要注意这种独立必须建立在规则之内。

怎样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让宝宝参加公益活动

大部分宝宝都具有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父母可以让宝宝跟随自己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这是培养宝宝动手能力的捷径。比如,参加春天的植树、秋天的除草、冬天的扫雪等活动;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做点事情;为邻居发报纸、取牛奶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宝宝感受真正的生活,磨炼宝宝的意志,萌发自立的思想,并逐渐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宝宝的日后成才有强大的推动力。

坚持一定的原则

在培养宝宝独立意识时,应坚持这样的原则:只要是宝宝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父母要懂得宝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

宝宝做不好的时候,父母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要代替宝宝去做,那实际上等于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及时鼓励宝宝独立的行为,这样宝宝就会感到我能行,这种感觉会增强宝宝的自信,有利于增强宝宝的独立意识。

宝宝独立性差怎么办

我女儿巧巧今年5岁,上幼儿园中班,平时爱唱歌跳舞,很会表现自己,老师也挺喜欢她。可是惟一最大的问题是她不管干什么总希望我们家长陪着,比如她搭积木、拼图,她有什么不会就觉得可依靠,如果这件事是她独立完成的,我们称赞她几下,她可就很得意,不过也总得我们坐在她边上看着,就连看动画片也需要陪,我们稍走开一点,她就拼命地喊叫,直至大人过来,这样我们必须等她睡着了才能干家务活。

有一次,在家里,她要钻到爸爸怀里,悄悄跟爸爸说想吃梨,爸爸让她自己去厨房,洗两个梨子顺便也给爸爸一个,每到这个时候,就使劲在爸爸怀里蹭,撒娇哭闹地让爸爸替她去,直到大人被缠磨地无计可施为止。

幼儿园李老师也发现巧巧的依赖性实在太强了,她什么事情都要喊老师帮忙,吃饭要老师喂,小便要老师给她脱裤子、穿裤子,午睡时要老师给她脱鞋、脱衣服……老师想让她自己做,她总是以“我不会”而拒绝。李老师把这一情况告诉了我,我无奈地说:“是啊,有一阵子,她老是要自己做,我还嫌她烦;现在可好,懒得不得了,什么都要大人帮忙,想叫她自己做,她总是不肯。”

引导宝宝合理安排生活

由于宝宝受年龄、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宝宝在自主安排生活时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父母对于宝宝的选择应适当的限制,比如,带宝宝出去买衣服,父母可以把选择好的两件衣服给宝宝看,然后让宝宝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最后的选择。

尊重宝宝的独立意识

当宝宝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时,他就会要求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已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自己拿小勺吃饭等。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自己要求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这说明宝宝的独立意识正在增长,父母一定要予以重视,随时鼓励和支持宝宝的行为。

教宝宝独立做事的知识和技能

宝宝不仅需要独立意识,还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比如,怎样自己脱衣服、洗脸洗手,怎样扫地、擦桌子,怎样择菜、洗菜。父母可以教宝宝自己完成游戏和学习任务;自己选择朋友;当和朋友发生纠纷时,教宝宝自己解决矛盾等。

亲子

心经

当宝宝出现独立意识时,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父母要高兴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要生硬限制或干预宝宝的独立行动。父母还应创造一些条件,让宝宝学会自己尝试做,同时注意给宝宝必要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