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5105600000044

第44章 你能否让自己坐下来

真正的自由,是从很好地控制自己开始的。

1

苗是个图书编辑,一直在公司里上班,前不久看到有些员工在家里工作,她也动心了。多好呀!既省了路上挤车的奔波劳累,也少了公司里的许多麻烦,想啥时写就啥时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正是她理想中的工作状态。

于是,苗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老板当即同意了她的请求,只要能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他不反对员工在家里工作,这样还可以为公司节约一部分营业支出。不过临走时,他提醒了苗一句:

“我不担心你完不成工作,担心的是你看不住自己。”

从此,苗便在家里上班。最初几天,她每天和以前一样早早起来,8点钟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晚上。因为没有别人打扰,她一天就能做平时一天半的工作。

然而,随着苗起床的时间越来越晚,情况开始悄悄地起变化。经常是9点多了她才起来,吃吃喝喝就10点半了。刚开始工作,她又想吃点东西。边吃边干,东西很快吃完了,她只好去超市买点吃的。可一进超市,她又被里面花花绿绿的衣服、化妆品迷住了,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等反应过来,已经快中午了,苗顺便买了些菜,回家做饭。午饭一吃,她的困劲儿又上来了。往床上一躺,睁眼就是3点了。刚坐下来干了一会儿,她又想起那堆脏衣服还没有洗,她只好停下来先洗衣服。

一洗就是多半个小时,这下她总该坐下来工作了。可只工作了一会儿,时间又不早了,她赶紧张罗晚饭。6点钟,爱人下班了。一进门他就打开了电视,那是她最爱看的《还珠格格》。两人边吃边看,一口气看了两集。

她收拾了一下碗筷,刚要坐下来写东西,爱人又说剧院今天有演出,据说是什么经典之作,她心里开始痒痒。经不住爱人的劝说,她索性和他一起去看演出。演出回来,已经是夜半时分了,为了不影响明天的工作,苗只好上床休息。

可不知不觉中,第二天又成了昨天的重复。只不过逛超市变成了烫头发,看演出变成了看电影。苗坐下来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她甚至都无法让自己在电脑前连续工作半小时。

苗想起了老板说的那句话,还真被他言中了,连自己都看不住,实在太不争气了。每天睡觉之前,她都要在心里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好好做事,否则绝不放过自己。可到了第二天,她还是一次次把响起的闹钟按下,一次次地被别的事情引开去。由于不断拖延,她的许多创作灵感都没能及时发挥出来,真正到了写的时候脑袋里竟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她懊恼不已,为自己的放任自流。

那个月,她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务。面对老板的诘问,她只好主动请求放弃这份“自由自在”的工作,老老实实回公司上班。

苗终于明白,真正的自由,是从很好地控制自己开始的。

2

古人说:集思顿悟。意思是说长久的思考,然后才会有顿时的领悟。生活中,到处充满了诱惑和干扰。许多事情要想做成,我们就必须耐得住孤独寂寞。只有让自己潜下心思坐下来,让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起来,才能达到高远精深的境界。

据说当年史玉柱搞脑白金时,就是抱着几箱方便面把自己关在一个屋子苦思冥想。在数月时间里,他们就靠着几箱方便面充饥。饿了就泡包面吃,困了倒头就睡。数月之后,史玉柱拿出了脑白金的产品方案。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从准备到创作完成,前后长达10年。仅准备就用了3年时间,而读书这一项就耗去1年。他制订了近百部长篇的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他杂书包括理论、政治、哲学、经济、历史和宗教著作等。为了掌握作品所反映的1975—1985年间广泛的社会生活,他找来了那10年里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全部的合订本,这项工作他用了数月时间才完成。

无论是汗流浃背的夏天,还是瑟瑟发抖的寒冬,他白天黑夜泡在书中。手指头被纸张磨得露出了毛细血管,搁在纸上,如同搁在刀刃上,只好改用手的后掌(那里肉厚一些)继续翻阅。

在漫长的创作阶段,他经常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一关就是好几个月,谢绝一切访客。为了约束自己的行为,他把每天的写作任务都限制得很死,完不成就不上床休息。那间屋子几乎成了牢房,而且还有严厉的“狱规”,绝不可违犯。

我们经常羡慕别人取得的卓越成就,却很少问问自己能否也像他们一样静静地坐下来,一坐就是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看看周围那些成功的人,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具有一种强大的内力,严格而认真地控制着自己的意志和行为。

3

这也使我想起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歇尔做过的一个实验。他以一群幼儿园里的孩子为对象,发现那些能克制自己,等到老师回来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比等不及而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都要优秀得多。

而那些能够为了更远的目标,而克制自己、抵抗诱惑的孩子,长大以后表现得更加自信,更具适应性。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挫折时,他们表现得更加从容镇定。即使跌倒了,他们也会重整旗鼓,再站起来。而那些表现冲动的孩子,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

美味在前,但硬是不吃;想出去玩,但硬是不玩;想动一下,但忍着不动;想看一眼,却能目不斜视;不想学,却能逼着去学;不想继续,却能坚持到底——毫无疑问,这样的人当然更容易实现目标、做出成就。

因此,我们应该时常问问自己:到底有没有这样一种控制和鞭策自己的能力。尤其在制订了一个目标之后,我们就应该随时提醒自己,是不是具备了一种定力,足以排除身边的一切干扰与诱惑。

要胜过别人,必先胜过自己;只有内心里的坚定,才是真正的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