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30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15105600000007

第7章 拼命杀出一条血路

当陷入重围、无路可走,当所有的大门都向你关闭,当生存的威胁如恶狼环伺,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吹响号角,振奋精神,抱定势在必得的决心,拼命杀出条血路来。

1

我的家乡在豫北山区,这里有个显著特点,就是每年高考的升学率非常高。作为一个县级市,每年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数量占到整个地区的三分之二以上,即使上本科线的数量,也占到了整个地区的一半。

十多年来,全地区每年的高考状元都出在我们市一中,而且都要有三到五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每年金秋时节,文理双科的高考状元就会成为当地人们议论的焦点。这时,许多企业都纷纷捐助当年的高考状元,以此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我上高中时,经常有外地的老师来市一中观摩听课,学习优秀的教学管理经验,然而听课归听课,学习归学习,一中的教学质量依然是全地区第一名。事实上,并非我们学校的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秘不外传,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学生。

因为在那个穷山恶水的地方,一没有矿藏,二没有工厂,三交通不便利,你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又因为家里太苦太累,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十分用功。

从小学到大学,我从父亲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争口气吧!”每当我从父母手里接过一叠饱含辛苦和汗水的钞票,每当我从田里干活回来精疲力竭地瘫坐在沙发上,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父亲的意思很明确,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能跳出这个穷地方,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我在学校里学习特别用功,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每天回到家中,我都要做大量的练习题。以至于从初中开始,我每天都是很晚才睡觉。

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每当我想要偷懒、不想学习时,母亲总是这样告诫我。是的,想想那些成就大事的人,谁不曾经历苦难?更何况我的条件并不比他们好,天赋并不比他们强。只有倍加努力,我才有出人头地的希望。

如今家乡的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有了显著提高,但这里的学生依然是学习最刻苦的。对他们来说,学习的好坏决定了一生的命运。这种强出头的意识,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当地人们心中,并将一代代延续下去。

2

毕业那年,我背着行李回到家乡。一进家门,母亲就迎上来,愁容满面地说父亲病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陪着父亲在省城的医院里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可巨额的医药费使本来就严重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从医院回来后的那个冬天,是我记忆里最寒冷的一个冬天。有一个多月,父亲整天在屋里咳嗽。他是个急性子,看着这个家一步步走到了山穷水尽之处,自己又无能为力,怎不着急?

当时我刚刚毕业,找工作托关系都少不了用钱。还有,我和妹妹都已到了结婚年龄。作为一个父亲,多么想能够体体面面地为儿女操办一场婚事。然而,这几桩大事办下来,没有几万块钱是不成的。

人说“救急不救贫”。如果谁不曾跌入赤贫,他不会看透现实的人情世故。一连向几个远近的亲戚借钱未果,我不再借钱。因为他们不是没有钱,只是害怕我还不上。我没有责怪他们的意思,只是更清楚地意识到了眼前的境地,已经到了以命相搏去杀出重围的时候。

在那个满地飘着麦香的五月,我从家里走了出来。出来之前,我去看望了一下大姨。从小到大,大姨一直都很疼我。特别在高中时,几乎每星期我都要去大姨家玩。大姨心疼地叮嘱我,到了外面要小心从事,不要饿着肚子。我知道大姨想说而没说的话,就对她说:您放心,现在家里就看我了,我不能当软蛋,无论如何都会挑起来家里的这副担子!

那一刻,我心中有无数灼热而滚烫的岩浆在激荡、在奔突。我当时就想,无论此行将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将面对怎样的艰难曲折,我都要拼命杀出条血路来。不达此目的,绝不罢休!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10年有余了。10年里,我做过服务生、推销员、文员、校对、送报员、编辑等。一路走来,艰难而又泥泞。可不管多苦多难,我都不曾忘记当年深埋在心底的那句话。

今天的我,虽谈不上富足,更算不上功成名就,但最起码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会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次回家,遇到当年的同学,他说挺羡慕我的,能够在都市的广阔天地里博取自己的一片天空。我苦笑一声说,你知道什么叫“逼上梁山”吗?我在外面遇到过许多像我一样经历的年轻人,他们的成功,完全是逼出来的。因为异常恶劣的外部环境,往往更能激发一个人内心的潜能。

鲁迅说过的一句话:

“什么是路?路,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是从满是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当人生陷入重围、无路可走,当所有的大门都向你关闭,当生存的威胁如恶狼环伺,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吹响号角,振奋精神,抱定势在必得的决心,拼命杀出一条血路来。果真如此,则世上再无难为之事,你的机会也就悄然而至了。