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41

第41章 让宝宝学会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宝宝在生活中能自已处理日常生活的小事,主要包括自己可以穿脱衣服和鞋袜,独立进餐,收拾衣服和床铺,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

让宝宝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锻炼中逐步走向完善,让他们学会有条理、会安排、巧打算,不仅使宝宝从小学会了自立,而且也使宝宝摆脱了依赖父母的习惯,心理也会健全起来。

如何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培养自理能力必须从小事做起

要想加强对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父母下一番狠心,让宝宝自己去做。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琐事,例如洗衣服、扫地、整理书包、穿衣服、整理房间、包书皮,这些事情都应逐步交给宝宝自己完成。

别怕宝宝做不好

有的人认为,宝宝年纪太小,许多事情都办不好,因此不愿放手让宝宝多干活,唯恐宝宝把事情办砸了。其实越是对宝宝束手束脚,越会使宝宝形成依赖心理。宝宝会想:反正这样的事情轮不到我,我还不如自由自在地玩呢!

宝宝自理能力差怎么办

家住河北省邯郸市的母亲说:我儿子5岁了,儿子的爸爸在外地,我一个人带宝宝。宝宝别的方面都很好,很爱学习,能背30首诗,英文字母都认识,也能记住很多英语单词,而且会基本的英文会话,汉字也认识挺多了,在这个方面相当的聪明。

宝宝4岁时我要上班,没办法,给他找一个保姆。还好,保姆非常负责,对宝宝很好,宝宝相当依赖她,我上班也很放心。可是凡事必然有他不好的一面,宝宝的自理能力相当差。去年回老家过年时,他叔叔家的宝宝比他小四个月,可是人家宝宝会自己吃饭,还会剥鸡蛋,什么东西都吃,还会自己洗脚。当时儿子什么都不会,什么事情都是等。入冬以来,宝宝感冒了,我实在没办法,就又找保姆给看了。可是,大概是因为保姆照顾得太好吧,而我儿子到现在什么事情都等大人帮助,自己也不做。送幼儿园时,本来都会吃饭了,可是现在又不会了,有时我是嫌他太慢,又折腾得太脏,所以也不太用他了。而且儿子挑食得很,我有时想宝宝不吃,身体又不好,就调样赶着他吃,哎!到现在如果你不喂,他就什么都不会,穿衣,穿鞋,洗脸,更是什么都不做,别的倒也无所谓,可是吃饭怎么办呢?有时候也想不管他,饿了自然就吃了,可是又老是坚持不了!

近来由于工作太忙,而且过年后保姆可能没有时间来看他了,老公说要把他送到乡下他奶奶家去,我不太放心,一个是那里条件太差,再者他也学不到东西,宝宝从3岁到6岁也是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阶段,最重要的是老人会养成他任性的坏习惯,以后不好改!

眼看又要回家过年了,想想宝宝肯定是没他叔叔家的宝宝自理能力好,重要的是我以后肯定没那么多的时间来喂他的,而且我打算送他去全托的幼儿园,可是以他现在的自理能力,可怎么办呢?

让宝宝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说,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事务,这是能够办到的事情,虽然有时可能引发宝宝的不快。但从长远来看,却非常有利于宝宝的发展,父母只要把道理给宝宝讲清楚,宝宝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让宝宝参与家务劳动,可以使宝宝学会简单的统筹方法,例如,学会平行地做两三件事而不致手忙脚乱,做事的计划性也要好于同龄小伙伴。有的父母认为,做家务只是锻炼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小事,这显然是将做家务的目的狭隘化了。其实,做家务可以帮助宝宝确立对家庭的责任心,使他与长辈有休戚与共的感受,这对宝宝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及体察父母的情绪变化,有着很好的效果。让宝宝反复做同样的家务,如擦地板、择菜、晾衣服等,对宝宝的忍耐力也是很好的锻炼。当宝宝学会处理一件日常事务后,父母如果夸奖他一番:“真不错!真能干,是个大人了!”那么,宝宝的兴致一定会更高,做起事来一定更积极、更快乐。

亲子心经

宝宝的自理能力差,很大程度是由父母包办、溺爱造成的,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注意引导和教育的方式、方法。要让宝宝多主动尝试做一些事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