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5105600000024

第24章 不能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

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强大到足以改变环境时,我们就不得不先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这时,我们必须学会忍耐,收敛自己的个性。

1

高又辞职了,给我打电话时,他是满肚子的苦水。从去年夏天来京,这已经是他离开的第三家公司了。

头家公司,老板脾气太大,动不动就骂人。每天上班时,整个公司死气沉沉的,连句话都不让大声说。大厅里只听到“嗒嗒”的打字声和同事们小声的交流,连咳嗽一声都得压着嗓子。这让刚刚从学校出来的高有些受不了。太压抑了!

不仅如此,上班迟到、大声说话、打电话,小高的罚单一个接一个。平均一周他就要吃到一张罚单,一个月下来,光罚款他就交了120多元。简直太没人性了!高在那家公司只干了两个月,就离开了。

第二家公司,老板脾气倒不错,就是太抠了。他有一句响彻公司的口头禅:“要节俭!”

头天上班,小高就受到了“教育”。他去打印一份稿子,还没有走出打印室,就被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叫住了。原来公司有规定,所有的纸张都必须双面使用。他只是打印一个修改的稿子,本来要用打过一面的纸,而他用的却是新打印纸。他连连道歉,说自己头一次不知道,这才免于处罚。走出打印室,他暗自叫苦,这哪是老板,简直就是葛朗台再世!

刚上班时,高连一张自己的办公桌都没有,更别说电脑了。干文字编辑,没有一台电脑怎么成?但他初来乍到,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就着一张茶几工作了一个星期。后来,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电脑,却被告知严禁上网聊天。抓住一次,罚款200元。高在几年前就对网络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恋,随时上网已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天不让他上网,简直能把他憋死。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公司的选题缺少创意,做的东西都是人家做过的。他几次给老板提出来,老板不置可否。他觉得老板的思想太僵化,再待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于是就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后来,他就来到了第三家公司。

和以前的公司相比,这家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子,因为年龄相差不大,上下级之间特别随和。在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公司允许上网聊天。谁临时有事,给老板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不仅如此,老板还要隔三差五请他们吃顿大餐。有一次高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了几天,老板还亲自买了礼品前来看望。

高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为了感谢老板的厚意,他在工作中竭尽全力,精益求精。那几个月,公司上下同心、干劲冲天。

可随着业务越做越大,几个同事之间开始勾心斗角、相互挤兑。不知从哪天起,高觉得老板对自己没有了以前那种热乎劲儿,个别同事也总有事没事地数落他的不是。高心想,自己对工作尽心尽力,自信对得起老板这份报酬。至于别人的说三道四,他相信老板自有公断。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没必要去解释什么。

然而,他错了。

由于高的不言不语,老板对他的误解越来越深。忠心耿耿反被误解,高实在忍无可忍,索性辞职出来了。

此时此刻,我能够理解高的心情,却无法安慰他。

对他,我只能说一句话:当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强大到足以改变环境时,我们就不得不先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这时,我们必须学会忍耐,收敛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融入环境,顽强而茁壮地生存下去。

2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是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学会的一种本领。

我有个高中同学,叫伟。

上学时,他不怎么爱说话。后来,他来到北京打工。因为没什么工作经验,他就到一家石油企业做起了推销。从进公司的头一天起,他就发现了自己的沉默寡言非常不适合公司的环境。

怎么办?要么趁早离开继续找工作,要么留下来,从头开始锻炼自己的口才。他选择了后者,因为他发现即使不在这家公司做,一副好口才也是生存所必需的。

从那天起,他就强迫自己多说话,见人就打招呼。他还尽量在公共场所表现自己,凡公司的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为了调动工作的激情,每天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公司。而且,他总是打开电脑,以一首热血沸腾的《相信自己》开始一天的工作。

几个月后,再见到伟时,我几乎都不认识他了。站在我眼前的伟,再也不是唯唯诺诺、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的模样,而是能说会道、浑身上下充满了自信和活力。

伟在那家公司一干就是3年,业绩一直非常优秀。去年夏天,伟为了新的发展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

刚上班那几天,他照旧还像以前那样第一个来到公司,以一曲《相信自己》唤醒一夜的沉睡。不料,很快他就发现了同事们不满的眼神。原来这家公司是专做培训教材的,大部分员工都是编辑。大家都喜欢安静的工作环境,不喜欢这种张扬而另类的音乐。

伟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从此再也没放过那曲歌。不仅如此,他还在说话做事上努力让自己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以前,他的穿着总是十分随便,有时候直接穿着T恤衫牛仔裤就去上班。现在他也像其他同事一样,每天都是西装革履,不管天多热,穿衬衣打领带,这是雷打不动的装束。

在原来公司,他已经养成了爱说话的习惯。可来到这里后,他发现许多人并不爱多说话,他们只是在默默地做事。于是,他很快由滔滔不绝变成了少说为佳。工作时,他就在座位上悄悄地做自己的事情,即使在必须说话时,他也只是简要说几句。

只用了半个月时间,伟就完全适应了新的公司,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了。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谁都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落差。只有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它、接受它,我们才能尽快地进入最佳状态。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去改变自己,提高适应环境的速度和能力。那种自以为是,让环境来适应自己的行为,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到头来只能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