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技术创新的战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
15100200000005

第5章 技术创新理论模型的多维解读

在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技术创新成为一门显学,很多学者对技术创新模型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探究[[1-29]],但是这些模型都是从各自孤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系统地把握创新的整体特性,容易导致盲人摸象的错觉。为了克服此类弊端,对业已存在技术创新模型进行更真实、更全面的把握,本文在对这些理论中的经典流派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从适用性、过程、知识、条件和领导力五个维度入手,试图更有效地呈现出一幅创新理论的全面图景。

一、适用性视角下的创新模型

(一)创新增值链模型

Afuah和Bahram(1995)提出了创新增值链模型来解释为?么既有企业在突破式创新中比新进入企业表现出色,以及为?么他们也可能在渐进式创新中失败。探讨重点集中于创新对供应商、客户、以及互补创新者的影响方面。由于创新影响了创新增值链中的每一个阶段的成员,它既可能侵蚀既有厂商的能?,也可能强化创新增值链的某一个阶段成员。在创新时代,组织为?生存必须?断创新与学习,知识代替工业社会中的土地、机器、劳动?、资本等要素,成为最重要的价值?源。因此企业经营的关键要素就是建?基于知识基础的创新能?,如何培育这种创新成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组织为?培养和发挥本身的核心专长,?再企图包办一切职能和活动,更愿意与外部组织机构合作。

(二)Tushman-Anderson模型

Tushman和Anderson(1986)指出,既有或新进入企业是否能够引入或发展创新取决于该创新是属于渐进式或突破式,此模型也被称为渐进式——突破式创新模型。Tushman和Anderson(1986)认为可以从组织视角和经济视角来阐述创新对企业的影响:第一,组织视角理论认为,由于知识强化企业提供产品的能?,知识的改变隐含着企业提供新产品能?的改变,所以创新可以定义为对企业能?的影响,当所需要的技术知识与现存的知识差异极大、且现存的知识将被取代时,该创新则属于突破式创新,又被称为能?的破坏(Competence destroying),相对应的,渐进式创新是?用现有的知识来从事创新,属于能?的强化(Competence enhancing),大部份创新属于渐进式创新。第二,从经济视角理论认为,如果创新产生较优的产品(低成本、较佳或新的特性),可以使旧的产品丧失竞争?,此时该创新属于突破式创新,反之,则属于渐近式创新。这是所谓经济(竞争)的观点。由突破式-渐进式创新模型得知:(1)高市场占有?者担心新产品侵蚀现有产品。(2)既有企业只愿渐进式创新。(3)新进企业采用突破式创新。

Tushman-Anderson模型既可以解释新进企业采用突破式创新,也可以解释既有企业为何只愿渐进式创新。但是它?能解释既有企业采用渐进式创新导致失败的原因,也?能解释既有企业采用突破式创新获得成功的原因。因此,只用渐进式或突破式创新?解释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是不充分的,还需要辅之以其他的模型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三)Abernathy-Clark 模型

由Abernathy和Clark(1985)提出Abernathy-Clark模型,试图解释为什么既有企业发展“突破式”创新优于新进入企业。不同于创新增值链的论述角度,该模型的主要观点包括:(1)有两种知识支撑着创新:技术及市场知识。然而当企业的市场能?停滞时,技术能?可能因此而遭废弃。(2)倘?此市场能?很重要而且?容?获得时,技术能?遭到破坏的既有企业,可以利用其既有的市场能?来超越新进入企业。(3)技术及市场知识同样重要。(4)以创新对于企业现有的技术及市场知识的影响对创新进行分类,划分为常规型(Regular)创新、利基型(Niche)创新、革命型(Revolutionary)创新和结构型(Architectural)创新。常规型创新中企业同时保??既有技术及市场能?;利基型创新中企业保??技术能力但市场能?遭到了破坏;革命型创新中技术能?发生了改变而?市场能?得以保持;结构型创新中技术及市场能?同时遭到破坏。矩阵分析的重点在于创新对未来的影响。

二、过程视角下的创新模型

(一)Utterback-Abernathy 模型

Utterback和Abernathy(1978)提出的模型描述了产业及企业在技术进化中的动态过程[[4]]。该过程包括浮动阶段(Fluid phase)、转换阶段(Transitional phase)、专业阶段(Specific phase)三个时期,各时期特征如下:

(1)浮动阶段。在此阶段,技术及市场存在?确定性,企业对于研发投资的时点及方向正在进行权衡,新产品开发技术成本高昂而且可靠性差,但是它们能够满足部分利基市场的要求,顾客对未?的潜在技术持观望态度。创新主要属于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相对较少,此时竞争的基础在于产品的功能。(2)转换阶段。通过企业与顾客的互动以及对产品进行试验,企业??解顾客的需要,进而产生了部件标准与主导设计。主要部件出现主导设计后,设计思路数量呈现收敛现象,技术及市场的?确定性下?,此时竞争基础在于符合特定客户的要求。(3)专业阶段。产品依主导设计而成,产品创新??低,工艺创新?提高,产品创新大?属于渐进式创新,竞争基础在于低成本,竞争者之间的产品差异极少。

越过专业期后,新的技术将淘汰旧技术,现有产品将丧失竞争?,新旧交替中的市场产生了断层,新的竞争者进入市场,产业又回到了浮动期,开始新一轮的循环。Utterback-Abernathy 模型指出,在技术演进的?同阶段,企业需要?同的能?,才能从技术中获?。因此在浮动阶段,拥有异质化产品创新能?的企业,似乎比没有能?厂商?占优;在专业阶段,低成本运营的能?特别重要。

(二)Tushman-Rosenkopf模型

Tushman和Rosenkopf(1992)指出,企业对创新演进的影响?决定于技术的?确定性程?,亦即决定于技术的复杂?和技术的演化阶段。创新愈复杂,非技术因素愈重要。对于技术复杂?的影响因素包括创新的好处被周边环境察觉的特性、创新与互补资产创新之间的接口数量、组成创新的部件及接口数量、受创新影响的组织数量。该模型还指出,如果企业要在以下四种动态生命周期阶段获得成功,需要?同的能?:

(1)技术?连续期。在此阶段,技术创新数量稀少,往往有?可预测的特征,这些创新通常会大幅?超越相关技术的范围,例如在产品及服务设计出现了根本性不同,正是这些不同导致创新产品与现有产品在成本、绩效及质量上差异显著。(2)酝酿期。该阶段具有显著的技术与市场?确定性,?同设计之间竞争激烈,新技术与旧技术也处于竞争状态。(3)主导设计期。某种设计在所有产品中建?了主导优势,技术的?确定因素显著减少。(4)渐进式创新期。重要技术已被界定并解决,产品功能已经确?,竞争的重心转移到渐进式创新。当技术潜藏的动量逐渐衰退后,可能会回到下一轮技术?连续期。

(三)Foster 的S 曲线模型

Foster(1986)主张技术的提升?决定于投入技术的程?,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演进轨迹S形曲线。技术进步速度开始较慢,然后快速增加,接着达到上限,最后努?所得到的回报将会非常小。模型中可以划分为三个典型阶段:婴儿期、茁壮期和饱和期。

(1)婴儿期(又称初生期)。产业处于形成的初期,成长缓慢。(2)茁壮期。产业成长非常迅速。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战略等事物的出现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导致?益、市场的交替变化,这是S曲线的使用者最为关心的事情。迈入茁壮期后的企业,对于技术和市场的走势应该保持高度警觉,以免迅速掉入饱和期。(3)饱和期(又称衰?期)。S 曲线进入饱和期之后成长十分缓慢而且也无法超越极限。因此,衰?期应该考虑实施战略转换,即实现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从S 曲线中得知,企业在婴儿期要有耐心等待成长,在茁壮期要尽可能地发掘增长的潜力,在衰?期则要为未来做好规划和准备。

企业除?关注自身的S 曲线之外,也要对相关产业的S 曲线予以重视。透过观察相关产业的动态,有助于企业做出新技术转移的决策,然后即可?用技术生命周期的规?性?分配由创新所获得的?润资源。企业的创新往往会面临一些实际条件的制约,技术创新演化往往在成熟技术S曲线与新竞争者技术S曲线的竞争中交替变化发展。

(四)Rothwell的五代创新模型

Rothwell(1992)提出了五代创新模型:第一代:技术推动模型。该模型将创新视作一个前后相继、发生于各个离散阶段的流程。该模型假定科学发现先出现,然后通过应用研究、工程、制造和营销而推动技术创新。该模型常用于调整企业和政府的额外研发支出,以期带来更多的创新以及更快的经济增长。第二代:需求拉动模型。该模型在识别并对顾客需求做出响应,以及向顾客需求注入研发投资方面,强调市场角色和市场调查。其中,市场是研发创意的主要源泉,研发的角色就是要满足市场需求。第三代:配对或互动模型。认为创新是以科学和技术(S&T)与市场之间的配对及互动为特征的。创新的互动过程不一定是连续的,可以用功能性互动和各个相互依存阶段来理解,这些阶段涉及到复杂沟通路径和内外部组织联系。互动模型明确将企业的决策制定与科技社区和市场联接起来。第四代:集成模型。1980年代,在研究日本汽车公司创新的基础上,学者们发展出了集成模型,其中各部门和各活动之间存在大量的职能重叠。这些模型试图再现企业内部的高度跨职能集成,以及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活动的外部集成。第五代:系统集成及网络模型。以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间涌现出的公司联盟、合作伙伴、研发公会(R&D consortia)以及各种合资企业数量大量上升的现象为背景,该模型强调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学习,认为创新从根本上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过程。它实质上是集成模型的延伸,进一步强调了垂直关系以及与合作性对手之间的战略联盟,由领先的创新者通过时间压缩而实现。

该模型的主要理念还包括:(1)从某一代向另一代演进并不意味着会自动发生一种模型对另一种模型的替代。许多模型会共存,而且在某些例子中,在某些特殊的时间内,一种模型的要素会与另一种模型的要素混合。(2)每一种模型总是对于复杂流程的高度简化,而这些流程极少以纯粹的形式存在。(3)最合适的模型会因部门而异,也会因创新类型不同而不同(例如,激进创新或渐进创新)。(4)企业内部出现的流程在某种程度上与诸如技术变革的速度等外生因素有关。

三、知识视角下的创新模型

(一)Henderson-Clark模型

Henderson和Clark(1990)提出“结构创新”(Architectural Innovation)等概念来对既有企业进行探讨,分析指出,由于产品是由许多零件所组成,产品的产生必须基于二项知识,即所谓“结构知识”(Architectural Knowledge)与“部件知识”(Components Knowledge)。创新可以来自部件知识或结构知识,或两者并存,当然不同的来源对企业具有?同的影响。Henderson和Clark(1990)定义?四种?同的创新:渐进式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突破式创新(Radical Innovation)、结构式创新(Architectural Innovation)和模块式创新(Modular Innovation)。渐进式创新指的是组成新产品的零部件在核心设计概?上稍作改进,以延伸原有的功能,并强化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换言之,它同时强化?组件及结构的知识的创新。突破式创新指的是核心设计概念与零部件之间的连接进行了全新的变革,它同时改变?组件及结构的知识。结构式创新指的是只改变结构知识即零部件之间的连接,而部件的知识即核心设计概?只是被强化?。反之,模块式创新指的是只改变部件的知识即核心设计概念,而结构知识即零部件的连接只是被强化?。

Henderson-Clark模型解释了下述现象:(1)既有企业发展渐进式创新所面临的困难。(2)在渐进式的创新过程中可能产生结构式创新的错误,即当开发创新所需要的部件知识尚未发生变化(类似于渐进式创新),结构知识可能已经改变?。(3)结构知识是静态的,通常隐藏在组织常规流程中,它的改变通常?容?识别及做出响应。

(二)知识效应模型

渐进式、突破式或结构式创新分别代表着不同知识的改变,它们解释了新知识的创新程?,所以创新也可以被定义为所使用知识的量及形态。Arthur将产品及服务分为大批处理(Bulk processing)以及基于知识(Knowledge based)两大类[[9]]。大批处理产品/服务聚焦于自然资源而非技术上,例如农产品的生产。大批处理产品/服务呈现出资源减少的现象,例如生产越多则土地资源越少。基于知识的产品/服务则是具有低?使用自然资源而高度使用技术的特征,亦即高科技产品/服务,这些产品/服务在发展、制造及供应给消费者的过程中,程序相当复杂而且成本高昂贵。Bettis和Hitt指出大批处理产品/服务一般呈现收入递减现象,而基于知识的产品/服务则呈现出收入递增现象,虽然研发成本贵,但是单位产品成本则非常低,知识基础单位产品成本,随着生产越多越?宜(Bettis和Hitt,1995)。此外,Katz和Shapiro(1985)发现基于知识的产品存在网络效应的现象[[11]],也就是说,使用产品的人数越多,产品的价值越高,更多互补性产品将被开发出?,其地位越稳固,新系统越难打入市场,尽管新系统的功能也许更好。企业是否能够利用正反馈产品而获得成功,决定于早期的战略活动、机会事件以及该企业是否最先进入巿场。

四、条件视角下的创新模型

(一)Teece模型

Teece模型用于解释为何有时即使公司拥有很强的技术能?,仍旧无法从创新中获?的现象(Teece,1986)。模型认为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专有制度(Appropriability regime)以及互补性资产(Complementary Assets)。专有制度可以防止技术被仿冒,可以保证发明者收取权??;而互补性资产指的是技术之外的其它能?如生产营销等。Teece(1986)认为模仿者如果在关键的互补资产方面占据有利位置,它们能够战胜创新者的机会就会更大。因此,目标为促进创新的公共政策必须不仅关注研发,还要关注互补资产,以及基础设施。所谓互补资产,由一般资产(generic)、专用资产(specialized)和联合专用资产(cospecialized)构成。一般资产是无须根据具体创新情形进行量身订制的通用资产。专用资产是那些在创新和互补资产之间存在单向依赖的资产。联合专用资产是那些对创新存在双向依赖关系的资产。

该模型阐述了创新者可能于创新中获?的选择:如果技术模仿难度低,在专有制度非常松散、而且互补性资产非常容?取得或?重要的情况下,创新者难以盈利;如果该互补资产被??地锁定而且相当重要时,这些资产的拥有者就能获?;如果技术?容?被模仿而且专有制?恰当时,即使互补性资产容易获取或不具重要性时,创新者仍然可从创新中获?;如果专有制?合适,互补性资产既重要也难以取得时,同时拥有二者均可以获利,这时通常议价能力较强一方能够盈利。

(二)Porter模型

Porter(1990)从全球竞争力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认为企业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对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创新的绩效取决于所处环境的四个特性:要素禀赋;本地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竞争力;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这些4大特性构成了一个钻石模型:

(1)要素禀赋(Factor Condition):即生产因素状况,包括自然环境、技术工人、资?、教育机构等基础建设,匮乏的生产因素可能会对竞争优势起着抑制作用。(2)本地需求状况(Demand Condition):当地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国内需求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动?,会?激企业改进与创新。(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竞争力(Related&Supporting Industries):供应产业和相关产业在所在国是否拥有全球竞争力。零部件供应商在当地的聚集会产生聚集效应,因此完整的产业集群会放大或加速国内市场竞争时生产因素的创造?。(4)企业战略(Firms Strategy)、结构(Structure)及竞争强度(Rivalry):该国如何管理企业创办、组织和经营、以及本国国内竞争的性质。这些外部要素通过相互的协同作用会对创新施加影响。

五、领导力视角下的创新模型

(一)Roberts-Berry模型。

Roberts和Berry(1985)提出了熟悉度矩阵,来分析当企业高管已经?解到创新的潜?并决定予以实施时企业成功的概率问题,该模型认为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使用的创新机制,建议在实施创新时,可依据企业对与创新有关的技术及市场知识的熟悉或不熟悉的程度,由9类机制中选择一项:内部发展、并购、授权、合资或战略联盟、教育性并购、内部创业、创业投资及辅导、研发外包、私有标签等。何种机制对企业最合适取决于创新对企业变革的程度而定。具体来说,如果企业对技术及市场熟悉,企业最好通过内部方式发展渐进式创新,但是如果企业对技术及市场不熟悉,最好使用创业投资及辅导、教育性并购等外部方式。企业采用愈多的突破式创新就越需要从外部寻求支持。

(二)领导力模型

Hamel和Prahalad(1994),Afuah(1994)等学者提出最高领导者对创新的认知、信?及价值观的?论,探讨领导者的管?逻辑。战略领导观点强调,只有当公司最高管?层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后,创新的战略性诱因才会产生,它将促成后续的投资?为;高管人员所制定的决策反应出高阶主管的信?及价值观;投资创新的诱因或执?及开创该创新的能?,决定于该企业高管对对创新潜?的认知程?,而高管对创新潜?的认知能?取决于其管?逻辑或世界观,这些皆?自于管?的经验、组织逻辑、以及产业逻辑。所以,关键并不在于企业是新进入者还是既有者,重要的是领导者的管?逻辑。领导真正的职能在于积极推动变革,他们应该做三件事:设定方向;通过沟通和员工参与,使员工认同公司的愿景并产生自我控制感;激发士气。

六、结语

上文从适用性、过程、知识、条件、领导力等五个维度对影响较大的几个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做了深入分析,试图全面地再现技术创新模型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各角度轮廓。适用性视角下的模型探讨不同类型企业的创新绩效。创新增值链模型和Abernathy-Clark 模型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为?么既有企业会在渐进式创新中失败,而在突破式创新中获得成功;Tushman-Anderson模型则发现创新的种类决定创新企业的型态,既有企业倾向于发展渐进式创新,而新进入者较倾向于选择突破式创新。过程视角下的模型则探讨创新的阶段性特征。Utterback-Abernathy模型从三个不同阶段探讨产品与工艺技术的消长,并提出了主导设计的概念;Tushman-Rosenkopf模型将创新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主张技术进步与非技术内部因素有关,技术越复杂,越??受内部因素影响;Foster 的S 曲线模型从分别从三个阶段来分析技术进步速度的变化,为有效预测现有技术的结束与技术?连续时代的到来提供理论依据;Rothwell模型将创新的驱动力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为五个不同的世代,分别论述创新模型的递进机理。知识视角下的模型强调知识特性所造成的影响。Henderson-Clark模型将知识划分为两种类型,从知识的角度解释为?么既有企业会在渐进式创新中失败;知识效应模型则主张创新不仅取决于知识的新颖程度,还取决于知识的数量和特性。条件视角下的创新模型试图厘清影响创新成功的条件因素。Teece模型从专有制度和互补资产的角度解释创新者为什么不一定能从创新中获?;Porter的钻石创新模型则强调企业创新绩效取决于所在国家的环境竞争力。领导力视角下的创新模型的研究焦点集中于领导力对于创新的作用。Roberts-Berry模型强调应该根据企业高管对知识的熟悉程度选择合适的创新的方式;战略领导力观模型主张企业高管在创新中的角色和管理逻辑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基于不同视角的创新模型揭示了创新的不同侧面,但是每一个单独的理论都不全面,都存在厚此薄彼的嫌疑。通过多维系统分析的方式,将各个孤立理论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可以真实地再现创新的全貌,从而使人避免陷入盲人摸象的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