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
15101600000047

第47章 运动治疗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腰背疼痛、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为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变。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常见于绝经后的女性。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专家指出,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的方法。

骨质疏松症使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增大,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驼背曲度会加大。骨质疏松症还会影响呼吸功能,可引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造成脊椎后弯,胸廓畸形,使肺活量显著减少,使呼吸功能下降,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的原因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字不用笔,赶路不用走,工作只用动手指等生活方式,运动量大大减少,长此以往会导致人体内环境酸性化,引发骨质疏松;内分泌失调可以引发骨质疏松症,如女性由于雌激素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男性性功能减退,睾酮水平下降也可以引起骨质疏松症;遗传因素、药物因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可引发骨质疏松症,如酗酒对骨骼有直接毒性作用,吸烟对骨骼也有直接的不良作用。多运动多出汗,可以帮助人们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保持体内环境弱碱性,运动能有效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

在室外运动,晒晒太阳,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维生素D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促进钙在肠道中的吸收,使摄入的钙有效地吸收,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所以,晒太阳及室外运动既有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又有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作用。晒太阳应在上午6时至9时,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第一个黄金时段;而上午9时至10时、下午4时至7时,这两个时间段阳光中的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如果你或者你的家人缺钙或者患有骨质疏松症,在这两个时间段晒晒太阳最好。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下列运动:

(1)冲击性强的运动,如跳跃、跑步。这类运动会增加脊柱和下肢末端的压力,使脆弱的骨骼发生骨折。

(2)需要前后弯腰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划船。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主要为器械练习,可以增强上臂和脊柱的力量,能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展。单项器械练习对局部的关节进行运动锻炼,对提高局部肌力有很好的效果。综合器械练习主要以全身为主进行锻炼,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的关节问题要有不同的训练要求。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能增加关节活动度,有助于身体平衡并防止肌肉损伤,同时有助于保持体型。其中伸展运动应该在肌肉充分活动后缓慢、温和地进行,应避免过度弯腰,以免发生压缩性骨折。

负重的有氧运动

负重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跳舞、爬楼梯以及园艺劳动等。这类运动可以锻炼下肢及脊柱骨骼,减少骨骼矿物质的流失。游泳等水中有氧运动同样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对阻止骨骼矿物质流失作用不大。这类运动更适合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及骨折恢复期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