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5岁前要掌握的66种基本能力
15101800000057

第57章 013 礼多人不怪

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在京城做官的张廷玉家人在桐城建相府时与邻居发生争执,两家为了三尺宅基地互不相让,官司一直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连忙送信给张廷玉,盼望他给县令写信通融。张廷玉见到家书后,回了这样一封信:

千里求书为道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

谁见当年秦始皇?

接到张廷玉的信之后,家人领会了张廷玉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于是决定让出三尺地。邻居看见张家退让三尺,也随即后退三尺。经过这样一调节,两家不但化解了恩怨,而且为过往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方便了邻里乡亲。

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要学会做人。只有学会了怎样做人,才可能和别人和睦相处。其实如何与别人交往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需要我们一辈子来学习。

我国古代,有不少关于“礼让”的佳话。“王泰让枣”、“孔融让梨”,这是家庭内兄弟礼让的故事;明朝有个“仁义胡同”的故事,讲的是邻里相让;战国时赵国上卿蔺相如,对良将廉颇一让再让,终于“让”出了“将相和”。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作为一个有风度的绅士,最需要记住的一点就是要懂得礼让,一切以礼让为先。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佳篇。欧阳修曾有个同事叫赵概。赵概为人正直,性格豪爽,踏踏实实做学问,从不阿谀逢迎。因为学术观点不同,他常常和欧阳修发生激烈的争论。为此,欧阳修忌恨在心,认为此人不当用,找个借口,欧阳修将他排挤了出去。

后来,欧阳修的外甥犯了法,直接牵连到欧阳修。平时和他话不投机的人特别兴奋,想借此机会落井下石,把欧阳修整下去。在这个非常时刻,和欧阳修有隙的赵概不仅没有趁机报复,而且不顾个人安危,上书皇上为欧阳修求情。

皇上认为赵概说的有理,于是没有治欧阳修的罪。事后,赵概的君子风度感动了欧阳修,欧阳修又感激又羞愧,连连向赵概表示自己的内疚和歉意。

由此可见,礼让是团结、合作、成功的重要前提。

当然,礼多人不怪不仅仅局限于“礼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要懂得礼貌、礼仪。

礼貌是文化的精华所在,使人富有迷人的魅力,从而赢得众人的好感。粗俗、无礼、傲慢令人憎恶,教养不良则可鄙。礼多人不怪,怪的是缺乏礼貌。其他事情也是如此,缺少礼节会导致不公。如果能以礼对待敌人,更是难能可贵。以礼待人花费的很少,但受益匪浅:一个对别人尊敬的人,人们也会反过来尊敬他。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以礼待人,有时候礼貌的作用不可估量,从某种意义上讲,礼貌比智慧和学识都重要。

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的心都是向举止得体、彬彬有礼的人打开的。态度生硬、举止粗鲁的言行举止只会使人感到厌恶,因此这种人在生活中必定处处碰壁,处处令人生厌,就像过街的老鼠一样,使人通身不快。

人们不管是道德上或是智力上的不幸缺陷,都需要彼此容忍,不应作为谴责的题目。这些缺陷由于“礼貌”而变得不那么明显,其结果对双方都有利。

在自然状态中,蜡是一种紧硬而易脆的物质,稍微加热,它就会变软,可以塑成你喜爱的样子。同样地,你只要亲切有礼,就能使得人们随和讲理,即使他原来是执拗凶暴的。这么说,礼貌之于人,就像热度之于蜡的关系一样。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张大网,是一张由无数小结构成的无边无际的网,这张网太大了,大得难以想象,我们每个人只是网上一个十分渺小的点。生活在这张大网里,我们这些孤立的点要活起来,就必须与其他的点连接起来,与他们接触、沟通,这样才能成为一张网。这就需要我们与他人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有一种默契的合作态度。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调节器,人们在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一般来说,人们受到尊重、礼遇、赞同和帮助会产生吸引心理,形成友谊关系,反之会产生敌对、抵触、反感甚至憎恶的心理。

所谓礼仪通天下,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人,往往做起事来也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女王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不可或缺的,又不可过于计较。如果把礼仪形式看得高于一切,就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真诚的信任。因此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把握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

要注意,在亲密的同伴之间应注意保持矜持。在地位较低的下属面前却不妨显得亲密,这样会备受敬重。事事都出头的人是惹人厌烦的。好心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尊重,而并非你天生多情乐施。表示一种赞同的时候,不要忘记还要有所保留——以表明这种赞同并非阿谀而是经过思考的。即使对很能干的人,也不可过于恭维,否则难免被人误会为拍马屁。在面临大事之际,不要过于计较形式,否则将如所罗门所说的,“看风者无法播种,看云者不得收获”。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制造机会。

总而言之,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而留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行动才能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