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勇敢宝贝
15091000000003

第3章 每个孩子都可能产生童年恐惧

父母如果教育不当,一点挫折就会让孩子焦虑;如果教育得当,再大的压力孩子也能承受得住。就今天的社会而言,竞争激烈、压力大是客观现实,这个事实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改变,因为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是非常充足,而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进入重点大学,所以竞争激烈,大人孩子都有强烈的危机感。

妈妈的困惑

莹莹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都想尝试一下。这不,这两天她又开始对画画感兴趣了。妈妈为她买了颜料、书籍,还给她报了绘画班,莹莹觉得很开心。可是,妈妈的付出原来是要求回报的。没过几天,妈妈就开始向莹莹提要求了:“莹莹,既然你打算学画画,就要坚持下去啊,不能像过去一样虎头蛇尾!”“莹莹,你最近学得怎么样啊?让妈妈看看你的作品是不是有进步?”“课都上了两个月了,你的画怎么一点儿进步也没有呀?妈妈花钱培养你,可不是让你这样混日子的!”……在妈妈的高压政策下,莹莹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淡了。不仅如此,莹莹也不像以前那样爱问问题了,她害怕她一对什么感兴趣,妈妈就又要逼她了。与其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莹莹的兴趣就这样被妈妈的高要求遏制了,更可怕的是,莹莹的勇气也大打折扣了,她开始害怕失败,害怕被消极的评价,于是退缩不前。孩子的这类情况,对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否引导孩子理解和承受这些,是教育的重要课题。从孩子的角度讲,今天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娇惯,特别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从小没有经受过挫折,一切都被大人安排好了,不知道什么是责任,什么是麻烦和危险,这样的孩子容易恐惧。经历越丰富的孩子越能抗挫折,童年的恐惧感越少。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要有很多锻炼的机会才能坚强。锻炼多了,孩子内心才能建立起一种反应机制。这种行为反应机制,就是不管出现什么问题,都不慌张,立刻弄清是怎么回事,然后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案。所以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在体验中锻炼能力,遇到问题时能冷静面对。

孩子出现恐惧,父母是要承担很大责任的,不能完全归咎于社会。在造成童年恐惧的多种因素中,父母是最关键的。父母是预防孩子童年恐惧的主角,因为父母是监护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应该经常关注孩子的情绪。童年恐惧来自多方面,不能简单地界定只有学习压力会造成恐惧。如果父母教育不当,每个孩子都有可能产生童年恐惧;如果教育得当,再大的压力也能承受得住。

恐惧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关键的问题是能否让孩子理解和承受。面对同样过重的压力,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恐惧。这里包含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的天生的心理状况不一样,同样面对压力,未必每个人都恐惧;另一个是同一个人的适应性也是有一定弹性的,不是那么机械的。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述:硬指标和软指标。比如,硬指标是指压力过大,作业过多,它亮红灯的时候,是否会产生童年恐惧,这时要取决于软指标,即父母的态度,父母如果善于缓解孩子的压力,孩子就可能不会恐慌。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方法非常重要。

父母是预防童年恐惧的主角,也可能成为制造童年恐惧的主角。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家庭教育要以培养健康人格为核心,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孩子成绩的提高上,而要关注孩子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一不要吓唬孩子;二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保持信心;三要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对孩子不能只有表扬,只表扬孩子就是在制造危险,制造隐患。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他一定要体验挫折。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一定要让孩子面对责任,敢于承担。

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讨论人生大事和人生经验,比如将来做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等。父母要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在交流中,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能成功和幸福,让孩子相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01 恐惧源于心理压力

恐惧这种情绪体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正是由于恐惧的存在,孩子们才得以预知危险,并适时地规避危险。恐惧的情绪体验一般会在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出现,而且每个孩子恐惧的事情都不太一样。比如有的孩子害怕小动物、小昆虫,有的孩子害怕大柜子、吸尘器、暖气片,还有的孩子害怕新环境、陌生人等等。大多数孩子的恐惧情绪会随他独立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减弱、消退,也有个别孩子可能会持续地对某些恐惧物感到强烈的恐惧,有时这种恐惧的感觉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演愈烈。一旦孩子的恐惧感强烈地持续了一段时间并且逐渐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时,他就将有罹患恐怖症的倾向了。这种超乎寻常的恐惧往往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对他今后的性格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父母应该立刻引起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缓解这种因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

宝宝恐惧事例

行为示例1 小开平时就很粘人。妈妈第一次出去上班的时候,小开正在外婆的怀里吃牛奶,妈妈蹑手蹑脚地出门,就怕小开看见。可后来小开还是发现妈妈不见了,他觉得很委屈,好一阵哭闹,最后哭累了,就在外婆的哄骗下睡着了。可是从此,小开就变成了妈妈的小跟班,只要妈妈一准备出门,小开就像个间谍一样,一下子出现在妈妈面前,用一双小手使劲地揪住妈妈的衣服,死活不肯松手,哭个不停,弄得妈妈也很难堪。

宝宝的想法 妈妈走了,是不是宝宝不听话?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我好害怕呀……

你的误区 缠人的宝宝的确很让人头疼,但像该例中的妈妈一样一味躲避也不是办法,当然,更不要埋怨、责备孩子。

解决办法 分离焦虑是孩子成长阶段中的必经之路,为了使分离焦虑的过程能更加平稳地过度,父母需要提前开始训练宝宝学习适应和妈妈的短暂分离。可以与宝宝玩分离游戏,教导宝宝理性的道别方式,每次外出的时候,都要与宝宝说明确切的外出时间、去往地以及归来的大致时间,说明的语言要尽量具体,让宝宝可以理解。提前的训练可以缓解宝宝对分离的恐惧感,让分离的过程多一些愉快的情绪体验。

行为示例2 每次妈妈使用吸尘器时,对小羽来说都是一次格外恐惧的经历,他总是大哭大闹,好像吸尘器是只大老虎,不管妈妈怎样跟他讲都没用。原来,是有一次,他亲眼看到它吃掉了一小块纸片呢,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你看它那长鼻子在地上闻来闻去的,肚子里轰隆隆地怪叫着,好像饿坏了的样子,说不定妈妈没看住,它就会把自己给吃进去呢。

宝宝的想法 那个会吃灰尘的长鼻子会把我也吃进去吗?我相信它一定可以吃掉我!因为我上次亲眼看见它吃掉了一大团纸片呢!太可怕了!它吃饱的时候还会怪叫,好像很开心的样子,它明明就是一个大怪物呀!

你的误区 不要以为宝宝的恐惧是空穴来风,任何恐惧都是有原因的,找出恐惧源,帮助宝宝认清事实、克服恐惧,才是父母应有的态度。

解决办法 噪声本来就是极易让宝宝恐惧的压力源之一,再加上它还会“吃人”,宝宝当然会害怕啦!其实,除了吸尘器之外,家里的很多电器都会因为突然发出噪声而让宝宝感到十分恐惧。这时,一定要抓准时机向宝宝解释机器“怪叫”的原因和工作原理,让宝宝亲身体验它的工作方式,让宝宝明白这个东西并不会伤害到他。告诉宝宝开关电器的方法,让他明白小小的一个按钮就可以完全控制这个庞然大物,让他不断地尝试使用和控制电器,慢慢地,他就会理解“怪物”们无法伤害自己的道理,也就不会再害怕了。

行为示例3 有很多家庭会种植一些色彩鲜艳的花朵或植物,它们拥有亮丽的颜色和魅惑的花纹,再加上体积比较大,往往会让宝宝惊恐万分。尤其是小女孩,有时候根本不敢看那些植物,更别说靠近了。有时候爸爸妈妈把花的叶片揪下来放在她手里,她也会吓得哇哇大叫,一个劲儿地想甩掉这个可怕的东西。

宝宝的想法 阳台上那盆长着好多眼睛的东西真的是花吗?为什么它一点也不好看,反而很可怕呢?我觉得它像妖怪,会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突然抓住我不放!我不要靠近它!绝对不要!为什么爸爸妈妈要把这么恐怖的东西留在家里吓唬我呢?

你的误区 宝宝的社会经验很少,很多我们认为的艺术品宝宝都很不能理解,在他们眼里,那些东西不仅不美,甚至还很恐怖。

解决办法 别强迫宝宝喜欢那些大人喜欢的东西,这样只会加重他的恐惧感。父母可以利用自己的示范作用,比如自己亲自去摸摸植物的叶片,或者跟宝宝一起看一些相关植物的图片和介绍性的文字,让宝宝慢慢对植物产生熟悉感,从而不再那么害怕。

行为示例4 每当闪电打雷的天气,对可怜的小可来说简直就是噩梦。看着窗外被闪电撕裂的天空,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打雷声,小可觉得害怕极了。他不知道是什么妖怪把天都撕裂了,他扑向妈妈的怀抱,不敢看也不敢听。严重的时候,这种恐惧甚至会影响小可的睡眠,打雷下雨的日子,他就一定要妈妈陪着睡,半夜还总会被惊醒。

宝宝的想法 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把天空撕裂了,不过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想,它应该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杀死吧!

你的误区 很多大人也会对打雷闪电之类恶劣的自然现象惊恐不已,相对而言,对雷电的恐惧是最具原型性的本能恐惧,家长们要充分照顾宝宝的惧怕心理,给予宝宝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对自然现象的恐惧阶段。

解决办法 对于对雷声和闪电恐惧的宝宝来说,父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普及知识,不管宝宝听不听得懂,都要向他们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且让宝宝相信这些东西不会伤害到他。有时为了帮助宝宝适应这些巨大的声音和刺眼的光线,父母可以适当地和宝宝玩玩噪声的游戏,或者在晚上调整不同的灯光,让宝宝习惯噪声和光线的变化,并借此让宝宝明白,不论是噪声还是闪电,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它绝对不会对人造成什么危害,所以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可怕。

行为示例5 米米是家里的开心果,只要有她在,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可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在外面却是一副文文静静的样子,不仅文静,简直就是有些内向得过了头。邻居的奶奶想跟她打个招呼,她便赶紧装没看见地往妈妈怀里藏,脸一直埋在妈妈的臂弯里,好像生怕别人看见似的。隔壁的叔叔过来,摸摸她的小脑袋,她哇地一声就哭了,然后伸手一边拍打叔叔的手,一边紧紧地拽着妈妈的衣角,生怕自己被抢了去。

宝宝的想法 我不喜欢不认识的人抱我亲我,我又不认识他们,他们为什么要靠近我?他们一定是想把我从妈妈怀里抢走的坏人吧!

你的误区 怕生是很多宝宝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一般不到1岁开始,到2岁左右逐渐缓解并消失。千万不要勉强孩子在客人面前要乖巧懂事,不让陌生人接触自己,是孩子本能的一种保护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宝宝社会性的发展,这样的情况会慢慢得到好转的。

解决办法 如何帮宝宝适应陌生人的存在,并进一步接纳他们呢?爸爸妈妈可以首先将宝宝抱在怀里,让他在舒适惬意的状态下接触到陌生人,父母可以和陌生人友好地聊天,要让宝宝感受到这种融洽。平时也可以多带宝宝出去玩耍,出门时经常和邻居打招呼,和亲人和朋友常联络……宝宝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多了,他的恐惧心理就会慢慢消除了。

消除恐惧策略大搜罗

1 接受宝宝的恐惧

宝宝年龄还小,他们所恐惧的事物看起来往往很没有理性,但是对于他们而言,这些恐惧是真实而严重的。当宝宝郑重其事地告诉你,他惧怕什么东西,比如打雷下雨、吸尘器或者某个大胡子叔叔等的时候,一定要很认真地倾听宝宝的想法,引导他把恐惧的感觉说出来,从而了解他对恐惧物的真实想法。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斥责这样的恐惧是无稽之谈或者根本没有必要。不要因为宝宝恐惧的东西很愚蠢就粗暴地嘲笑他们,也不要试图劝说宝宝那些东西并不可怕。回避宝宝的恐惧物,并不能真正帮助宝宝克服恐惧感。相反,他们可能会将恐惧的感觉压抑在心中,而变得更加惊恐不安。

正确的做法是,用理解与接纳的态度倾听孩子的恐惧,让他首先感到安心,觉得其实恐惧只是人诸多情绪中的一种,是很正常的现象,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你完全理解他的恐惧,也同情他的遭遇。比如有宝宝害怕小动物,妈妈千万不要说:“有什么可怕的呀?那小猫小狗又不会咬你,况且它比你小那么多,你看马路上的人有几个被它咬到的?你还怕什么?”聪明的妈妈往往会采取这样的说法:“我知道你很害怕小猫小狗,妈妈也曾经这样害怕过。所以,让妈妈陪你一起走过去好不好?哦,你还是害怕对不对?那妈妈抱你过去好了。你看,它根本就不会咬我们,你看它在妈妈的脚边多乖!”

2 借助安慰物给宝宝安全感

很多宝宝都有自己格外喜爱的物品,比如一条小毯子、一个可爱的毛绒玩具、一个小枕头或小手绢等等,哪怕已经破损了,却依然情有独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安慰物。安慰物的存在会让年幼的宝宝感到踏实的安全感,它们可以帮助宝宝适应陌生的环境,平复他们的焦虑和恐惧,让一颗悬着的心立刻安定下来。所以,聪明的父母不妨利用宝宝对安慰物的依赖,帮助孩子度过心理上的恐惧期。一般来说,4岁以后的宝宝对安慰物的依赖就会慢慢减轻,不过到那个时候,宝宝也将学会很多更有效的方式来对抗自己的恐惧。

3 合理简单的解释

很多父母喜欢向宝宝解释现象产生的原因,这的确是个缓解恐惧的好办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对孩子的讲解务必要做到简单、合理。所谓简单,就是要让宝宝能听懂,以他们的理解能力而言,父母的很多解释可能并不能起到让他们明白的目的,本来已经很恐惧的东西,再加上父母莫名其妙的解释,只会加重恐惧的感觉。另外,宝宝的很多恐惧对大人而言是完全不合理的,这恰恰是因为宝宝的社会经验尚浅,推理能力又有限。父母平时若能经常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对宝宝进行合理化的解释,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常识系统,丰富他们的知识和阅历,更能够将恐惧的事物合理化,以摆脱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

4 用事实说服宝宝

我们都知道,想象中的恐惧比亲眼看见更恐怖,宝宝的很多恐惧,也是因为不恰当的联想造成的。若能让宝宝亲眼看见一些事实,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控制感,那么恐惧的感觉也将大大降低。比如上例中我们提到的那个害怕吸尘器的宝宝,若是他害怕吸尘器将自己“吞”进去,妈妈就可以让他亲眼见识一下吸尘器的工作原理,看看它能否吸走宝宝的玩具、家具,或是妈妈的脚趾,当他发现吸尘器只能吸走一些小东西时,恐惧的感觉就会慢慢消除了。

当然,宝宝的亲身体会大于一切!比如以宝宝以往的经验,打针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那种疼痛简直是“痛不欲生”!妈妈这时候如果一味地安慰孩子“打针一点也不痛”,那就无异于是一种欺骗,孩子根本不会受用。当然,也不要详细地向孩子描述打针所带来的“痛苦”的感觉,这样也会加重恐惧感。比较适合的做法是温和平常地告诉孩子打针的真实感觉: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痛,但这种疼痛很快就会消失了,只要你不紧张,其实不会太痛的。然后跟宝宝约定好,打完针之后要一起去做些什么他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带他去吃他喜欢吃的食物。这样一来,宝宝对打针的恐惧心理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打针的过程中妈妈一定要守在宝宝的身边,要把他搂在怀里,给予他战胜恐惧的信心。

5 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得很胆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妈妈经常自己为了一只小虫子大声叫嚷,或者带宝宝去打针的时候自己先吓了半天,那么妈妈的这种恐惧感就会传染给宝宝。试想在宝宝心目中勇敢坚强的父母都这么害怕,自己能不觉得更加恐惧吗?所以,父母应该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在宝宝面前表现得很勇敢,才能给宝宝树立一个坚强的榜样。

02 成就焦虑导致的恐惧

是孩子都喜欢“拔尖儿”,喜欢被人夸奖,喜欢在与同伴的竞争中获得胜利,殊不知这样的心理若引导不好,恰恰会成为导致宝宝性格退缩、消极的罪魁祸首。

是父母都会认同孩子想“拔尖儿”的想法,认为这是孩子上进的表现,不仅可以促进他进步,还是孩子羞耻心的体现,所以不仅不是坏事,反而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实际上,对“拔尖儿”的过度追求可能暗藏着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那就是成就焦虑。

瑞士有位心理学家曾出版《天才儿童的苦恼》一书,写尽了儿童的悲哀。她认为所有的人在儿童时代,都得要具备特别的才干,才可以应付父母的各种要求。而父母们的要求来自何处?来自父母内心强烈的成就焦虑。可是,当孩子各方面都很好了以后,他们并不快乐,而且自身也容易产生一种成就焦虑。

名词解释:成就焦虑

所谓“成就焦虑”,就是一种因希望超过他人而担心被他人超过所引起的持续的紧张不安,带着恐惧性的情绪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有成就焦虑的宝宝总担心比不过别的小朋友而使得爸爸妈妈不再爱自己。他们的竞争意识很强,而且一定要“成功”,把任何一次与小朋友的比较都看得很重要,就不能容忍“失败”的结果,反应剧烈;他们甚至会暗中“诅咒”表现好的小朋友,希望他们发挥失常,好让自己取得胜利……诸如此类的想法和行为比比皆是。

有成就焦虑的宝宝还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一切和别人比较的情境都很敏感,容易把那些在其他小朋友看来没有比较意味的情境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情境。例如,他们会把回答课堂提问、和小伙伴一起聊天等都看成是一种评价情境,更多地关心父母、老师、同伴怎么看自己,而不能专注于谈话的内容或自己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什么。他们决定自己是否参加一项活动时,也是主要考虑这个活动能否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能“拔尖儿”的活动才参加,不能“拔尖儿”的活动就不参加或不敢参加。万一遇到不能胜任的情况,就十分沮丧、焦虑,慢慢可能会越来越胆小。

成就焦虑的不良影响

首先,因为成就焦虑者把学习、游戏或其他活动都当作超过别人的手段,因此无法享受学习或从事活动本身的乐趣。一项调查表明,在好孩子中,如果有“成就焦虑”问题的,他们通常可能会认为幼儿园的学习本身并没有什么意思,可是因为自己可以取得老师的表扬和父母的赞许,因此他们还是很愿意努力去迎合大人们的要求。

其次,有成就焦虑的宝宝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于是他们在不同的活动中疲于奔命,而且提心吊胆地想要保持完美。这无形中就妨碍了他们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些可怜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擅长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将来朝什么方向发展有利。另外,因为总担心不能超过别人或自己被别人超过,所以常常处在焦虑状态中,常有易惊醒、易怒、易感疲劳等现象。

再次,那些经常“技不如人”的宝宝,其实他们很想“超过别人”,也品尝一下胜利的喜悦,然后赢得尊重和鼓励。但往往由于自己的能力不足,或是竞争对手的能力太过强大,再加上一些偶然的因素,失败总是在所难免的。况且谁也不能保证屡战屡胜,即使10次比赛都胜利了,谁也不敢说下一次仍然会是第一名。所以,成就焦虑绝不可能通过达到某种目标来得到缓解,单纯地塑造成功体验,而不能从心理上摆脱对完美的追求和对失败的恐惧的话,“成就焦虑”就会持续存在。

可见,成就焦虑通常发生在比较优秀,或是比较上进的乖孩子身上,因此很难引起老师或父母的注意。而且,成就焦虑的主要行为表现就是孩子特别努力、不甘落后,殊不知实际上,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很出色的孩子,也许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快乐,反而可能时时处在某种严重的焦虑中。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却无法体验到快乐和胜任感,每天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这才是真正的悲剧——孩子的悲剧,教育的悲剧!因此,成就焦虑问题应当引起父母及老师的充分重视。遗憾的是,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照旧疯狂地竞争,照旧引起成就焦虑,照旧孕育新的悲剧。

03 不恰当的挫折教育

近年来,媒体在报道孩子们身上出现的一些悲剧时,常常会说现在的孩子承受力太差,经不起一点挫折。比如父母老师的批评责怪,考试成绩不好,受到同学欺负等等,甚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可能引发他们的极端行为。于是,“挫折教育”被提了出来,还有专门为孩子办的“吃苦夏令营”等活动,人们都希望以此增强孩子们的挫折承受力。

挫折教育的实质

挫折承受力是不是通过人为制造一些挫折或艰苦的情境就能提高呢?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有一位李女士曾为儿子报名参加了一个吃苦夏令营,在送孩子去夏令营时,李女士全家人像欢送亲人远征一样将孩子送上了征程。没有想到的是,12天的夏令营活动中,儿子打来了几十次电话,叫苦抱怨声不迭,李女士的家人更是如坐针毡。总算熬到夏令营结束,全家人又像迎接凯旋归来的战士一样,将儿子接回了家。可这一次回家以后,儿子非但没有向李女士期望的方向转变,反而变本加厉。李女士说,同事中有类似经历的人还不少。她很纳闷,吃苦夏令营为什么就没有效果呢?

一般来说,“吃苦夏令营”这种事先有心理准备并能形成团体动力的活动,很多孩子都能挺过来。这种经历对他们今后面对困难情境会有一定帮助。但是,挫折的情境是多样的,而且是不可预知的。当面对突然降临的精神打击,而且身体处于极限、物质处于匮乏时,当人处于孤立无援、不被理解、不被接纳的境地时,“吃苦夏令营”这类的挫折教育就无能为力了。事实上,挫折教育应该是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人为地让孩子吃苦并非是挫折教育的根本目的。

过度的挫折教育

现在有很多父母已经意识到,过分溺爱孩子将不利于其成长,孩子自小就应该严格管教,方能成才。但过度的挫折教育,也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隐患。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应该给其科学平衡的心理教育。

行为示例1 大尉有着特别强的破坏欲,故意把玩具弄坏,把地板弄脏,看到家里买了新的家具,他一定要偷偷把它划坏才罢休……对于大尉的这种行为,父母焦虑不堪,于是找到了心理医生。通过与大尉的交谈,医生得知,大尉的父母对其要求非常严格,期望也特别高,大尉总是觉得压力很大。有一次,大尉在幼儿园的运动会上犯了个愚蠢的错误,竟然把篮球投到对方的篮筐里去了。当时所有的小朋友和家长都笑了,爸爸妈妈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回家就是一顿“毒打”,并且以极其讽刺的语言羞辱他。这件事对大尉的打击非常大,从此以后,他的内心产生了要报复父母的深层欲望,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表现出明显的逆反心理。

宝宝的想法 我讨厌这些玩具,我只有表现好的时候才能玩这些玩具,还有家具,只要爸爸妈妈高兴,买多贵的家具都行,可我想买一个小东西,都一定要取得好成绩才可以,这太不公平了!那次运动会,我不是故意的,可是你们却那样对我?我心里真的很难过……

行为示例2 强强是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他的一大嗜好就是喜欢打人,经常因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与小朋友发生纠纷,甚至大打出手。与别人意见不合的时候,强强也总是希望以暴力取胜,让别人俯首称臣。因为他个头大,所以只要一出拳,什么事都能够搞定的。所以,幼儿园里的坏事,老师们问都不问,全部都想当然地推给强强,认为是他做的。强强最开始还会争辩,最后,他也懒得辩解了,而且他的暴力行为也越来越多了。

宝宝的想法 我就是不喜欢讲道理,因为爸爸妈妈都说我从来不讲道理!对呀,为什么要讲道理呢?我的拳头挺管用的,比讲道理管用多了!

你的误区 这就是不恰当挫折教育所造成后果的典型事例。大尉在遭遇挫折时,父母给予的是嘲讽和羞辱,父母以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大尉感到羞愧而学会改进,没想到却适得其反,反而在孩子心中埋下了报复的种子;强强在遭遇误解时,被迫背了黑锅,这严重地打击了强强的自尊心,也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解决办法 从以上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位男生的行为问题都与曾经面对挫折时的不恰当对待有关。为此,要特别强调,父母和老师应该让孩子接受科学平衡的心理教育,在实施挫折教育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以免适得其反,造成遗憾。

04 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的忧虑

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是软弱的表现。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才是真正的勇敢。那么,该如何发现并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呢?通过前面的事例发现,孩子的有些情绪是由具体事件直接导致的,可是有一些情绪是不容易发现的。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在遇到心灵的困惑时,还是会以各种方式向父母发出求救的信号,细心的父母是不应该麻木不仁的。

这里有两个建议:第一,让孩子大声说出自己担心的事情。让孩子把心里想的事情说出来,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诉本身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紧张。有些时候,是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也有些时候,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表达方式。当孩子说“我害怕”、“妈妈,我发愁……”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一定经历了一番挣扎,并且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的。父母此时应该耐心地鼓励他们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可以说:“嗯,妈妈以前也有过你这种感觉,你能具体说说吗?”或者:“我很愿意分享你的烦恼。”这个时候父母的忌语是:“有什么可怕的?”“别人都不怕,你怕什么?”“小孩子也知道什么叫发愁?”

第二,告诉孩子乐观也是一种勇敢。“勇敢”是经久不衰的励志教育。但是,简单的一句“勇敢”会粗暴地压制孩子的内心需求。有时候,这两个字仿佛千斤巨石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他们为了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将恐惧、焦虑慢慢积攒在自己的心里,无处排解,最终造成不良后果。应该让孩子们明白,表达自己的情绪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企图通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决问题也绝对不是勇敢。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乐观、积极地面对,能够全家人齐心协力地解决,才是真正的勇敢。

有的时候,父母可能有意无意地说一些带有恐吓色彩的话,诸如“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我砸锅卖铁供你读书”等等。其实父母只是吓唬孩子,并不会真的这样做,但孩子却会有因为父母说的一句话而害怕好久的经历。曾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幼时被丢弃在热闹的街上,虽然只是大人吓唬小孩子常用的把戏,却时常令我一次次陷入无比绝望的境地。越是喧嚣的街市越是让我感到近于窒息般的恐惧,越是阳光明媚越会觉得就快黑暗下来,那么多陌生人的脸在顷刻间层层叠叠压下来,头顶上的天空始终让自己觉得仿佛深陷于枯井中……”孩子们自己可能无法用语言描述出这样的感觉,但我相信,很多孩子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情绪体验。

儿童期的特点是感受性强、分析性差。举个例子,同样60℃的热水,大人可能觉得正合适,可是孩子幼嫩的肌肤却已经觉得太烫了。再比如打针这件事,对于成年人,也多少有点恐惧和疼痛感,但是成年人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痛苦,知道针刺的疼痛感属于哪一种程度,同时考虑到它治病的功效,一般都能够忍受。可是对于儿童,打针是一件非常恐惧的事情,是他们有生以来经历的最大的痛苦,再加之,有时父母总是以“再不好好吃药就去打针”这样的话语吓唬孩子,使打针带上了惩罚色彩。对于有些儿童,打针无异于施以酷刑。所以,成年人觉得并不构成伤害的话语,在孩子听来却像是严厉的责罚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父母会在儿童面前诉说自己的压力,特别是对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父母可能觉得他们很小,不懂事,即使听了也不明白,更不会放在心上。这种把孩子当成透明人的做法其实是不合适的。我们不能忘记孩子也是有思想的,有些孩子不但能听懂,而且会在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但是他们却不能完全理解,很容易形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儿童更容易专注地去感受某件事情,并且他们的感受比成年人更加强烈,但是他们无法完全理解听到的事情在成人世界中意味着什么,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思考。比如,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说“我们家没钱了。”对于一个掌管家中财物的成年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手上可以支配的现金不多了,但可能还有存款、有投资,并且知道自己有固定的月收入,因此不会过分担心。但是,对于一个不能客观分析家中状况,又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孩子来说,听到家里没钱了,反映出来的恐慌就是马上要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生活了,他怎么能不恐惧、不焦虑呢?当父母以为孩子们正专注于玩玩具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很有可能在竖着小耳朵听大人们的谈话呢。因此,不仅不能直接以孩子为倾诉对象,就连大人们之间的谈话,也不要把孩子当成大人列席旁听。如果这样的谈话已经发生了,可以告诉孩子“放心,妈妈会处理好的”,或者“其实情况并不那么糟,爸爸刚才只是想发泄一下情绪”等等,不要让孩子有过大的心理负担。

05 面对困难的勇气(训练)

训练目标 通过情感的表达及认知,既提高宝宝对情绪体验的了解程度,也可以通过同伴之间对情绪处理方式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情绪耐受力。

训练分析 这个游戏告诉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在这个游戏中,表演者先不说自己所表达的情绪,而是让其他孩子猜。这个游戏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挖掘他们的表演天赋,教会他们如何正确理解他人的感受,也让他们从同伴身上了解到,同样的情绪可能不同人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通过这种直观的沟通,提高宝宝应对情绪困扰的能力。

训练方法表达情感

请大家坐成一圈儿,一个孩子走到圈中间,可以先思考一下,然后用身体和表情表达某种情感,但不能说话。这种感情可以是自己熟识的或是从父母、同伴那里观察到的。让小朋友们想象与此有关的情境。

如:早上闹钟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我知道我必须马上起床,可是我还想多睡一会儿。表演者可以躺在床上(地毯上),闹钟响了,他猛地惊醒,然后把棉被拉到头上,想再睡几分钟。这时候妈妈进来了,一直催促他赶快起床,他觉得好烦呀!表演者不能说话,但可以发出与表演相关的声音。

再如:上周末幼儿园组织大扫除,我打算大显身手,早早地准备好了笤帚,卖力地干活。可因为太“积极”了,一不小心把一大桶水都打翻了,老师批评了我,我觉得既委屈又难过……

了解这种表演方式了吗?

讨论:

1.你掌握这种形式的表演了吗?

2.哪些感情比较容易表达,哪些比较困难呢?

3.你能不能很形象地表演出某种感情?你能很快猜出别人表演的感情吗?

4.同样的一件事情,你和其他小伙伴的情绪强度一样吗?有没有什么事情你 觉得很气愤、很委屈,或者很紧张,可其他人并不觉得呢?学会管理自己 的情绪会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