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84

第84章 鼓励宝宝战胜羞怯

许多宝宝十分羞怯,羞怯的宝宝容易自卑、胆小、内向,性格不开朗,遇到事情容易钻牛角尖。宝宝羞怯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大多数羞怯的宝宝都伴有以下现象:学习成绩差,不与人交往,不愿与同龄人玩耍,逃避课堂讨论,不主动发言,不愿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做什么事都要父母陪着,不能单独外出,怕见生人,在生人面前不知如何应付,说话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说话办事都在别人后面,甚至连笑也不敢先于别人。

除此之外,有时羞怯的小孩也会恃强凌弱,表现出惊人的举动,但在内心深处却是很羞怯的。

羞怯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自信,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家庭原因

家庭是宝宝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环境。如果这种环境不好,定会给宝宝造成很多的心理障碍。据调查,有羞怯行为的宝宝,其父母本身就存在羞怯的情绪。在别人面前说话办事畏畏缩缩。另外,对宝宝经常打骂、责备,或夫妻离异,对宝宝的打击是很大的,使宝宝缺乏依靠、交流和亲情的抚爱。宝宝从小就觉得比别人差,形成羞怯、自卑的症结。

学校环境

宝宝的成长,学校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习成绩好的宝宝,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在学校表现出自信。而学习成绩差的宝宝,往往受到老师同学的批评、责备,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害怕、羞怯的情绪,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不敢与别人交往,用一种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受伤的心灵。

多给宝宝抚慰

离开母体,宝宝就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随之就慢慢形成自我意识。宝宝处在婴幼儿期间,同样不能忽视其心理的发育。不要过多或过长时间与宝宝分离,尽量用母乳喂养,让小孩在母亲的怀抱中有一种温暖、安全的感觉。无论这时宝宝是否能听懂你的语言,也要多与宝宝进行语言、目光、情感的交流。

多给宝宝以鼓励

每个宝宝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胆怯的宝宝更需要。他们本身就自责,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他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他可能会把事情办得很好。

支持宝宝参加有益的活动

当宝宝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就很容易摆脱羞怯。所以平时多让宝宝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手工制作,多鼓励宝宝在公共场合发言,千万别让宝宝在集体活动的圈子之外。

鼓励宝宝交朋友

交朋结友是宝宝社会化的一种表现。羞怯的宝宝,担心被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交友。这时父母就应鼓励他,首先让亲朋好友家的较熟悉的宝宝与之一起玩,克服他交往的恐惧心理,然后再鼓励他在同学中去交朋友。当宝宝带朋友到家中时,父母要表现出热情,别不当回事,以增加他的勇气。

给宝宝一个温馨的家

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宝宝勇气和自信。克服宝宝的羞怯,更要有这样的环境。在宝宝面前不要滥用父母权威,尤其是对易羞怯的宝宝。家里的事尤其是与宝宝有关的事,要多征求和尊重宝宝的意见。例如,带宝宝去公园,要征求宝宝去哪个公园,准备带些什么,使他觉得自己是这次小小旅游的组织者和主人。这样他就会以一种主人的姿态出现,树立自信心。在家庭中,父母对宝宝也要多用些民主型的语言,如:“你认为怎样?”“行吗?”如果宝宝为你做了些什么,你要表示“谢谢!”让宝宝觉得在家庭中他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克服宝宝的自卑情绪。

与宝宝讲条件

首先培养宝宝在父母面前克服羞怯,再逐渐扩大范围,鼓励他们在大环境中克服羞怯。

如果宝宝有所要求的时候,父母可以提出交换条件,鼓励宝宝做一些平时因害羞不好意思去做的事情。

比方说,宝宝要听妈妈讲故事,父母可以开导宝宝,如果妈妈讲一个故事,你要给妈妈唱一支歌。

宝宝挑战自己以后,父母一定要给予鼓励,或是奖励,比如对宝宝说,本来妈妈答应给你讲一个故事,可是你的歌唱得太好听了,所以妈妈决定奖励你一个故事,给你讲两个故事。

克服羞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对宝宝进行鼓励帮助,从小开始进行引导。

带宝宝“周游列国”

带他们到亲戚朋友家里去玩、逛商店,或者是外出作长短途的旅行,鼓励他们做挑战自己的事情,比方说,外出后让宝宝买东西时自己付钱,跟收银员进行接触。

一开始宝宝可能还会很拘束,但是慢慢地就会放松了。经常接触外界,他们的性格会慢慢开朗,也会慢慢克服羞怯。

为宝宝制定特别“条约”

父母可以规定宝宝必须要对到家里来的客人打招呼,但是一开始不要太严格,要鼓励他慢慢来,让他明白打招呼问好的宝宝是有礼貌的好宝宝。

宝宝本身是有向善心理的,很多事情他们本来想做,但是有的因为害羞而不好意思做,鼓励一下就好多了。

害羞的宝宝

彬彬今年5岁了,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并且彬彬有一副很响亮的嗓子,常一边玩玩具,一边大声唱幼儿园学到的歌曲。

过中秋节时舅舅和舅妈来看他,妈妈让他唱几首歌。他却忸怩着躲到妈妈身后。爸爸生气地骂他:“真是狗肉包子端不上桌!”妈妈反驳爸爸:“哪个小孩不害羞?长大自然就好了。”

亲子心经

自信心教育应与学校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父母应与老师相互配合,形成共同教育的合力。并可对易产生羞怯情绪的宝宝,提倡“敢冒险、敢尝试、敢闯”的精神,传授一些心理知识,必要的时候进行心理咨询,相信宝宝会变得大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