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的性格是成功的开始
15084500000085

第85章 让胆小的宝宝勇敢起来

对宝宝来说,恐惧、担忧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宝宝的恐惧心理一般2岁左右就会出现,并且每个宝宝恐惧担忧的事物不一样。有的宝宝可能害怕小虫子、小狗、黑暗甚至吸尘器,也有的宝宝可能害怕新环境、陌生人,大多数宝宝的这种恐惧心理会随着他独立能力的增强而消退。

如果宝宝的恐惧一直持续并且到了几乎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他就有可能患有恐怖症。这种超乎寻常的恐惧会带给宝宝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宝宝的日常生活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宝宝缓解他这种因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

以下是帮助宝宝消除恐惧的6个策略:

坦然接受宝宝的恐惧

尽管宝宝的恐惧有时候看起来很没有理性,但是他们的恐惧仍然是真实而严重的。当宝宝告诉你他害怕某个东西,比如抽水马桶、汽笛等的时候,一定要注视他的双眼,认真地听他倾诉他的想法。让宝宝说出他的恐惧,列出他恐惧的东西有助于他克服恐惧。相反,回避宝宝所恐惧的东西,那些恐惧的感觉并不会真正从宝宝的内心消失。千万不要因为他那些看起来很可笑的想法而粗暴地嘲笑他,也不要试图一味地向宝宝解释那些东西并不可怕,说他没有任何理由感到恐惧,这样会让他对自己的感觉产生怀疑,他会因此感到更加不安。最好的做法是:以理解与平静的心态面对他的恐惧,让他明白他的恐惧很正常,你理解他的恐惧。妈妈平静的态度不会让他觉得自己的恐惧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同时也能让他感觉到十分的安心。比如宝宝害怕狗,妈妈不要对他说:“没关系,那只狗不会咬你,没什么可怕的。”聪明的妈妈应该这样回应宝宝:“我知道你害怕那只狗,来,妈妈陪你一起走过去好不好?你不想走过去?那好,妈妈抱你过去好了。你看,它不会咬我们,一点都不可怕,是不是?”

用事实来说服宝宝

如果宝宝亲眼见到一些事实,他就会变得安心一些。比如宝宝害怕吸尘器把他吸走,妈妈可以拿吸尘器对着宝宝的玩具吸一吸,对着自己的脚趾头吸一吸,用事实让宝宝相信吸尘器只能吸走灰尘,不会吸走宝宝的玩具,也不会吸走他的脚趾头,更不会把他整个儿吸走。

如果宝宝害怕理发,让理发师先剪下宝宝的一两根头发,以便让宝宝相信理发确实不会给他造成伤害。

给宝宝一些合理而简单的解释

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向宝宝做些解释,有时候可以帮助宝宝摆脱他内心的恐惧。比如,宝宝洗澡的时候看到浴缸里的水流进下水道,他就可能担心自己也被吸进下水道。这时候,妈妈可以拥抱着宝宝并且告诉他:“水和泡泡会流进下水道,但是橡皮鸭和宝宝不会。”如果宝宝害怕救护车的声音,那就告诉宝宝:“救护车要救人,所以要发出很大的声音,好让其他的车听到给它让路。”

让安慰物带给宝宝安全感

很多宝宝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拖着一条褴褛的小毛毯或者一只破败不堪的毛毛熊,这些物品可以让焦虑的宝宝处在陌生环境或者感觉恐惧时安定下来。如果宝宝依赖他的安慰物,那就让宝宝带上他的安慰物,因为宝宝的这条褴褛的小毛毯或破败的毛毛熊可以帮助他摆脱内心的恐惧与焦虑。一般到4岁左右,宝宝对安慰物的依恋就会减轻,他会开始尝试以别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恐惧。

冬冬的恐惧

冬冬快四岁了,但是他特别怕黑,每天晚上睡觉一定要开着灯,还要妈妈陪在身边才能睡着。妈妈本以为等到儿子大一点,这种情况就能够得到改善,可是现在冬冬4岁了,也没有任何转变的迹象。

冬冬的恐惧心理还不止表现在对黑夜的害怕上。有一次妈妈在房间收拾东西,突然听到冬冬尖锐的叫声,妈妈吓坏了,急忙跑出去看冬冬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见冬冬抱头躲在桌子底下。妈妈巡视了一下屋子,发现有一只小蜜蜂飞进了屋子,原来冬冬还害怕动物。

帮助宝宝认识他恐惧的事物

选择一个宝宝感觉比较安全的距离,给他一个认识令他恐惧的事物的机会,也是帮助宝宝克服恐惧心理的好方法之一。比如,给宝宝看一些画有令他恐惧的事物的图书或图片,这种与实际事物看起来没有多大区别的画片,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认识这些事物。比如,宝宝害怕小猫、小狗之类的小动物,那就让他看看画有这些动物的图画书或者图片,也可以带他去宠物乐园参观,有机会看到别的小朋友亲手去摸摸他感到恐惧的这些小动物,甚至自己亲自去摸摸这些小动物,就可以帮助他熟悉那些小动物,并克服宝宝的恐惧感。

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得很胆小

如果妈妈因为发现卧室有一只蜘蛛而吓得大声叫嚷或者带宝宝去看牙医的时候显得很焦虑,那么妈妈的这种恐惧心理就会“传染”给宝宝。妈妈应该在宝宝面前表现得很勇敢,才能给宝宝一个模仿的榜样。当然,如果宝宝害怕去看牙医,不妨如实地告诉宝宝,当妈妈很小的时候也会害怕这些东西,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牙齿,必须去看牙医,这样会让宝宝明白,他的感觉很正常,他也可以像妈妈小时候一样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亲子心经

如果宝宝的恐惧心理过于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与行为,他就有可能患有恐怖症(对某事物怀有强烈的、持久的、没有理性的恐惧感),最好带他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